浅谈墨子“不扣必鸣”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来源 :人文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时期,墨学作为显学,曾形成与儒学分庭抗礼之势,其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所倡导的教育方式在当时诸子百家中可谓独树一帜,时至今日,对当下的教育仍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与儒家所倡导的“扣则鸣,不扣则不鸣”的被动施教观不同,墨子推崇“扣则鸣,不扣必鸣”的积极施教观,其对后世教育,尤其是当下的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为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增效减负,我校决定以学案为抓手来突破,于是申报了市级“十二五”课题“农村初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在充分考察、了解
目的:评价消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课题以40例来自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肝胆脾胃科住院及门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安
青蒿素类抗疟药双氢青蒿素(DHA)及其前药青蒿琥酯(ARS),是目前用于治疗恶性疟疾及多药耐药型疟疾的临床一线药物。双氢青蒿素是青蒿素类药物(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的体
本文以“清末小学国文教科书插图研究”为题,将研究对象的时间限定在清末,研究范围限定在小学国文教科书。对清末时期规范性、流通性和时代性相对较强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插图
移动媒体生产了新的社会情境、跨越物理空间、深度互动的语境,形成了新的文化传播范式。移动传播是大众传播的未来形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移动化生存是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
应试教育下很多课堂教学常有重解题轻概念的现象发生,而新课标要求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要让学生体会概念产生的源头,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自主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自觉应用概念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