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本身蕴涵着教育。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很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人文价值,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激发政治课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 生活 教育 心灵
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本身蕴涵着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就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来讲,也就是坚持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里的“实际”,不仅指社会现实生活,更重要的应该是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很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人文价值,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激发政治课的生命活力。
一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
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思想问题或心理问题。如:怎样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关系、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对待考试成绩、怎样对待别人的议论、怎样对待自己看不惯的事情等等。二是着眼学生今后成长发展的实际问题。青少年面临的是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因此要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人全,必须培养自主意识、改革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体验这些意识,进而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增强这些意识。如初二法律常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一个重点。上课时我准备了以下一则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当有人在危难之时,许多人会伸出援助之手,有的人会见死不救。有人建议刑法中应增设“不施帮助罪”用以制裁见死不救者。然后组织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由学生自由发展自己的意见。有的人认为这样做很好,会使那些缺乏“爱心”“良心”的人不再见死不救,有的同学认为不能这么做。因为“如果我不会游泳,这样做反而会丢了我的性命”。有的同学认为这样做有利也有弊,围绕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思维过程,并且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不是到此结束,而是进一步思考自己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又是怎样的心态、怎样的行动?
当然也可以由学生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设计生活主题,围绕一定的生活主题展开探究和实践活动,在探究和实践中领悟正确的价值观。
二 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
首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成长发展来举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领悟知识,掌握方法。初一年级的思想政治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德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和正确思想方法教育,使学生懂得磨练意识,优化性、自尊自爱、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和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挫折,是青少年心里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我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上作了一些尝试,通过“体验挫折、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战胜挫折、自我激励”五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多样性和创造性都共同地表现出来,教学效果很好。
其次,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规范规则是统一的,而学生是有个性特征的,倡导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并不否认在价值取向上的选择与差异。开学初,我针对学生刚进入初中时而面临着新环境、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课本内容,以“理想的我”为题让学生进行形象设计,一周后,让学生对设计好的“自我形象”进行展示,前后通过自评、互评选出最佳设计。通过这次活动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发现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交往能力。
三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走进生活、思考人生,关注生命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直接体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去运用知识,发现新知的学习活动。教师应该依托思想政治课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政治课教学活力的重要途径,这是引领学生由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由思考今天到思考人生道路的重要途径。
活动主题一可以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为贫困地区儿童献爱心等。二可以围绕关注生命、热爱自然。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更多的应该是以学生生活、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内心需求来设计主题。如怎样理财?怎样对待异性之间的交往?怎样进行自我设计?怎样看待网络文化?或者职业的苦乐,让我当回教师,成长障碍赛等等。即使以社会热点为主题,也必须是初中学生关注的问题,与学生现在、将来的成长发展相关的问题,也必须与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感兴趣、才有积极性去实践和探究。也只有学生自己发现的、贴近他们生活的,他们才容易理解,容易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四 积极开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评价
建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保证。政治学科的学习评价必须联系学生生活,必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初一政治学科的评价,不仅仅是看学生课本知识懂多少、记得多少,更要看学生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和心理品质。政治教师可以设计一张评价表,在学期中和学期结束时作为学生的评价。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你每天回家做家务吗?你每天和父母交谈沟通吗?对自己一天的学习活动能否反思?学习中遇到难题如何对待?考试考砸了怎么办?好朋友误会你了怎么处理?你是否天天都有好心情?一个学期以来你看了哪些文学、影视作品?哪一篇(部)最令你感动?为什么?作为男生(女生、初中生)应是怎样的形象?作为一个年轻的公民,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怎样形象?……这样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个人生活到走向社会的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思考人生,设计自我,发展自我。
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知识应当成为学生精神和德性发展、升华的智力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在教学过程中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怀学生的精神发展、关怀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这应该是我们政治教师必须确立的基本理念,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
关键词 生活 教育 心灵
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本身蕴涵着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就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来讲,也就是坚持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里的“实际”,不仅指社会现实生活,更重要的应该是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很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人文价值,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激发政治课的生命活力。
一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
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思想问题或心理问题。如:怎样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关系、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对待考试成绩、怎样对待别人的议论、怎样对待自己看不惯的事情等等。二是着眼学生今后成长发展的实际问题。青少年面临的是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因此要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人全,必须培养自主意识、改革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体验这些意识,进而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增强这些意识。如初二法律常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一个重点。上课时我准备了以下一则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当有人在危难之时,许多人会伸出援助之手,有的人会见死不救。有人建议刑法中应增设“不施帮助罪”用以制裁见死不救者。然后组织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由学生自由发展自己的意见。有的人认为这样做很好,会使那些缺乏“爱心”“良心”的人不再见死不救,有的同学认为不能这么做。因为“如果我不会游泳,这样做反而会丢了我的性命”。有的同学认为这样做有利也有弊,围绕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思维过程,并且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不是到此结束,而是进一步思考自己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又是怎样的心态、怎样的行动?
当然也可以由学生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设计生活主题,围绕一定的生活主题展开探究和实践活动,在探究和实践中领悟正确的价值观。
二 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
首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成长发展来举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领悟知识,掌握方法。初一年级的思想政治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德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和正确思想方法教育,使学生懂得磨练意识,优化性、自尊自爱、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和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挫折,是青少年心里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我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上作了一些尝试,通过“体验挫折、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战胜挫折、自我激励”五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多样性和创造性都共同地表现出来,教学效果很好。
其次,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规范规则是统一的,而学生是有个性特征的,倡导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并不否认在价值取向上的选择与差异。开学初,我针对学生刚进入初中时而面临着新环境、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课本内容,以“理想的我”为题让学生进行形象设计,一周后,让学生对设计好的“自我形象”进行展示,前后通过自评、互评选出最佳设计。通过这次活动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发现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交往能力。
三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走进生活、思考人生,关注生命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直接体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去运用知识,发现新知的学习活动。教师应该依托思想政治课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政治课教学活力的重要途径,这是引领学生由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由思考今天到思考人生道路的重要途径。
活动主题一可以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为贫困地区儿童献爱心等。二可以围绕关注生命、热爱自然。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更多的应该是以学生生活、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内心需求来设计主题。如怎样理财?怎样对待异性之间的交往?怎样进行自我设计?怎样看待网络文化?或者职业的苦乐,让我当回教师,成长障碍赛等等。即使以社会热点为主题,也必须是初中学生关注的问题,与学生现在、将来的成长发展相关的问题,也必须与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感兴趣、才有积极性去实践和探究。也只有学生自己发现的、贴近他们生活的,他们才容易理解,容易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四 积极开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评价
建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保证。政治学科的学习评价必须联系学生生活,必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初一政治学科的评价,不仅仅是看学生课本知识懂多少、记得多少,更要看学生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和心理品质。政治教师可以设计一张评价表,在学期中和学期结束时作为学生的评价。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你每天回家做家务吗?你每天和父母交谈沟通吗?对自己一天的学习活动能否反思?学习中遇到难题如何对待?考试考砸了怎么办?好朋友误会你了怎么处理?你是否天天都有好心情?一个学期以来你看了哪些文学、影视作品?哪一篇(部)最令你感动?为什么?作为男生(女生、初中生)应是怎样的形象?作为一个年轻的公民,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怎样形象?……这样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个人生活到走向社会的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思考人生,设计自我,发展自我。
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知识应当成为学生精神和德性发展、升华的智力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在教学过程中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怀学生的精神发展、关怀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这应该是我们政治教师必须确立的基本理念,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