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道科技:被电动化时代抛弃“钱”景堪忧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huoc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浙江金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道科技”)首发申请获通过,公司拟登陆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500万股,募集资金4.5亿元,用于新能源物流传动机械及液力传动变速箱建设、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募投项目建成后,金道科技将新增电动叉车变速箱产能8万套/年,新增液力传动变速箱产能6万套/年。
  《股市动态分析》记者通过深入研究后发现,金道科技匆忙上市募资发展电动变速产能的背后,是当前传统变速箱产品的下游面临巨大变动,电动叉车销量已经超过传统燃油叉车,公司长期以来的传统变速箱业务的下游需求正逐步消失,恐面临巨大的产能闲置,或被电动化时代抛弃,这一趋势在公司第一大客户杭叉集团近年来的发展演变中表现得极为明显。在此大背景下,公司近年来的产能利用率出现高位下降,毛利率持续下滑,需要引起投资者警惕。

时代巨轮碾压:行业电动化大潮


  根据招股书介绍,金道科技一直专注于工业车辆变速装置行业,主要从事各类叉车等工业车辆变速箱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然而,中国乘用车、商用车以及重卡汽车市场都正在经历全面电动化的趋势。同样,叉车市场也正迎来全面电动化的趋势。
  电动车所搭载的为固定齿比变速箱,是变速箱的一种;以狭义角度而言,这个所谓的固定齿比变速箱更应被称为“单速减速器”,这也是更准确的一种称呼。即便把它称为变速箱,也不能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变速箱相提并论。事实上,如果电动化趋势下,金道科技所处行业,即使能够生存下去,也将面临极大的萎缩。
  目前中国提出在2030年碳达峰,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随着国家排放政策更加严格的推出,环保意识及企业精细化管理,电动叉车正在以低能耗、噪声小等种种优点占领市场,行业全面电动化的趋势势不可挡。
  然而,在行业电动化大潮下,金道科技的动作似乎并不多,电动叉车变速箱长期仅占营收10%出头的比例。除叉车市场外,也没有新的领域拓展。深圳某私募机构表示,在此产品结构和行业大趋势下,金道科技的投资价值极为有限,甚至将面临持续萎缩的问题。

第一大客户开响碾压第一枪


  2017年以来,金道科技的第一大客户一直以来都是杭叉集团,对其销售占比从2017年的56.24%上升至2020年的67.92%。(见表一)
  表一:2019年及2020年金道科技前五大客户一览



  然而,就如前文所述,行业电动化趋势愈演愈烈。
  根据杭叉集团2020年年报披露数据,2020年中国工业车辆行业全年实现整车销售量80.02万台,同比增长31.54%;其中国内实现销量61.86万台,同比增长35.80%;出口实现销量18.17万台,同比增长18.87%。2020年行业出现的主要特点:一是国内市场继续强劲增长,占到了总销量的77.30%;二是电动叉车达到了41.03万台,占市场总销量的51.27%,首次超过了内燃叉车。
  杭叉集团的电动车叉车投入同样走在行业前列。AE系列电动叉车产品采用了领先的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与创新型后置式配重结构,动力强劲、效率高、能耗低、可靠性好,产品投放市场以后,以其优异的性能赢得了众多客户的青睐,迅速成为市场主导产品。杭叉集团在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超前的布局能力和超强的研发制造能力,随着系列新能源车辆的不断推出,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新能源车辆方面的领先优势,为公司下一步转型升级及新能源车辆的市场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杭叉集团的业务及产品介绍中,电动叉车已经位列首位。(见图一)
  图一:杭叉集团2020年产品介绍


数据来源:公司产品介绍

  2021年,杭叉集团通过发行可转债11.5亿元,拓展6万辆新能源叉车的产能,以及研发和数字化升级改造等。
  金道科技在招股书的风险提示中表示,杭叉集团自行生产或合作生产变速箱导致发行人订单流失的风险,但实际上大客户电动化趋势下,无法跟上步伐,以及变速箱相关产品单车价值下降等问题才是金道科技面临的真正问题。

营收停滞不前产能利用率、毛利率走低


  2018年至2020年,金道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2亿元、4.51亿元和5.3亿元。增长极为有限,电动叉车變速箱绝对金额及占营收比例增长也不明显。而区间金道科技的实际产能利用率不断走低。
  根据金道科技关于产能的说法:“公司主要产品叉车变速箱的规格和型号较多,不同系列产品需要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加工及组装等,不同产品的人员占用情况、材料消耗及生产周期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公司通常需要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且各种规格型号产品共线生产,使得公司的生产方式具有柔性制造的特点,无法采用高标准化、大批量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因此,以产品件数为产能统计标准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生产能力。”
  由此,实际的生产情况就反映出公司的实际产能。2017年以来,金道科技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422,957.80小时、463,919.60小时、463,177.60小时和424,564.60小时。也就是说,公司实际产能情况在2018年就已经到达顶峰,此后就持续下降。
  与产能利用率相似的是,2017年以来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6.35%、25.77%、22.89%和23.83%。整体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
  营收停滞不前或意味着公司的经营面临瓶颈,实际产能利用率与毛利率的持续走低,表明金道科技的经营正面临压力,上市募资后才大力建设电动变速产能,能否跟上行业步伐不得而知。
其他文献
期刊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A股10月13日收市,沪股通已用额度6.12亿元,当日额度使用率1.18%,当日剩余额度513.88亿元。深股通已用额度2.65亿元,当日额度使用率0.51%,当日剩余额度517.35亿元。从成交额来看,本周沪股通合计成交527.91亿元,深股通合计成交金额为610.76亿元。  个股方面,陆股通前十大活跃股有伊利股份、中国平安、立讯精密、美的集团、药明康德、长
市场在长假前后走出了探底后持续震荡的运行格局。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表现的相差不多。上证指数持续地震荡调整,在3515点前后的重要空间支撑位来回拉锯。深证成指整体弱很多,在7月28日下跌到13727点后持续的震荡,已经接近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2021年的市场格外的难赚钱。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上证指数在2月18日的3731点到7月28日的3318点运行了一个某级别的大四浪调整;第二个原因
目前生猪主力期货已经看起来到底部了,连续多个交易日在底部盘整,并没有新低,这个目前可以看做是一个底部信号,但是生猪主力期货到了底部就会马上反转了?牧原股份今年9月生猪销售均价是11.49元/公斤。从去年9月开始商品猪的价格持续暴跌,从最高32.12元/公斤暴跌到现在的11.49元/公斤,暴跌的幅度非常之大,足见猪周期的恐怖。那么如此高的暴跌,就那么快迎来暴涨了吗?
期刊
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自科技”)是一家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厂商,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器)、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器)、CNG/LNG/LPG等替代燃料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器)、摩托车及通机尾气净化催化器等。2020年末,中自科技首次递交招股书,申请登陆科创板,并募集资金约14.60亿元,用于新型催化剂智能制造园区等项目的建设并补充流动资金。  虽然公司目前已
过去一年,市场普遍担忧新进入者依托资本加持和激进价格策略,显著影响行业格局和出清路径,整个快递板块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调整,个股股价腰斩不止。但短期来看,政策护航下行业价格战趋缓,叠加旺季到来的提价预期,快递行业有望迎来一波估值修复行情。价格战加速行业调整  快递企业的中长期逻辑其实很顺,依托国内庞大的电商市场,在行业激烈竞争中不断淘汰对手,行业集中逐步提升,资产负债表健康、现金流充裕、网络管理能力
9月29日,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环能”)首发申请获证监会通过,这是浙江省国资国企首单分拆上市获得证监会通过项目。物产环能是物产中大的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流通、热电联产等环保能源综合服务。2018年至2020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37亿元、6.99亿元、7.0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6.48%、33.95%、33.30%,拥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不过,在“碳中和”导致
近期,被称为“基金届奥斯卡”的第十八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榜单正式公布。凭借长期优异的业绩,银华中小盘再次斩获金牛奖殊荣,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已连续六年蝉联金牛奖,专业投资和长期理念的实力不断彰显,是不断被权威机构认证的“好基金”。  银华中小盘成立于2012年6月20日,经历了2013年的股债双杀、2015年的股市震荡、2017年的蓝筹股行情、2018年的市场回调等复杂行情,是一只久经沙场考验的老牌
回头看的目的应是以史为鉴  股票市场中不少投资者老喜欢回头看曾经操作过的股票。如看过去操作过的个股是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自然是好事。但部分人看之前操作过的个股时,只会看自己卖得对不对,从中自寻烦恼。看到自己卖掉的个股跌跌不休就万分高兴,认为自己技术高超;不跌反升则闷闷不乐;卖后出现大涨就更为恼火。这种极不健康的心理会影响当事者的情绪和思考判断。  回看之前操作卖出后就大涨的个股对投资者的印象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