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级质量管理体系设计与实践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kul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描述了医院科级质量管理体系设计思路,介绍了科级质量管理体系在北京某大型医院的实践和成效,认为该科级质量管理体系将PDCA循环贯穿于医院科级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可促进医院科级质量管理工作有组织、有制度、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地有序开展。

其他文献
介绍了江西省新余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中,新余市中医院对医改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了综合医改常态下中医院在业务发展、成本控制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要落实中医药发展政策,加大政府投入,理顺中医药服务价格,创新中医药扶持模式;同时,中医院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从机制上解决运营成本过大、人才培养和特色发挥不足等问题。
介绍了医院通过完善药事管理结构、实施药物应用全程监管、落实责任、明确职责等多种措施并行,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认为信息化手段对临床用药合理性起到了预警关口前移的作用,而多环节、多部门、多措施的协调运用,促进了用药合理性,保障了患者医疗安全。
以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3个典型运用为例,介绍了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电子病历数据临床决策运用情况,认为我国应构建专业电子病历数据临床决策系统、组建专业的第三方临床决策机构、发挥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在构建医联体中的作用、规范电子病历数据共享的政策法规,以更好地辅助临床医护人员工作,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目的分析影响城乡居民医疗机构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为合理引导居民就医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4月,以湖北武汉、麻城454户家庭为研究对象,调查家庭经济收入、健康状况、就医情况;利用多重对应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医疗机构选择因素。结果麻城居民主要到一级、二级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分别为845次(85.05%)和126次(12.83%);武汉居民到一级、三级医疗机构最多,人次分别为321次(4
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实验室临床检验15项质量指标现况,探索其质量规范模型。方法2016年3月,向全国8 029家临床实验室在线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实验室基本信息(医院等级、医院类型、床位数、检验科人数及分布、LIS建设等)和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探索按医院等级的分组方式,将各质量指标第25百分位数、中位数及第75百分位数作为最佳、适当和最低质量规范。结果从中位数水平看,大部分指标的西
患者因疾病可治愈率低,起诉医疗机构医疗损害责任时,在因果关系论证上难以达到传统"必要条件说"或者"优势证据法则"的要求。司法实践在处理该类案件时通常拓宽损害概念,采取"机会丧失理论""期待权侵害理论"或"相当程度可能性理论",弥补因果关系论证困境。但损害概念的扩张,客观上会导致权利滥用、具体权利架空甚至主观归责的情况。因此在现有体系下,可类比共同危险行为,以修正的因果关系解决该类事件,更符合公平正
介绍了医疗意外险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探索开展情况,总结了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这其中遇到的问题,如患者风险意识不强,参保比例较低;缺乏规范的业界标准,医务人员信心不足;缺少系统的顶层设计,保险项目规划难度大等。同时,提出了加强正面宣传与引导,营造健康的舆论氛围;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行业监管;出台鼓励性政策,健全国家医疗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等建议。
介绍了公立三级医院检验科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医疗资源优势,探索实践社区标本的集中检测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认为公立三级医院检验科参与社区标本集中检测具有优势,区域性集中检测模式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而公立三级医院检验科参与社区标本集中检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介绍了成都市于2015年通过医联体建设试点,显著提升了成都市蒲江县县域内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实践。认为应从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明确政府职责、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同质化、强化"三医"联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