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典音乐欣赏作为提高艺术修养的途径,目的不是培养专门人才,而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意识。如何让高职类的学生走近古典,用心聆听美好,在古典音乐的长河中漫步,与无数动人的风景不期而遇,是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的任务。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在通俗音乐中品味经典、在电影电视中寻找经典、在动画中欣赏经典,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寻找经典、体会经典,从而学会欣赏经典音乐。
关键词:古典音乐;经典音乐;通俗音乐;影视作品;动画作品
音乐作为表达悲欢的手段,诞生于远古,甚至早于语言和文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是每每提及古典音乐,却觉得它与我们距离遥远。它神秘庄严,辉煌而肃穆,往往难以企及。另外,在电子音乐、摇滚音乐、快餐音乐充斥的今天很多青年人已经无法去体察和领悟生活与古典之美,然而民族品格的塑造格外需要古典艺术的滋养。
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并不喜欢上音乐欣赏课。经调查、观察和反思,发现学生之所以对此产生反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经典音乐的时代色彩,导致了学生的无动于衷。(2)上课形式的单调划一,忽视了师生的互动交流。(3)流行音乐的浩大声势,催促了学生的抵触心理。
那么如何使学生喜欢经典,走进经典,欣赏经典,我们需要找到学生所能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切入点。
一、在通俗音乐中品味经典
通俗音乐是历史的产物,易于让大众接受,掌握,欣赏。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流传的速度和范围快而广,出版和录制唱片、磁带,成了出版商、作曲家谋生致富的手段,导致通俗音乐趋向商业化。因此,通俗音乐也是良莠混杂。作为教师应该注意识别其优劣,引导学生欣赏和追求。当欣赏中国古曲《瑶族舞曲》,学生发现原来那首脍炙人口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是截取了古曲的旋律。当学生欣赏由流行王子周杰伦和钢琴王子李云迪一起四手联奏的《土耳其进行曲》时,学生没有被乐曲复杂的结构形式所困扰,而是兴致勃勃地观赏。当问及聆听音乐的感受时学生也非常激动,积极参与。这时将曲作者——莫扎特大师展示在大家面前时,学生再也不觉得遥远,而是那样的亲切自然。“S·H·C”组合的《不想不想长大》与莫扎特的《第四十一交响曲》对比,学生发现原来通俗借鉴了古典。这时再和学生欣赏莫扎特的其他作品时,学生由陌生走向亲近,由亲近走向敬畏,再由敬畏走向欣赏。我认为这才是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
教师一定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艺术,尝试将流行音乐元素渗透于传统的经典音乐的教学,抓住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兴奋,激发他们对传统音乐的喜爱,既增添了流行音乐元素,又不失经典音乐的特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經典的秀美,同时又体验到了流行音乐带来的刺激,提高学生对经典音乐的审美能力。这种嫁接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显得十分前卫,迎合学生的喜好,学生学得“乐”,我们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源于传统,又不断添加现代的手段,把传统音乐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演绎,按流行方式操作,让珍贵的传统的经典音乐继续源远流长,深入当代学生的心。
二、在影视中寻找经典
被世人称为“旋律大师”的舒伯特,短暂的一生留下了大量音乐作品,他创作的歌曲大多借助于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歌,配合钢琴伴奏,以自我抒怀的方式表达社会中多难的人生命运,极具艺术性和抒情性。学生对舒伯特的歌曲不是很感兴趣,觉得乐曲难懂,旋律不够通俗。为了让学生走进舒伯特的音乐世界,为了引起学生探求这位大师的足迹,我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韩剧里找到了一个用舒伯特《小夜曲》作为音乐背景的电视剧。当我用多媒体展示了韩剧《夏日香气》的片头,学生被用钢琴演绎的《小夜曲》给折服了,流畅、浪漫的旋律,加上片子里的剧情,学生真的是听得如痴如醉。这时展示了这位大师的生平和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演绎的《小夜曲》,学生明显的发生了兴趣,并且能参与到学习这首作品对音乐的评论中来。当最后欣赏由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的这首歌曲时学生也能轻轻拍打节奏,哼唱旋律了。
影视作品的盛行播放也感染了追求新事物的高职学生,触动了他们了解流行的神经,利用这一契机及时向学生介绍作品并进行欣赏可以让学生的需求变为现实,让教师的教学目的也能得以实现。其实只要有心就能发现很多的影视作品里都有名家的代表音乐,而且因为是经典所以被运用的很多。用这种大家易于接受的方法来和学生一起欣赏古典、经典音乐,学生会比较乐于接受。
三、在动漫中欣赏经典
古典音乐、经典音乐之所以未被历史的洪流淘去,保留至今,必有其独特的、永恒的魅力所在。而解读音乐之高雅,我想不仅仅在音乐的节奏、旋律、音符中,更多的是音乐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作曲家的内心情感和时代的缩影。而能把这些音乐中蕴涵的内涵用简单、活泼、大众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是不易。美国迪斯尼的动画能让人耳目一新。在让学生欣赏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的作品《匈牙利狂想曲》时,用了著名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一段猫和老鼠表演的钢琴独奏,整个动画片诙谐幽默,让学生忍俊不禁,却也把乐曲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美国音乐家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动漫作品表现了当时美国社会各个不同角色的人物的生活状态,描绘了整个美国社会当时的缩影,音乐和动漫的结合让学生感受的是情感和人文精神,从而对音乐家肃然起敬,对于作品也充满敬佩,欣赏之情。
寻找让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方法,如校园广播、音乐角、音乐社团等不同的形式和方法都可以。学生时代是生命的黄金时代,更需要经典音乐这种精神食粮的哺育。欣赏经典音乐是个有趣的教学活动,必须充满活力和魅力,也必将充满快乐与喜悦。学生只有喜欢上经典音乐,才会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沉浸于经典音乐的世界中,去带着生活的美感揣摩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浪漫与现实、安宁与激奋。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办学点学工处)
关键词:古典音乐;经典音乐;通俗音乐;影视作品;动画作品
音乐作为表达悲欢的手段,诞生于远古,甚至早于语言和文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是每每提及古典音乐,却觉得它与我们距离遥远。它神秘庄严,辉煌而肃穆,往往难以企及。另外,在电子音乐、摇滚音乐、快餐音乐充斥的今天很多青年人已经无法去体察和领悟生活与古典之美,然而民族品格的塑造格外需要古典艺术的滋养。
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并不喜欢上音乐欣赏课。经调查、观察和反思,发现学生之所以对此产生反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经典音乐的时代色彩,导致了学生的无动于衷。(2)上课形式的单调划一,忽视了师生的互动交流。(3)流行音乐的浩大声势,催促了学生的抵触心理。
那么如何使学生喜欢经典,走进经典,欣赏经典,我们需要找到学生所能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切入点。
一、在通俗音乐中品味经典
通俗音乐是历史的产物,易于让大众接受,掌握,欣赏。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流传的速度和范围快而广,出版和录制唱片、磁带,成了出版商、作曲家谋生致富的手段,导致通俗音乐趋向商业化。因此,通俗音乐也是良莠混杂。作为教师应该注意识别其优劣,引导学生欣赏和追求。当欣赏中国古曲《瑶族舞曲》,学生发现原来那首脍炙人口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是截取了古曲的旋律。当学生欣赏由流行王子周杰伦和钢琴王子李云迪一起四手联奏的《土耳其进行曲》时,学生没有被乐曲复杂的结构形式所困扰,而是兴致勃勃地观赏。当问及聆听音乐的感受时学生也非常激动,积极参与。这时将曲作者——莫扎特大师展示在大家面前时,学生再也不觉得遥远,而是那样的亲切自然。“S·H·C”组合的《不想不想长大》与莫扎特的《第四十一交响曲》对比,学生发现原来通俗借鉴了古典。这时再和学生欣赏莫扎特的其他作品时,学生由陌生走向亲近,由亲近走向敬畏,再由敬畏走向欣赏。我认为这才是欣赏古典音乐的过程。
教师一定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艺术,尝试将流行音乐元素渗透于传统的经典音乐的教学,抓住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兴奋,激发他们对传统音乐的喜爱,既增添了流行音乐元素,又不失经典音乐的特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經典的秀美,同时又体验到了流行音乐带来的刺激,提高学生对经典音乐的审美能力。这种嫁接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显得十分前卫,迎合学生的喜好,学生学得“乐”,我们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源于传统,又不断添加现代的手段,把传统音乐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演绎,按流行方式操作,让珍贵的传统的经典音乐继续源远流长,深入当代学生的心。
二、在影视中寻找经典
被世人称为“旋律大师”的舒伯特,短暂的一生留下了大量音乐作品,他创作的歌曲大多借助于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歌,配合钢琴伴奏,以自我抒怀的方式表达社会中多难的人生命运,极具艺术性和抒情性。学生对舒伯特的歌曲不是很感兴趣,觉得乐曲难懂,旋律不够通俗。为了让学生走进舒伯特的音乐世界,为了引起学生探求这位大师的足迹,我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韩剧里找到了一个用舒伯特《小夜曲》作为音乐背景的电视剧。当我用多媒体展示了韩剧《夏日香气》的片头,学生被用钢琴演绎的《小夜曲》给折服了,流畅、浪漫的旋律,加上片子里的剧情,学生真的是听得如痴如醉。这时展示了这位大师的生平和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演绎的《小夜曲》,学生明显的发生了兴趣,并且能参与到学习这首作品对音乐的评论中来。当最后欣赏由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的这首歌曲时学生也能轻轻拍打节奏,哼唱旋律了。
影视作品的盛行播放也感染了追求新事物的高职学生,触动了他们了解流行的神经,利用这一契机及时向学生介绍作品并进行欣赏可以让学生的需求变为现实,让教师的教学目的也能得以实现。其实只要有心就能发现很多的影视作品里都有名家的代表音乐,而且因为是经典所以被运用的很多。用这种大家易于接受的方法来和学生一起欣赏古典、经典音乐,学生会比较乐于接受。
三、在动漫中欣赏经典
古典音乐、经典音乐之所以未被历史的洪流淘去,保留至今,必有其独特的、永恒的魅力所在。而解读音乐之高雅,我想不仅仅在音乐的节奏、旋律、音符中,更多的是音乐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作曲家的内心情感和时代的缩影。而能把这些音乐中蕴涵的内涵用简单、活泼、大众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是不易。美国迪斯尼的动画能让人耳目一新。在让学生欣赏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的作品《匈牙利狂想曲》时,用了著名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一段猫和老鼠表演的钢琴独奏,整个动画片诙谐幽默,让学生忍俊不禁,却也把乐曲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美国音乐家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动漫作品表现了当时美国社会各个不同角色的人物的生活状态,描绘了整个美国社会当时的缩影,音乐和动漫的结合让学生感受的是情感和人文精神,从而对音乐家肃然起敬,对于作品也充满敬佩,欣赏之情。
寻找让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方法,如校园广播、音乐角、音乐社团等不同的形式和方法都可以。学生时代是生命的黄金时代,更需要经典音乐这种精神食粮的哺育。欣赏经典音乐是个有趣的教学活动,必须充满活力和魅力,也必将充满快乐与喜悦。学生只有喜欢上经典音乐,才会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沉浸于经典音乐的世界中,去带着生活的美感揣摩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浪漫与现实、安宁与激奋。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办学点学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