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俘空闲升之死的内幕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y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2年初,日军侵华,发动了“一·二八”淞沪之战。那时我在上海参加了上海青年所组织的“抗日救国团”。后因蒋介石屈服,中日一度绝交的局面又暂时和缓下来。我来到东京,目睹了日本俘虏空闲升遣返后所引起的一起外交事件。其中主要人物甘海澜,与我是相识的四川同乡,我是事件的见证人。甘海澜又曾托我把这段经过,以及他怎样受到日方重视,成为新闻人物的真切事实记载下来。其中详细情节,多为笔者目睹及甘海澜本人的口述。
  当“一·二八”午夜战事发生后,为时还不到一个月,日军屡受挫折,几次更换其指挥人员,增加了好多兵力,但终被第十九路军击退。2月21日,由敌酋植田谦吉亲自指挥,调集了强大的兵力向江湾进犯,当时张治中也率领部队赶来参战。双方大战3日,我全体将士英勇保卫国土,终将日军击败,并生俘了日军少佐大队长空闲升。
  日本把军人的升迁看得很重,由士官学校出身的军人,要升到少佐大队长,那是不太容易的。空闲升自从士官学校毕业之后,即长期留校工作,做过小队长后升为区队长。在派到上海侵略我国之前才由士官学校调出,升为植田所部的少佐大队长。开到上海不久,空闲升即参加江湾之战,为我军所俘获。
  四川鄄都县人甘海澜,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在校时即编到空闲升的小队里,因此与空闲升相熟。甘海澜是深度近视眼,由于生理上的缺憾,使他习惯于小心翼翼。毕业回国后,在军队里任参谋。于“一·二八”之前,已升到中校之职了。以其是个参谋人员而又极其近视,作战时没有到最前线。又因其能通日语,所以抓到的俘虏,即交其看管。因此,空闲升的被俘获,使这师生二人,在一个最难堪的境地相见了。由于甘海澜对空闲升完全以朋友的身份来看待他,这就使得空闲升非常之感激。
  《上海停战协定》签订后,双方首先遣返俘虏,交换阵亡将士尸骨。日本人用了一句妙语来迎接侵略者的尸体,叫作“沉默的凯旋”。至于被遣返的俘虏,则不得进入“凯旋者”之列,且必然再受到军人内部组织的审判与惩罚。空闲升也自知其回国后不能幸免于死,当他被遣返时,甘海澜向他说再见,空闲升就惨然地说道:“怕不能够再见了!”
  东京的二重桥斜对面,有一座四方形的大建筑,那是日本有名的“军人会馆”,为日本军阀们集会之所,是日本的太上陆军部,又有“在乡军人会”的组织,潜势力颇为不小。他们要支持哪个军阀去组阁,或当陆相,内部决定了,把名单交与首相发表,就不成问题。至于审判俘虏,决定把谁处死,以及战殁者的名字能否入“靖国神社”,其权力更是由军方直接掌握。
  空闲升回国后见到妻子,就说起中国的士官学校同学甘海澜,这回多亏他的庇护,受恩不小,以后有机会,要妻子报答甘海澜。接着,日本“在乡军人会”就传讯了空闲升,很多重要人物都参加。审问开始,主持人问道:“空闲升,你为什么投降了支那人?”
  空闲升回答道:“我是奉令在上海江湾与支那人作战,没有投降。”
  “那么,你为什么被当作俘虏送回国来呢?是给支那人捉去了吧,你说?”
  “我不是被捉去的。我是在战场上昏迷之后,被中国红十字会抬往医院去的。”
  审判者大怒说:“你在中国军队的后方医院住过很久,为什么不自杀?”
  空闲升说:“我本来是要自杀的,却被士官学校同学甘海澜参谋朝夕防备,他不但优待我,每天还同我讲起当年在日本士官学校的故事,因此我没有机会自杀。”空闲升言下,又渲染了甘海澜是如何的讲交情、重道德,真不愧“帝国军人的风格”。于是
  在场的人,连同审问者在内,都记下了甘海澜的名字及其军衔。空闲升有意把甘海澜说成与自己一样的官阶“少佐”,并又声明,关于他个人的一切情况,这个甘少佐就可以作切实的证明。
  时间愈见迫促了,审问者厉色说道:“空闲升,你把帝国军人的荣誉丧失了,依照武士道的精神,你自己打算怎么办?”
  空闲升凝神作气,遥拜了天皇,又向全体参审人员敬了军礼,便脱去衣服,拔出刀来,当众切腹自杀。
  空闲升这一死,使得甘海澜成了日本军人心目中的崇拜偶像。日本军部一面宣传空闲升的切腹自杀,是符合武士道的精神;一面也夸张了甘海澜的师友感情,把甘说成是中国的“道德军人”。于是甘海澜之名,就这样遍传于日本了。
  事情还不会就此结束,空闲升也不能因为切腹死了便可以马上恢复他的日本军人“名誉”,其神位牌子还不能送入“靖国神社”。必须得到事情的唯一证人甘海澜当众作过证明才行,空闲升自己的一面之词是不能算数的。恰好是两国要恢复邦交交换使节了,于是由日本官方向蒋介石政府提出要把甘海澜派遣到日本去。他们要看看这个中国的“道德军人”。
  蒋介石得到日本的示意后,即找何应钦研究原因,认为是日方尊重士官同学,是对方示好的意思。但早已内定蒋作宾当驻日大使,只有把甘海澜派为随员,作大使馆的少校武官。又因为武官一职,例由军政部长何应钦派遣,所以由何先通知蒋作宾,再召见甘海澜。当面说明了武官一职的“重要”,叫甘海澜降格相就。甘海澜说:“我已经是个中校,今出使外国,不但不升,反而降了级。请部长给我解释一下。”何应钦圆滑地笑着说:“你是我们士官同学,今天又都是蒋委员长的部下。只要把事情办得好,不要计较名义和官阶。你今天以武官的名义出国,安心去做。我关照蒋作宾大使,发给你实缺上校薪俸。你的名字和军衔,就挂在我的军政部好了。”自然,甘海澜就大喜而去。而何应钦始终没有向甘海澜说明这是出于日本政府和军方的授意。一来是怕甘海澜知道了日本军方重视他,会趁势要挟;二来是怕消息一旦传出,暴露了他们完全听命于日本的丑行。所以就讳莫如深。
  临到起程出国之前,蒋介石又单独召见了甘海澜,并说:“你到日本后,如遇到什么困难,蒋作宾大使不能解决的,可以由你直接打电话给何部长,他会转给我的。”蒋介石已经知道了日本人需要的是甘海澜,而不是蒋作宾。所以就事先收买一下。
  甘海澜与蒋作宾抵达东京之日,日本外务省接受军部的指示,布置了盛大的欢迎会,其重点摆在有名的火车站东京驿。大队伍是日本的一些在乡军人和政府的外交人员,并组织了一些东京市民。其中有两组较为特殊的欢迎人群,一组是以空闲升的妻子为首,以及在上海战死者的女性亲人等;还有一组都是些白头老翁,其中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的老友梅屋,一个是黑龙会的头子头山满。日本军方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欢迎中国使节,是大有用心的。   中国大使蒋作宾穿着外交官的礼服,首先下车。接着才是身穿陆军制服的武官甘海澜“少佐”。才一露面,日本欢迎人群就欢呼着:“甘少佐,甘少佐,欢迎欢迎!”于是人群就涌上前来,迈过人群的蒋作宾,由一个外务省官员陪同,走出了东京驿车站,被招待上了马车。各家报馆的摄影记者、私人持有照相机者,正在替甘海澜拍照,忙个不休;“在乡军人会”出面,致欢迎词,又介绍了梅屋和头山满给甘海澜;然后又让空闲升的妻子和妇女队上前来与甘海澜见面,献鲜花。戴上花环之后,空闲升的妻子拥抱着甘海澜,旁边的妇女们帮助她,用力把甘海澜举到空中,抛了几下。然后把甘海澜放在空闲升妻子的颈项上,抬得高高的。日本妇女们如获至宝一般,把甘拥出了东京驿车站。
  第二天的日本三大报纸《朝日新闻》、《日日新闻》和《读卖新闻》都刊载了欢迎甘海澜“少佐”的新闻报道。关于蒋作宾的消息,却只有一小条。至于各定期刊物、杂志,尽都有关于甘“少佐”的记载,有的还把甘海澜写成小说中的“英雄人物”。笔者在东京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员送来了一份休息时的阅读物,就是一本直接以“甘少佐”为书名的长篇小说。甘海澜已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了。
  日本老记者伏室高信向甘海澜说:“十几年前英皇太子‘来朝’,本人曾经作过盛大的欢迎。但与甘‘少佐’比起来,后者是更为热情了。”他们这样对待甘海澜,是有目的和要求的。过了几天,“在乡军人会”就专程奉邀甘海澜去赴会。在欢迎场面上,日本军方就单刀直入地提出了空闲升被俘的真相,质问甘海澜,要他说实话。因为他是空闲升被俘的唯一见证人。提出了空闲升是不是畏死投降;空闲升是不是在战场上昏迷之后,才被中国的军队送到后方医院去的;空闲升是不是在看守期内几次要自杀,被甘“少佐”阻挡了的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完全与事实不符的询问,使得甘海澜左右为难。要说实话呢,空闲升不仅白送了命,还落下“辱没日本军人荣誉”的骂名,妻子就得不到优待。而甘海澜本人的利害问题是,可能一下子就不受日本的欢迎了。要不说真话,顺着日本军方的企图去“编”,又怕将来会受到蒋介石的严厉处分。甘海澜是小心谨慎惯了的,我们都叫他“愚夫子”。这时他却不立刻答复,推说时间过得久了,在作战时期,大家的情绪都紧张,一时回忆不出。希望回到使馆后,细细深思,再作具体答复。
  甘海澜回到使馆后,赶忙同蒋作宾商量,立即致电南京向蒋介石、何应钦请示。旋得回电,叫甘海澜随机应变,以后凡有利于双方“和平”外交、于己无损、于人有益的事宜,都可以相机负责办理。甘海澜得到南京政府的这个指示之后,就主动去向日本军方说明,凡是空闲升所述一切经过,完全属实。日本军方并将当时所录的空闲升本人口供交与甘海澜审阅,要求甘海澜签字盖章,以作证明。甘海澜就一一照办了。事后,日本军人又将甘海澜夸奖一番说:“甘‘少佐’真不愧为‘道德军人’!”
  就因为甘海澜这一证明,空闲升的神位牌子才得到送入“靖国神社”的资格。当时还举行了一个仪式。空闲升的寡妻,还邀请甘海澜同去“靖国神社”祭奠一番。为了把人情做到底,甘海澜又经取得蒋介石的批准,一一照做了,满足了日方的愿望。
  空闲升的妻子真是感激万分,邀请甘海澜到她家去作客,除了大办招待之外,更有一种使客人难于接受的礼貌,一定要甘“少佐”在她家的四方形小浴池内洗澡,空闲太太一定要给甘“少佐”擦背,以表招待之诚。客人百般不允,主人万般请求,至于泣下,说出了丈夫生前给她的训诫:“一定要好好地报答甘海澜‘少佐’的恩德。”
  其他外界仰慕甘“少佐”之名者,请求签名的,赠送礼物的,请赴宴的,几乎是每天应接不暇,自“靖国神社”祭奠了空闲升之后,约有半个月时间,在军人会馆内,日本军方又正式宴请了甘海澜,有几个日本军阀在坐,杯酒言欢之际,又举行了非正式的谈话。其主题仍就是空闲升那回事。某大将与甘海澜接席而坐,正色地问道:“甘‘少佐’,我们军人是不打谎语的。我现在郑重地再请问你:空闲升少佐在中国所经历的事,果然如他自己所说,一切都是真的吗?”
  甘海澜显然很窘,但也只好硬着头皮说:“真的,真的,我已经仔细地反复回忆过,作了如实的证明。我不会说谎话。”
  那个大将接着说:“是的,‘少佐’没有说谎。说谎的是空闲升。我们已经详细调查过,空闲升是在战场上被俘虏的。在你的优待之下,长期时间内,他并没有自杀过。这话对吗?你为了顾全士官学校的师生情谊,为了帝国军人的荣誉,为了武士道的精神,做得很对。这是军人的‘道德’。我们的‘道德军人’就值得尊重。来呀,大家为甘‘少佐’干杯,为‘道德军人’、为大和魂干杯!”
  经过这一度谈话之后,日本军方决定,把甘海澜作为“优待”对象,凡有较为困难的事,甘海澜一句话告知日本军方,必须得到顺利解决。更在普通小事上予以方便。例如,中国留学生要旅行日本各地,有些地方是禁区,但只要持有甘海澜的证明信,就可以通行无阻。又如日本士官学校、步兵专科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回国时,要带些军用品,这在日本是不允许的。有的留学生就走甘海澜的门路,只要他出一私人证明,就能顺利放行。有一些日本老师,就时常勉励留学生说:“要好好地学甘海澜,以他为榜样。”曾经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平常不为房东所喜,不知怎么弄到了一张甘海澜的名片,即贴在壁上,房主人看见了,立刻就对这个学生另眼相看。
  但是,日本果然会爱上甘海澜吗?那肯定不是。他们首先是要利用甘海澜来张扬法西斯的武士道精神,鼓励日本国民进一步支持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行动;其次是利用甘海澜讨好侵略者而受到日本的欢迎和“尊重”,引诱中国人甘为侵略者的奴才。蒋介石、何应钦则企图利用甘海澜示好于日本政府,以利于维持中日“和平友好”关系,继续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甘海澜只不过是日蒋之间暂时共同利用的一个小工具而已。
其他文献
在考场上考生都想把自己的最高水平发挥出来,以获得最佳成绩,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愿的。有些考生平日在学校里是作文的佼佼者,可到了考场就“马失前蹄”;有些考生自以为考得不
英语教学的过程是语言的交际活动,所以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缺少相应的语言环境以及教学内容单调和授课形式简单,便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缺乏兴趣和失
日前,19位专家联合上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 大会,呼吁:推土机已经逼近了北京旧城保护的底线,一旦失 守,整个北京旧城和多年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Recently, 19 expert
黄慧朵(中学老师):在多年的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因患严重的心理疾病而最终不得不退学就医的几个学生,都是平时中规中矩、不声不响、让班主任最省心的“中等
教学效率的高低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应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用最低的消耗争取获得最大的成效,追求“高质量、轻负担”的教学目标。本文论述的就是
魔法小说《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验》中,哈利吞下鱼鳃草,像鱼般在水底呼吸的片段,将来有可能成真。近日,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只要把人类和海藻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就可以使人
初中英语教材中先后出现give,offer,spare和present四个动词,它们都有“给予”的含义,但其用法不尽相同。一、give基本含义是“给予”。其后一般是跟双宾语;有时也可只接一个
2012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主题是农业科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就农业科技进行全面部署,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用不到世
在云南原始森林,大象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熊偶尔会下山到村子里偷东西吃,长臂猿在树与树之间荡起秋千……那里生活着40多种野生动物,10000多种昆虫。那里,是“动物小说大王”沈
在1880年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约7000万两白银,但日常开支巨大。组建北洋水师时,清廷多方筹措,最终拿出上千万两白银外购舰船,占全部财政收入的七分之一左右,实属不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