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书漂流”提升课外阅读素养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漂流”作为一种新鲜又个性的阅读方式,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选择书籍、阅读书籍以及图书漂流作为“图书漂流”活动中的三个环节,对学生课外阅读素养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开展漂流活动,学生开始意识到“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具体含义,并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久而久之,其必定会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促进个人阅读素养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托班孩子,没有什么人文知识,他们基本上什么都不懂,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园的信息技术办学特色与文明礼貌教育特色,笔者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使孩子们形成文明礼仪素养,推动了和谐班级的建设。  一、把人与环境结合起来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礼貌习惯  班级是幼儿们成长的乐园,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环境与幼儿的生
我有一只可爱的熊猫布娃娃。这只布娃娃是国庆节时妈妈送给我的,我十分喜欢它。  它長得胖乎乎的,大大的黑宝石般的眼镜忽闪忽闪,显得炯炯有神,它那暖和的毛摸起来舒服极了,还有那对半圆的耳朵和小巧玲珑的樱桃嘴,最吸引人的就是那对“墨镜”,其实就是黑眼圈,还有一个可爱的小鼻子。  它和我一起睡觉,一起起床。陪着我度过每天的美好时光。它就像是和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小朋友,你的玩偶也一定很惹人喜爱吧,赶快
北京——祖国的首都!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万里长城,登上雄伟的城墙,当一回真正的“好汉”!我想去看看故宫,感受她悠久的历史,领略皇朝往日的辉煌。我想去天坛公园看看邓爷爷种下的树苗,是不是长成了参天大树。我想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看看神圣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要是在那里参加升旗仪式,国歌是不是更加嘹亮?  我想去北京,去祖国的首都看看。(指导老师:王桂萍)
【摘 要】 在农村自然资源相对城市较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而幼儿喜欢动手操作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家长又能进行指导。在课程设计方案中教师如能充分融合,利用自然环境,可以达到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幼儿教育;探索;自然资源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的研究。”他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是让幼儿非常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二是通过衔接工作对幼儿加深了解做出更为正确的评价。在进行国学经典的幼小衔接教育研究课题的实践中,我们通过精选国学经典教育内容,选择多样的学习形式、制定详细的教育目标,幼小联手,家园联手,实现了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  一、选择适宜的国学内容,形成幼小衔接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复杂而烦琐的内容常常让学生望而生畏,再加上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基本上是教师在“唱主角”,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不
[摘 要] 小学数学有着抽象性、逻辑性、理性的特点。数学教学从概念、公式到数学的计算、应用,逐步地深化知识信息,促使学生形成数学的系统化认识。小学数学的知识均是较为基础的内容。学生在小学时期初次接触数学问题,要尽可能地入门,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求知方向,能够独立地完成任务,强化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有序的师生互动,传递数学的基本知识,并传输数学中蕴含的精神引导信息,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基于多层次
[摘 要]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无论从层次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使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提高,能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服务于现实生活,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