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药小筒特性及辛硫磷缓释法杀灭白纹伊蚊幼虫现场观察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tag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辛硫磷水体缓释小筒的研制和现场对Aedes albopictus幼虫杀灭效果作了报道。结果表明:对于陶器、轮胎等类积水,按水体水量计算,当施药浓度同为40、6(ppm时,陶缸缓释组有效期分别为171、267~304天,轮胎缓释组为290~311、263天;陶缸药物对照组为97、101~127天、轮胎药照组为103~1(8、111天,二法差异显著。另外本文还介绍了改进的Fiske-Subbarow测总磷法,并对其中一种释药小筒的室内水中释药动态作了测定。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了长江葛洲坝水库建成蓄水后1981~1985年疟疾监测结果。五年发病率分别为19.60/万、14.59/万、5.12/万、1.98/万、1.32/万,平均为8.72/万。与蓄水前五年相比下降80.3%,有显著性差异。病原学及血清学调查均与疫情报告相一致,呈明显下降趋势。库区内共发现6种按蚊,传疟媒介以中华按蚊为主。蓄水后蚊媒孳生地没有大幅度增加,种群数量基本平行一致。根据五年的监测结果分析
期刊
本文在对小儿空肠弯曲菌肠炎进行全年流行情况和临床观察的基础上,采用Penner法对菌株分型,以初步了解其流行动态和成都地区流行株的全年血清型分布情况。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1017例急性腹泻患儿粪便培养出空肠弯曲菌者116例,阳性率为11.41%;健康儿305例,检出3例,阳性率0.98%。1~5岁最易罹患,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夏季为发病高峰。采用Penner法作血清分型定型率为73%
期刊
用可溶性基质制备出含活菌为105~106CFU/片的7种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菌膜,同时对各种菌膜的稳定性及重复性进行了观察,并应用这些菌膜对几项消毒措施的效果进行了监测,初步认为菌膜的制备、保存、稳定性及重复性方面均优于“试验布片”。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