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透镜切除术中透镜定位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透镜切除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手术中,角膜透镜定位对手术疗效的影响,评估手术的安全性与可预测性.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近视及近视散光病例共计115例(229眼).术前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2.25~-9.75 D,平均(5.13+2.11)D;散光0~4.25 D,平均(1.12±0.68)D.应用全飞秒激光完成角膜基质层间透镜切除,依据术中透镜中心偏离预期定位中心的大小程度依次分为A组(<80μm)、B组(80~150 μm)及C组(>150 μm).术后检查裸眼视力、像差及残余散光.数据采用方差分析、K-WH检验、卡方检验的连续校正公式进行分析.结果 各组病例术中及术后无意外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眼的裸眼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1d、3个月,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0.713,F=19.011,P<0.01).3组术后1d及3个月术眼残余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8.272、34.721,P<0.01).各组术后角膜前表面彗差(C7、C8)及球差均有增加.其中C组术后彗差增加最为明显,B组次之,A组最小,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533、49.804,P<0.05);而各组间球差改变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94,P>0.05).结论 加强术中透镜定位的准确性可提高飞秒激光透镜切除手术疗效,降低手术眼残余散光及彗差。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宁波市学龄前儿童散光的发病情况、散光性质及年龄分布的特点.方法 对1177名4~6岁儿童在自然瞳孔下(不使用睫状肌麻痹剂)用Canon RK-F1全自动验光仪检查散光度数和轴向.用国际小数灯箱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对视力低常儿童进行光学矫正.结果 (1)学龄前儿童散光的发生率为50.17%,无性别差异.(2)低度散光(≤1.0D)发生率为38.83%;中度散光(1.25~2.00D)发生率
飞秒激光以其扫描的高精确度及安全性,在角膜屈光手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飞秒激光在屈光手术中主要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辅助角膜瓣的制作.以飞秒激光代替角膜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预测性以及生物力学稳定性.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切除(ReLEx)代表了角膜屈光手术的最新进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此外,飞秒激光角膜基质新型扫描模式也在探索中。
目的 探讨水平肌的斜行重置对外斜视V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1例不合并斜肌异常或斜肌亢进+1的外斜视V征患者经水平肌的斜行重置治疗后,观察其术前与术后的眼位、眼肌功能、双眼视功能等.结果 所有患者V征消失,双眼球运动无障碍,无旋转不适,5例有双眼视功能改善.结论 选择合适的病例(不合并斜肌异常或斜肌亢进+1的V征),水平肌的斜行重置矫正V征是有效的术式。
目的 评价经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后段眼内异物伤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视力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经玻璃体切除治疗后段眼内异物伤患者64例64眼,对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BCVA)、异物大小、异物位置、外伤严重程度、手术时间、视网膜脱离(RD)与术后BCVA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经玻璃体切除术后BCVA≥0.1者50只眼(78.13%),≥0.5者18只眼(28.13
目的 观察视觉训练对调节、集合等双眼视功能参数的影响,评估视觉训练对缓减视疲劳,改善异常双眼视功能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学中心视光门诊就诊的有视疲劳症状、双眼视功能异常患者121例,男62例,女59例,年龄8~27岁,平均(15.5±5.2)岁.排除眼部疾病后进行屈光和双眼视功能检查.按照诊断结果,进行9周的视觉功能训练,训练前后进行调节、集合等双眼视功能相关检
目的 比较部分军队院校近视人群与正视人群的生存质量,分析近视人群生存质量与近视屈光度、视力评分值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实习学生93名,其中近视74名(戴框架眼镜),正视19名,研究对象均独立完成屈光不正生存质量问卷表并记录性别、年龄、学历以及双眼的屈光度,SPSS17.0软件分析两组问卷平均分值及各子项分值的差异,近视组问卷平均分值与较好眼、较差眼屈光度的相关性,以及与视力评分值的相关性.结果 近视
目的 根据Randleman角膜扩张风险评分系统,将术眼分为低、中、高度危险眼三组,利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分析评价这三组在本中心施行前弹力层屈光性角膜成形术(SBK)的患者,观察三组间术前、术后角膜后表面相关参数的变化,暨三组之间发生潜在角膜扩张的危险性.方法 统计于本中心行SBK手术,残留角膜基质床厚度均≥300 μm,显然验光等效球镜<-10 D,2年内均无近视度数增加的159名
目的 通过比较新型双极角膜接触镜电极与Jet单极角膜电极在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测中的表现和配戴者的主观舒适度,以评估该电极在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测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对照研究.采用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Kernels (FOK)刺激程序.在15例志愿者(年龄15~36岁)的同一正常眼(裸眼视力≥1.0)分别采用进口Jet角膜接触电极和新型双极角膜接触镜电极进行记录,分别对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五环区域P1反应密
目的 评估数字式Mars对比敏感度检查表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探索其能否应用于中国低视力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检查.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正常视力者40例,双眼习惯矫正视力≥1.0,排除明显眼部疾病;低视力患者43例,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3.所有被检者在视力矫正的前提下采取单眼测试,检查程序如下:①由第一名检查者从3张数字式Mars对比敏感度检查表中采取抽签法随机抽取一张表格,对被检者进行测试,并记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疗效.方法 对33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结果 33例随访3~24月,平均13.5月.其中复发2例,未发现睑球粘连者.结论 自体角膜缘千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方法简单,取材方便,无排异反应,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有效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