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多肽对美拉德反应制备的浓香芝麻油风味的影响及其膜分离纯化工艺优化

来源 :中国油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x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芝麻多肽和精炼芝麻油为原料,利用美拉德生香源反应制备浓香芝麻油,研究不同水解度的芝麻多肽对浓香芝麻油感官综合评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浓香芝麻油感官综合评分最高的芝麻多肽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析,并对该芝麻多肽膜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水解度为20%的芝麻多肽制备的浓香芝麻油感官综合得分最高,可达5.4分;水解度为20%的芝麻多肽中1 000 Da以下的芝麻多肽占83.33%,对美拉德生香源反应的影响最大;芝麻多肽最佳膜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为酶解液pH 8.0、膜分离压力0.32 MPa、膜分离
其他文献
从不同油脂加工厂采集3个工艺软水样品进行氯离子含量测定,并分别进行油脂精炼,研究软水中氯离子含量对精炼油脂中氯离子、3-氯丙醇酯(3-MCPD酯)和缩水甘油酯(GEs)含量的影响。在油脂浸出生产中采用盐水进行混合油沉降除粕末处理,考察其对浸出毛油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工艺软水中氯离子含量为0.746~1 091.205 mg/kg,差异显著;脱胶油和碱炼油中氯离子含量与所用软水中氯离子含量直接相关,碱炼油经水洗后氯离子含量与所用软水中氯离子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996 2;软水中氯离子含量决定了
榨油机通过榨膛内部的油料和螺杆、榨膛相互挤压榨油产生典型的单向流固耦合。为明确油料的运动情况以及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通过建立变截面的单螺旋榨油机螺杆几何模型,根据实际容积在Fluent中建立榨膛流体域,采用CFD的欧拉多相流模型在碎花生颗粒和油的混合物充满榨膛情况下,进行榨膛内的油料和螺杆、榨膛的流固耦合计算。结果表明:螺杆转速一定时,榨膛内流体随螺杆转动并沿螺杆长度方向流动;以油的体积分数作为油的浓度,油浓度沿螺杆长度方向递增,压力一定时温度越高浓度越大,温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浓度越大。试验证明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法快速、准确测定ω-3营养强化鸡蛋蛋黄中ALA、EPA和DHA含量的方法。样品经过乙酰氯甲醇甲酯化处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Agilent DB-FastFAME色谱柱分离脂肪酸甲酯,以十一烷酸甘油三酯为内标物进行定量。结果表明:鸡蛋蛋黄中ω-3 PUFA和内标物分离效果良好;ALA甲酯、EPA甲酯和DHA甲酯的色谱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7.2%~101.1%,相对标准偏差为1.1%~2.6%。该方法操作方便、快速准确,适合批量
采用化学改性剂聚乙二醇(PEG)、聚乙烯亚胺(PEI)、马来酸酐(MAH)、环氧树脂(EP)和尿素对豆粕进行改性,制备豆粕基木材胶黏剂。研究单一改性剂和复合改性剂对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以胶黏剂黏度值、胶合强度和固形物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改性条件。同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化学改性制备豆粕基木材胶黏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EG与PEI质量比7∶8、反应时间70 min、反应温度15℃、豆粕质量分
以酸值、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脂肪酸组成、22种无机元素含量为品质评价指标,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活性评价指标,对比研究中国云南普洱、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泰国、秘鲁4个不同产地美藤果油的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国云南普洱、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泰国、秘鲁的美藤果油酸值(KOH)分别为0.98、0.84、1.02、1.15 mg/g,过氧化值分别为0.07、0.06、0.10、0.11 g/100 g,碘值(I)分别为194、190、191、194 g/100 g,皂化值(KOH)分别为192、1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油茶生产现状,进一步促进油茶籽油产业持续发展,对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情况和湖南省油茶产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我国油茶籽油消费量快速增长,种植面积与单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油茶籽产量的大幅提高。湖南省油茶籽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各产区首位,湖南省油茶籽的稳产高产对于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油茶籽油市场需求旺盛,消费量将呈不断增长态势,此外,油茶籽在其他领域也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可通过发展基地综合生产模式,加强油茶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制
为提高气体静压轴承的承载能力,基于超精密微小型机床的气浮导轨模型,在其气体静压轴承顶部的工作面设计直线形、双弧形和X形三种均压槽结构。建立轴承气膜的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轴承气膜的压力分布以及轴承的气体质量流量。综合考虑轴承顶部和底部两部分气膜对承载性能的作用,得出轴承的承载力W、刚度K和气体质量流量M,从而确定直线形均压槽轴承具有最佳的承载性能。继而分析直线形均压槽的宽度、深度和节流孔的个数对轴承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优化的均压槽结构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火麻油中总脂肪酸和sn-2位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并与其他9种常见植物油进行对比,旨在为火麻油的营养价值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3种不同品牌火麻油主要由软脂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n9c)、亚油酸(C18∶2n6c)、α-亚麻酸(C18∶3n3)组成,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0.57%~78.73%,sn-2位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7.61%~83.74%,说明以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为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更易连接在甘三酯结构的sn-2位上。另外,对比其他9
将车间精炼的合格一级大豆油,泵进灌装车间油罐或户外油罐群,在1~2 d后出现返色返酸现象。为更好地控制大豆油的返色返酸,从原料品质、储存条件、制油过程、精炼过程分析大豆油返色返酸原因,从设备配置、调整工艺操作参数等方面提出控制措施。为了达到企业包装油内控标准酸值(KOH)≤0.08 mg/g和色泽≤Y10/R1.3,精炼车间控制出油色泽≤Y7/R0.7、酸值(KOH)≤0.05 mg/g,基本能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描述工业机器人柔性关节的复杂迟滞特性,搭建一个基于改进的LSTM的工业机器人柔性关节迟滞特性模型。结合迟滞特性的记忆特性,利用具有记忆特性的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构建出工业机器人柔性关节的LSTM迟滞模型。针对LSTM迟滞模型在描述其迟滞特性时存在幅值和相位误差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模型精度,对LSTM进行改进,在LSTM迟滞模型之后串联一个RBF动态神经网络,对LSTM迟滞模型的幅值和相位误差进行补偿。根据数据实验的结果表明,改进的LSTM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