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情感距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bw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新课标规定的目标任务很明确,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发现。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效率低。原因很多,就学生而言,文言文要背诵的内容太多,其词汇、语法和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与现代文有“隔膜”,有一种“难且无用”之感。教师的教学方法失当,把文言文当作外语来教,逐字逐句串读翻译,文言文当中的人和事与今天毫无关联,学生因此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
  我们认为不要人为地夸大古文与现代文之间的区别(当然,我们也要正视其区别),以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障碍和畏难情绪。毕竟,现代语言是由古代语言发展而来的,主要的变化在于:语汇一般由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其意义并未随形式的变化而发生多大变化;即使有一些变化,也有规律可循,只不过有些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扩大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语法的变化也较小,除了少量句子成分前置和后置外,与现代汉语语法也无多大区别。至于语音,无疑有了很大的不同,但现在大多按现代汉语的读法,古音如何读则很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体现。只在研究领域保留了一席之地。所以,对文言文教学,要尽量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感情距离”。
  
  一,赋予时代感,拉近时间距离
  
  文言文中的传世佳作,大多秉承“诗言志”的传统,尤其选人中学教材的文章,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精品。但是毕竟相距时代久远,由于文字的隔阂,不像现代作品那样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这就有必要赋予文言文一定的时代感,以便学习“亲近”。当然,这样做不能牵强附会,要适当、适时、适度。如学生荀子的《劝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而且要求他们在学习中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话,如“学不可以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不仅要求学生熟记,还可写成条幅,贴在教室里,告诫大家。
  文言文中的一些观点还很具“时代性”。如《寡人之于国也》中“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海池”、“以时人山林”的主张,蕴含着民本思想和生态观念;《勾践灭吴》中“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黼。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的思想,与商品经济时代的现代经商理念不谋而合;现在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关心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政策和措施,就是《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的赋予时代特点的延续;《滕王阁序》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对身处逆境的人,对虚掷时光的人,是最好的告诫。
  文以载道,透过文辞文句悟出蕴含道理,让学生从中得到启迪。读《游褒禅山记》,获得“尽志无悔”的人生哲理;读《(孟子)二章》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训诫;读《伶官传序》读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人生启迪;读《秋水》读出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制约的道理。人生之道、自然之道、社会之道需要我们去领悟。否则文言文的教化功能就会弱化,古人提示并告诫后人的一片良苦用心也会被辜负。
  这样拉近了时间距离,学生便于接受。
  
  二,体察古人心,引起感情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些文言文之所以千古流芳,就是因为与今天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相通”之处,今天读起来仍然感觉历久弥新。体察“古仁人之心”有助于引起与作者感情的共鸣,不仅有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陶冶性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如教《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不妨先让学生思考一下:①假如你是烛之武,长期得不到重用,而到了国难当头,人家才来求你,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结果会怎样?②假如你是郑伯,面对烛之武的托辞,你该如何应答?对于第①问,假如我是烛之武,就能够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壮士不遇、英雄末路的感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有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结果是由“辞”到“许之”(委屈归委屈,牢骚归牢骚,毕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对第②问,假如我们是郑伯,该采取怎样的方案?是强辩?是劝慰?是许诺?还是自责?强辩不能改变现实,劝慰于事无补,许诺也为时已晚,于是只能选择自责——“是寡人之过也”,与烛之武坦诚相见。令其不得不为之动容。然后再晓以利害——“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可让学生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多可喜,亦多可悲n-的思想感情。细节一:娘以指叩门扉日:“儿寒乎?欲食乎?”仅以一个动作,一句话,就写出了慈母对儿子的关怀和疼爱。细节二:祖母对我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诙谐,贴切她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儿既关切又怜爱的心情;关门时喃喃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老祖母内心的喜悦和殷切期望之情溢于言表;最后又持象笏赠言:“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望孙成龙的急切之情如在眼前。细节三:关于亡妻,只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树长人亡,物是人非,思念之情通过原本没有思想感情的枇杷树表达出来。
  这样,学生就会进入一种“设身处地”的状态,仿佛置身于课文中人物所处的年代,想古人之所想,言古人之所言,行古人之所行,从而抛开语言形式的羁绊,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觉得文言文不只是古人人生阅历和思想感情的载体,同时也可以从中依稀照见自身和周边熟悉的人的影子。
  
  三,名读多品位,咀嚼长效补品
  
  我们一些教师认为:文言文这么深,如果不分析,学生们自己能弄懂吗?其实不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一些浅易文言文,如果教师讲得太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多读多品味,往往比教师分析的方法要灵得多。例如在学习《赤壁月酚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让学生反复诵读并思考,这样长的一个句子,作者仅仅是为了表现曹操的英雄霸气吗?学生揣摩交流后得出认识,作者最终想说的是最后一句“而今安在哉?”这一句有四两拨千斤的力量,前面都是铺陈。铺陈越有气势,转折越有力道;即使像曹操这样英雄盖世也敌不过历史的无情,当学生体会到这—点时都不免赞叹作者的高明。
  诵读,使文言文中的人和事成为“熟人”“熟事”,为学生所津津乐道,这不仅有利于学习汲取古代语言的营养,而且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四,抓住相同点,淡化古今区别
  
  要说我们的教师以前对学生总是不放心,把他们当作长不大的孩子,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作面面俱到的分析,生怕有所遗漏,最典型的莫过于文言文教学了。对文言文,我们的教师习惯于视串读为唯一法宝,似乎不啃烂嚼碎不足以证明语文教师的“功底”之深。
  事实上,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脱胎而来的。文言文与白话文表面看来区别很大,但从本质上来看,古今汉语一脉相承,其变化并不是那么大得惊人。汉语的三大要素(语音、语汇和语法)中变化最快的是语汇,经过变化,虽然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转移了,但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变化,由原来的单音节词变成了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表示的意义并无太大的改变。而最难掌握的语法规则,除了句子成分前置后置外,真正与现代汉语大相径庭的也在少数,所有不必“如临大敌”“草木皆兵”。
  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只要我们总是处于一种关注、思考和探索的状态,这片天空定会阳光普照,绚丽多彩。
其他文献
1、我真想嚷嚷    今天是愚人节。我抱着周记本,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得防着点儿,那帮混小子,什么馊主意都想得出来。他们会怎么着呢?推开教室门,一把扫帚凌空而降?有可能;走进教室,一支水枪突然从某个角落向我射击?也不失为一个方案;走上讲台,讲台上抹了油,我一脚踏上去,摔个四仰八叉?也并非没有可能;要不黑板上画上我的漫画?就像李冒儿在周记里画的那样,两只小辫儿吊在直升飞机上,眼泪刷刷地往下洒,下
罗漫,1956年生,贵州贵定人,布依族。1977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论文《论唐人送别诗》发表于《文学遗产》1987年2期。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代表作有《桃、桃花与中国文化》(《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词体出现与发展的诗史意义》(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节译)、《战国宇宙本体大讨论与〈天问〉的产生》(收入《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
一.竞赛题目  题目:语文课本伴我成长  要求:1.文体自选;2.立意自定;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二.写作指导  审题:“语文课本伴我成长”,作为一命题作文,其关键词应锁定为“语文课本”“我”“伴……成长”。从这三个词来看,学生在考场里扣住题目要求来选材并不是件难事。“语文课本”从考生的实际写作来看,大多从自己熟悉的课文来体现,如《童趣》《走一步,再走一步》《爸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正式实施,上海由此正式步入垃圾强制分类时代。另外,住建部近日也确定了垃圾分类工作目标: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处理系统,覆盖四大直辖市和27个省、自治区的省会/首府。有机构表示,垃圾分类新政带来边际增量,厨余处理市场广阔,按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56%估算,全国推广后有望新增约3800亿的投资市场空间。另外预计厨余垃圾清运服务和垃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课标”的要求,引发我们对于传统教学行为方式的思考,促使我们在个案教学中,针对文本的具体情况。生成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探究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下面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就语文教学中问题的呈现,谈几点看法。    一、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语文问题的呈现要巧角度、富有机
高中作文教学一直处于“少”“慢”“差”“费”的尴尬境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阿基米德说过: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要改变当下高中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也应该寻找属于它的理想支点。    (一)体验、感受,引入源头活水    宋代理学家朱熹移_见书有感》有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并且带着情感去写。就应当引导他们去体验、感受,为写作引人源头活
2007年9月,由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牵头,“作文大革命”实验班成立。几位专家在认真细读实验前的学生作文后,发现这些作文没有个人见解,人云亦云,思想“正确”,语言乏味,平铺直叙。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不无痛心地指出:“在种种日常化、考试化的压迫、利益诱导和强化训练过程中,孩子们已经自觉地、熟练地掌握了所有说谎、伪饰、顺应时势的本领,个人的独特性消失了,想象力消失了,生命的独特经验变得毫无意义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而不被统一的标准化答案束缚。这种教学理念的推广,宛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使师生都有了挣脱“紧箍咒”的感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尊重,课堂开始富有朝气,学生因此不乏独到见解,教师可以轻松处理教学生成,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一些现象也不容回避: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高低差异,必定有一部分学
当前高中生怕写作文的不少,他们一听到写作文就感到有一股压力,觉得是老师“要我写”,我是“奉命作文”。学生写作文常觉无话可写,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苦差为乐事呢?高中生已经走过了一段人生旅程,也阅读了不少书刊,受到教师的教诲与社会影响也很多。按理说,他们的头脑中已储存了比较丰富的信息,主体精神世界中的心理事实也是丰厚的。写作文没有话说是不应该作为主要问题而存在的,但写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建构的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而在“阅读与鉴赏”的12个子目标中,强调的又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真正做到“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就必须讲策略有方法。因为“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并不等于“放鸭子”,“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也不应当“放空炮”。唯有在合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