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研究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r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肩负着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教育优势对学生加强引导,搭建网络学习平台,积极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基于网络时代背景,探讨了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同时也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要求他们不仅积极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风,同时还承担着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提升网络素养,积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渠道,让当代大学生能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的理想抱负,从而为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
  一、网络时代给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以往的高校教育教学系统中,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大多采取班会或面谈的形式,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双重限制。另外,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即使思想倾向出现了问题,也不会及时向老师反映,沟通存在局限。但是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以匿名的形式收取学生的信息,打破了沟通的限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日常的思想动态、生活现状及兴趣爱好,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
  (二)拓宽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转移了阵地和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真正实现了与学生之间开放且平等的交流,建立了相对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在网络上学生还可以以匿名或者是半匿名的形式向辅导员倾诉烦恼,促使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感情联络更加便捷,尤其是随着社交媒介的不断更新,辅导员可以随时利用这些媒介和学生进行无差别沟通。
  (三)对高校辅导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求更高
  当前,在網络环境下,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未起到明显的效果,归根结底是辅导员没有形成信息化的思维,而且计算机网络以及一系列高科技软件的操作能力也不强。部分辅导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简单的说教,将学生聚集起来灌输正能量思想,并引入社会热点话题为学生敲响警钟即可。但是,他们却忽视了网络传播的特征和规律,没有及时参与网络媒体操作的相关培训,也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导致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和方法不合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策略
  (一)强化网络意识,提升网络素养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升级,各类信息平台不断涌现,大学生的交流媒介和沟通渠道也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网络海量的信息也使得大学生的选择力和判断力日益降低。再加上大学生本身好奇心较重,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诱惑,容易导致价值观扭曲。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提升网络素养,经常利用多元化平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此同时,辅导员也应主动承担大学生群体当中的舆论领袖的角色,一方面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使学生能够坚定政治立场,客观地看待社会上的一些负面事件,对一系列恶劣、错误的信息进行抵制和甄别。另一方面要防止大学生成为一系列谣言或不良信息的发布者或传播者,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相关网络管理部门和信息发布人员联络,以防止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造成恶劣影响。
  (二)深入到学生内部,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主动熟悉并学习当代大学生所喜欢使用的网络社交工具,主动加入他们的社交群组,同时还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一旦发现有学生发布恶意的、具有谣言性质的朋友圈等,要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针对不同的问题,科学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一些心理较为脆弱而且内向自卑的学生,他们在网络中发布的动态少。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辅导员可以积极与这类学生进行谈心,包括日常的兴趣交流以及热点分析等,让这些内向的学生敞开心扉,主动接纳辅导员对自己的关心,参与到校园社团或社会组织当中。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缓解他们的人际、学业、经济、感情等压力,使他们的心理焦虑情况得到减缓。一旦发现学生有思想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其联络,以视频或语音的形式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充分调动其他协助班级事务管理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做好必要的辅助工作。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促使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要意识到,无论是方式方法的选择还是内容的输出,都要符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使其能够虚心接受。这要求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将主题班会、面对面交流等线下模式与网络热门事件剖析等线上形式结合起来,带给学生一系列反思和引导,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应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参与校园艺术节等形式,夯实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积极学习、努力上进的品格。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深入敬老院、孤儿院或者是其他社区组织开展的多样化社会服务,强化学生的奉献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各行各业的辛苦,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作风,提升思想素质。
  三、结语
  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依托互联网的优势,一方面强化网络意识,提升网络素养,另一方面深入到学生内部,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同时,要促进线上线下相结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多元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端正学习态度、转变生活作风,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剑金.浅谈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国际公关,2020(11):73-74.
  [2]张钦尧.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682(24):46-47.
  [3]张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探讨[J].智库时代,2019,207(39):92-93.
  [4]郭晗昕.“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18(11):242-243.
  [5]陈阳.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决策探索(下),2020(08):53-54.
  [6]杨凯,莫生叶.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9(06):43-44.
  (作者单位: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要想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需要重塑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角色,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增进高职学生在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实践教育中的学习获得感,达成“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本文围绕专业教师角色重塑,从坚定为国育才理念、推进教学相长落地、加强教学模式优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教师角色重塑  习近平总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这意味着我国从过去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到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作用;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
【摘要】新媒體技术的兴起、发展正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为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体制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方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内容同质化与创新能力不足、参与主体多元化与去中心化、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以及专业人才的匮乏等实际难题,高校只有从指导思想、内容建设、机制完善和参与主体等方面入手,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从而切实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综
【摘要】对理工类新生开展思政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其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但是目前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育人模式,无法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为此高校辅导员可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导向,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完善,充分发挥“管”和“教”的双重优势,促使思政教育质量得到稳定提升,以满足学生、时代、国家发展的三方诉求。  【关键词】“三全育
【摘要】思政教育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对于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具有强大的指引、保证和开发功能。体育学院作为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主要载体,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基于这种背景,本文总结了体育学院学生的特点,分析了体育学院学生思政教育的问题,探究了体育学院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学院学生;思政教育;方法  人才培养是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与基础人才战略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倡导者。高职院校辅导员应紧跟时代的脚步,认真落实国家要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树立创新育人理念,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保障。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初心与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新时代中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互联网技术与多个领域实现融合和发展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成本降低,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意识形态上产生偏差,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对自身成长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要发挥好在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
【摘要】《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三条合理吸收司法经验,对《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作出重大修改。为厘清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排除条款的法律效力,应对《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三条进行解释,并以此为基础提供解决实践争议的理论支撑,将委托合同区分为有偿委托合同与无偿委托合同,针对两种不同类型委托合同的本质分析司法实践中任意解除权排除条款的效力。  【关键词】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民法典》;适用  一、问题的提出  在
【摘要】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效果不显著等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与高校德育工作结合,可以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本文在分析两者融合的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策略。  【關键词】高校;德育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时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