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教学趣味性提升对策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ing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高校田径教学趣味性为研究内容,从构建田径游戏、模拟联赛、组建俱乐部三方面提出了趣味性提升的对策。研究认为应继承和改革传统田径游戏,从理念到实践中形成校本田径游戏;模拟联赛制度,形成阶段比赛、角色扮演等内容,从系统赛制中学习田径知识;试验课堂俱乐部化,从联赛以及课外拓展方面提高田径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趣味性。
  关键字:高校;田径教学;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73-02
  一、前言
  当前,学校田径课程过分突出技术与成绩的作用,教学采用单一、重复的形式,技术难度大,缺乏应有的趣味性,使学生感觉教学处于枯燥、厌烦、反感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田径教学背离了这项运动本身的娱乐性与健身性。[1]这就降低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阻碍课程的实施效果。
  我们要坚持从田径运动的趣味性出发,发展走、跑、跳、投的趣味练习方法,创编田径诱导性练习操。[2]适当变换田径的授课内容和方式,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田径课,可增加田径课的趣味性,同样能提高学生对田径的兴趣。[3]同时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及学生情况,设计符合院校自身的校本田径课程,提高田径教学的趣味性。
  二、高校田径教学趣味性提高策略
  1.设计田径游戏内容,继承和创新现有游戏。田径类的游戏内容自人类学会直立行走就已经出现,伴随人类心理和生理需要,其形式也逐步积淀下来,形成的一些传统的游戏方式,例如追逐类游戏等。这些传统的田径游戏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趣味性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大学生对精神层面的文化娱乐需求日益增长,传统趣味性的田径教学显得有些无力。因此,高校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理念,掌握田径教学新技术、新器材的使用;另一方面要善于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体育设施、学生素质、学生兴趣,以及教学课程目的出发,设计可操作、易接受、能娱乐的田径类游戏。既可以把课堂作为一种实践,也可以将课堂作为一种互动游戏锻炼。而传统体育类游戏也是教师创编游戏的重要起点。同时强调教师要融入到游戏中,与学生形成一个团体,以此激发学生娱乐化的天性。
  2.制定联赛制度,激发学生积极性。进行比赛是激发学生趣味性,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当前田径教学中也有存在以比赛为模式的形式,但存在比赛模式临时化、短暂化、缺乏系统性的特点。应该根据大型竞技比赛的组织形式以及田径教学的实际情况,把一学期中热门化的田径项目作为比赛项目,设定一学期作为一个赛季,并设定季前赛、季后赛等几个连续部分,并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裁判、组织者、志愿者等组织,为整个比赛服务。同时根据每个阶段的学生身体状况以及比赛需求,制定不同的训练形式,设定比赛目标,激励学生拿下总冠军以及最佳运动员等荣誉称号。具体模式为:①赛前分组→②季前赛→③赛后集训→④决赛及表彰。赛前分组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进行第一次课的摸底测验。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田径项目运动能力,并保证分组的公平性,首先对学生进行速度、力量、耐力、弹跳等身体素质的测验,并按学生水平分为成几组能力均衡的组别,并为每组制定队名、口号,今后的学习和训练都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每个组的训练计划,并进行技术的指导。强调学生自我探索技术、分析技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担任教练员,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此达到满足娱乐本性需求。季前赛过程中,每个学生既要担任运动员也要作为观众。比赛项目以学生选择项目为主,并根据联赛制度要求,把比赛娱乐化本性体现出来,根据比赛的氛围、激烈程度播放适当的音乐、组建拉拉队、进行模拟NBA等形式的激励性现场解说。同时对学生担当的裁判员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对田径裁判知识的学习。通过比赛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运动员、观众、裁判、讲演等不同层次对田径有一个充分的、热情的拥抱,体验田径带来的刺激。同时比赛中要强调对学生意志品质、道德风尚、职业素质、团结协作等精神的要求,并根据比赛情况适当决定比赛的规模和次数。赛后集训是通过比赛,检验学生对田径各个方面掌握的程度,同时使学生明白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通过比赛的名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提高身体素质的愿望。根据这种心理需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别进行针对化的指导,从技术到身体素质、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师讲到学生学、从单一讲解到互动交流,充分把握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同时要特别注意根据学生兴趣调整教学的时间、次数,达到一个教学最优化。决赛及表彰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阶段。决赛是一场模拟化的专业化田径联赛,要事前组织好比赛裁判以及比赛规程。将比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既体现团体竞争又把握学生个性的展现,对最后获得优异名次的学生要进行表彰,对进步大、进步快,以及新人等学生也要适当进行表彰,做到人人能够获得激励、人人能够在娱乐中掌握田径知识。
  3.组建田径俱乐部,提高田径项目的影响力。当前,部分高校在课外体育互动方面采用了组建俱乐部的形式,以此调动学生在课外体育互动的积极性。这种课外体育锻炼对课堂体育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根据田径课程自身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娱乐性为目的,同样可以组建俱乐部,使课堂教学俱乐部化,提高田径项目在学校的影响力。俱乐部应把握学生兴趣和能力培养。以增加学生体育意识,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诱导学生力行去体验田径。俱乐部的活动组织既要注重学生现在的身体锻炼,也要关注学生将来的身体发展,达到既满足学生当前身心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大学生终身发展需求。俱乐部组织形式可以模仿课外俱乐部形式,但组织规章、活动形式、教练员等方面要细化,俱乐部的活动内容就是课堂教学的转化,所以活动内容上要突出娱乐性、竞技性。一方面以联赛模式为基础,形成不同俱乐部的田径队进行交流比赛,以此激发学生俱乐部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以观摩比赛为基础,通过影视、讲座等形式,拓宽学生对田径知识的实际运用与把握。最后俱乐部要建立成员活动量化表,形成动态图,以此对学生进行最后期末考核。
  高校田径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改革的过程,因此教师身在一线教学是推动教学趣味性改革的主要担当者。教师应把握田径教学的最新动态,结合趣味性构建的相关知识,设计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形成一套适合本校的田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文普,王丙震.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开发[J].体育学刊,2003,(5):33-36.
  [2]冯晓劲.对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教学现状的思考及改革设想[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0-41.
  [3]周红萍.田径娱乐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效果比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110-112.
  作者简介:胡孝海(197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本科。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分析当前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数量指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建立合理数量指标的建议.
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永州市祁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45例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一、背景及差异 为了全面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入改革开放的需要,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新准
创新是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创新对各行各业永远都是不过时的主旋律,创新不止,发展无前。长期以后,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间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企业如何在这样复杂的一个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管理者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府或者国家面临的头等大事。在这
目的:分析胃肠穿孔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广东省乐昌市廊田镇卫生院38例胃肠穿孔术后早期发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诊断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