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污水污泥主要是我国城市与乡村的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通常来说污水污泥中往往存在超标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问题,因此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高效的处理则很有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二次污染。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生物发酵技术的不断提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对生物发酵技术进行简析入手,对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生物发酵技术
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始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的进行则离不开生物发酵技术的有效支持,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环保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生物发酵技术简析
生物发酵技术是一项一项系统性的技术,这主要体现在技术必要性、技术优越性、具体技术流程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生物发酵技术进行了分析。
1.技术必要性
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有着其自身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长, 伴随而来的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脱水污泥又成为新的环境问题, 因此城市生活污水污泥资源化己成为新的环境研究热点。在众多污泥资源化方法中, 污泥好氧发酵法因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污泥稳定化、无害化程度高、操作方便以及发酵成品可进行农业应用等优点, 引起了各方的重视而成为污泥资源化的主要研究方向。
2.技术优越性
生物发酵技术作为一项污水污泥处理技术也有着自身的较强优越性。分析问题污泥的处理方式有很多, 传统的方法多为填埋焚烧等, 不是对环境造成污染就是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微生物发酵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对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并在发酵过程中消除臭味, 杀死病原茵和寄生虫卵; 降解大多数毒性有机物; 固化和钝化重金属; 改善物理性状; 减小体积; 降低含水率(可低于40%), 发酵后污泥产品可作为商品出售,例如在英国、荷兰等农业技术较为发达、环保意识较好的西方国家,农民往往会将处理后的污泥来用于农田。而这一技术在我国也开始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既我国现今已经开始将污水处理厂污泥用于土地填埋和城市绿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将污泥作基质与此同时将其制作复合肥用于农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3.具体技术流程
具体技术流程对于生物发酵技术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通常来说在实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筛选来得到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与高效除臭菌, 挑选出适合进行污泥好氧发酵的菌种。通过小试实验, 首先研究了培养基的配比, 确定最适的发酵培养基组成, 确定最适的接种菌剂, 选取合适的营养源。污泥成分分析污泥含水率的测定(重量法测定)有机质的测定、总氮的测定、总磷的测定、总钾的测定来对其结果进行精确的判断。
二、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
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包括了诸多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了菌种产纤维素酶情况分析、判断菌种除臭效果、合理确定培养基、处理效果分析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进行了分析。
1.菌种产纤维素酶情况分析
菌种产纤维素酶情况分析是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生物发酵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在菌种产纤维素酶情况分析的过中工作人员应当深孔(入)的理解到发酵物料中纤维素占有机质的绝大部分, 因此这意味着这一研究的进行力提升菌种的纤维素降解能力是极为必要的。除此之外,在菌种产纤维素酶情况分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依靠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然后 再渗入细胞。另外,在菌种产纤维素酶情况分析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考察目标菌种是否产生纤维素酶及其所产纤维素酶属于胞外酶还是胞内酶,工作人员可以合理的采用超声波破碎法破碎细胞壁,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应用水平的持续提升。
2.判断菌种除臭效果
判断菌种除臭效果对于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生物发酵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判断菌种除臭效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深孔的理解到生活污泥中的臭味主要来源于含硫有机质降解产生的H2S以及含氮有机质产生的NH3。除此之外,在判断菌种除臭效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针对鸡蛋中含有含硫化合物腐败后能产生 H2S, 人尿中含有含氮有机物———尿素分解后会产生 NH3 , 的特性来更好地制定除臭的方针。另外,在判断菌种除臭效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验选取臭鸡蛋稀释溶液和人尿为液体培养基将几种菌种按培养基体积的10%接入其中, 摇床30℃培养3 天,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应用效率的持续提升。
3.合理确定培养基
合理确定培养基是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生物发酵技术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合理确定培养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选择最适培养基的确定碳氮比、有机质含量。除此之外,在合理确定培养基的过程中含水率、分散度也都是影响好氧污泥发酵进行的条件。另外,在合理确定培养基的过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确保有机质含量保持在2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当有机质含量低于20%时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到微生物活性,即通过合理的确定培养基来在此基础上促进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生物发酵技术应用可靠性性的不断进步。
4.处理效果分析
处理效果分析是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生物发酵技术应用的重中之重。在处理效果分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通过合理的研究来更好地得到合适的发酵培养基条件。除此之外,在处理效果分析的过程中工作过人员应当注重选择只添加稻草作为污泥配料。另外,在处理效果分析的过程中工作过人员应当注重以以稻草、菌渣作为辅料向污泥中添加并对污泥与辅料的混合比例进行合理的判断。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北京市排水集团年处理10万吨污泥的大兴污泥消纳场和山西省太原市排水集团的沃土制肥公司以及河北省唐山市西郊二厂污泥无害化工程等污水污泥处理企业中都得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生物发酵技术应用精确性的日益进步。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环保工作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污水污泥处理效率的快速提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为了有效的提升我国的污泥产生和处理处置状况,在今后应当注重采取的污水污泥处理措施应当包括了:首先污水处理厂应当重视污泥处理和处置并且加强污泥管理力度,与此同时国家和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速建立和完善污泥处理处置的相关法规,最终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出发促进我国污水污泥处理整體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潘美英. 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好氧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 2006.
[2] 白海梅. 上海市程桥污水厂污泥好氧发酵工程. 中国给水排水.2004, Vol.20:71- 73.
[3] 杨亚静. 污水处理厂污泥酸性发酵实现挥发酸产量最大化实验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6.
[4] 马玉林, 林玉娣. 无锡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发酵无害化处理的卫生学评价. 医学动物防治. 2001 年9 月第17 卷9 期:477- 478.
[5]俞炎军;马晋;刘祺.生物发酵在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0-20
[6]张永涛.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的腐熟度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06-01
关键词: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生物发酵技术
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始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的进行则离不开生物发酵技术的有效支持,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环保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生物发酵技术简析
生物发酵技术是一项一项系统性的技术,这主要体现在技术必要性、技术优越性、具体技术流程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生物发酵技术进行了分析。
1.技术必要性
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有着其自身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长, 伴随而来的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脱水污泥又成为新的环境问题, 因此城市生活污水污泥资源化己成为新的环境研究热点。在众多污泥资源化方法中, 污泥好氧发酵法因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污泥稳定化、无害化程度高、操作方便以及发酵成品可进行农业应用等优点, 引起了各方的重视而成为污泥资源化的主要研究方向。
2.技术优越性
生物发酵技术作为一项污水污泥处理技术也有着自身的较强优越性。分析问题污泥的处理方式有很多, 传统的方法多为填埋焚烧等, 不是对环境造成污染就是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微生物发酵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对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并在发酵过程中消除臭味, 杀死病原茵和寄生虫卵; 降解大多数毒性有机物; 固化和钝化重金属; 改善物理性状; 减小体积; 降低含水率(可低于40%), 发酵后污泥产品可作为商品出售,例如在英国、荷兰等农业技术较为发达、环保意识较好的西方国家,农民往往会将处理后的污泥来用于农田。而这一技术在我国也开始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既我国现今已经开始将污水处理厂污泥用于土地填埋和城市绿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将污泥作基质与此同时将其制作复合肥用于农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3.具体技术流程
具体技术流程对于生物发酵技术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通常来说在实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筛选来得到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与高效除臭菌, 挑选出适合进行污泥好氧发酵的菌种。通过小试实验, 首先研究了培养基的配比, 确定最适的发酵培养基组成, 确定最适的接种菌剂, 选取合适的营养源。污泥成分分析污泥含水率的测定(重量法测定)有机质的测定、总氮的测定、总磷的测定、总钾的测定来对其结果进行精确的判断。
二、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
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包括了诸多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了菌种产纤维素酶情况分析、判断菌种除臭效果、合理确定培养基、处理效果分析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进行了分析。
1.菌种产纤维素酶情况分析
菌种产纤维素酶情况分析是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生物发酵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在菌种产纤维素酶情况分析的过中工作人员应当深孔(入)的理解到发酵物料中纤维素占有机质的绝大部分, 因此这意味着这一研究的进行力提升菌种的纤维素降解能力是极为必要的。除此之外,在菌种产纤维素酶情况分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依靠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然后 再渗入细胞。另外,在菌种产纤维素酶情况分析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考察目标菌种是否产生纤维素酶及其所产纤维素酶属于胞外酶还是胞内酶,工作人员可以合理的采用超声波破碎法破碎细胞壁,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应用水平的持续提升。
2.判断菌种除臭效果
判断菌种除臭效果对于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生物发酵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判断菌种除臭效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深孔的理解到生活污泥中的臭味主要来源于含硫有机质降解产生的H2S以及含氮有机质产生的NH3。除此之外,在判断菌种除臭效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针对鸡蛋中含有含硫化合物腐败后能产生 H2S, 人尿中含有含氮有机物———尿素分解后会产生 NH3 , 的特性来更好地制定除臭的方针。另外,在判断菌种除臭效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验选取臭鸡蛋稀释溶液和人尿为液体培养基将几种菌种按培养基体积的10%接入其中, 摇床30℃培养3 天,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应用效率的持续提升。
3.合理确定培养基
合理确定培养基是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生物发酵技术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合理确定培养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选择最适培养基的确定碳氮比、有机质含量。除此之外,在合理确定培养基的过程中含水率、分散度也都是影响好氧污泥发酵进行的条件。另外,在合理确定培养基的过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确保有机质含量保持在2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当有机质含量低于20%时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到微生物活性,即通过合理的确定培养基来在此基础上促进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生物发酵技术应用可靠性性的不断进步。
4.处理效果分析
处理效果分析是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生物发酵技术应用的重中之重。在处理效果分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通过合理的研究来更好地得到合适的发酵培养基条件。除此之外,在处理效果分析的过程中工作过人员应当注重选择只添加稻草作为污泥配料。另外,在处理效果分析的过程中工作过人员应当注重以以稻草、菌渣作为辅料向污泥中添加并对污泥与辅料的混合比例进行合理的判断。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北京市排水集团年处理10万吨污泥的大兴污泥消纳场和山西省太原市排水集团的沃土制肥公司以及河北省唐山市西郊二厂污泥无害化工程等污水污泥处理企业中都得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生物发酵技术应用精确性的日益进步。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环保工作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污水污泥处理效率的快速提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生物发酵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为了有效的提升我国的污泥产生和处理处置状况,在今后应当注重采取的污水污泥处理措施应当包括了:首先污水处理厂应当重视污泥处理和处置并且加强污泥管理力度,与此同时国家和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速建立和完善污泥处理处置的相关法规,最终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出发促进我国污水污泥处理整體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潘美英. 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好氧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 2006.
[2] 白海梅. 上海市程桥污水厂污泥好氧发酵工程. 中国给水排水.2004, Vol.20:71- 73.
[3] 杨亚静. 污水处理厂污泥酸性发酵实现挥发酸产量最大化实验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6.
[4] 马玉林, 林玉娣. 无锡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发酵无害化处理的卫生学评价. 医学动物防治. 2001 年9 月第17 卷9 期:477- 478.
[5]俞炎军;马晋;刘祺.生物发酵在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0-20
[6]张永涛.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的腐熟度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