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kfxn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怎样优化初中的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利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更大面积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更好的运用外语能力,成了每一个英语教师都要探讨的重要难题。初中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并结合了交际活动的对话材料,通过一些交际活动,把语法教学更好的融于技能的训练之中。针对这一个特点,结合初中的英语教学实践,开展运用“问答”的技能训练,有效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一、思想上的若干共识
  (一)搞好问答训练是加强英语知识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何加强英语的基础知识教学,成为英语教研活动中被广泛讨论的一个重大话题。随着新教材的普遍使用,教师仔细的考察并研究了实际的教学过程,一致认识到抓好师生在课堂上的问答,成为上课成功的关键之一,也是使学生们能牢固的掌握并运用好基础知识的方法之一。每一个英语单词、词组以及句型,只有经过对它们的反复见面、反复使用,才能更好的巩固,进而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使用和见面相比,层次又会更高一点,效果也能够更好一点。大量的英语基础知识被依附在了师生问答这一形式上,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活跃,学生们学得更主动、也更实际。
  (二)抓好“问答”是培养英语语言能力的又一条有效途径 老师们经过教学提炼的发问后,声音传到了学生们的耳朵里,经过耳膜的这一震动作用,通过听觉神经传到了大脑的语言听觉区,促使学生们对语言进行了辨别、比较和判断。经常的接受这一训练,学生们的听觉灵敏了,听力也相应的随之提高了。经过精心设计的师生问答这一环节,可以及时的纠正学生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一些毛病,也可以不断的帮助学生们去克服在掌握和运用英语词汇时所遇到的问题。更加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学生们进入到课文内容中,感受并融入情景,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们达成英语语言能力的标准,迅速的提高英语的语言能力。
  (三)抓好“问答”是发展学生们的智力、陶冶语言情操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学理论已经告诉了我们,你问我答是一种视觉、听觉以及运动觉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的形式,并通过中枢神经以及多渠道信息反馈协调的一种活动。教学实践深刻表明,具有较高训练标准的问答活动是一种密集型的智力活动,它能充分的反映智力上的敏锐性、精细性、清晰性以及丰富性。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问答过程,左半脑球是分管词的连续,右半脑球是分管声调的变化。这种训练力度较强的一问一答,有利于开发大脑的潜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另外,英语语言是一种非常美的语言,语言中的节奏美、韵律美,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学生问答的形式促使学生们去感受和品味,确实能够陶冶学生们的语言的情操,进而演变为学生们学好英语的一种动力。
  二、实践上的若干做法
  (一)要认真备课
  师生在课堂上问答,是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同样会涉及到怎样备好课的问题。譬如:问答目的是否明确,问答内容是否是正确、恰当,问答方法是否得当,问答对象的选择是否合适,问答过程中如何组织等问题,都要方方面面进行周密的思考。还要十分注意:(1)针对性强;(2)时间紧凑;(3)只许成功。针对性强和时间紧凑是“问答”教学成功的两个重要的标准
  (二)要正确的选择“问答”的时机
  “问答”时机一般是有三种:课首、课中与课末。课首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它能有效地牵制学生们的注意力,立即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课首“问答”的内容有复习旧课和导入新课的作用。讲课中需要教师们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这是教师们教学机智的具体体现。课中时机是在多数的场合都具有一种突发性,起到随时集中学生们听课注意力的作用,它可以使走神的学生们意识到并没有逃脱教师注意,是老师给了自己面子,正在暗示并期待他的回答。课末也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们听课后的精神疲乏感,促使学生们持续兴奋,充实45分钟的课堂时间。课末“回答”的内容都是起到巩固授课内容的性质,有画龙点晴、捉漏补缺、强化要点的作用。
  (三)要在“内化”上面下功夫
  “内化”就是学生们将要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具体的“内化”措施之一: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或者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一些想法对教师认定的答案稍加变动并表达出来。“内化”的措施之二:多结合训练,摸一摸具体的东西,演一演过程,画画图画,进行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问答训练。“内化”的措施之三,把英语的问答教学形式纳入到培养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整体工程之中,引导学生们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和言之有序。
  (四)要面向全体学生
  “问答”总的原则面要广一些,要尽可能的调动全体同学们的积极性。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的处理两大类学生。一类是表达有极好的天赋,并善于表达的学生,一般对教师们对“问答”的积极性很高。对这类的学生,老师们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要敢于突破常规、立新法则,用较高的难度、较高质量的“问答”来训练,促使其迅速的成长。要背着全体的学生夸奖他们的才华,还要提醒他们不要因此骄傲起来,要与同学们取长补短,共同的进步。必要时还可在课后开小灶,大力得培养他们的每一个特长。另一类是那些不善于表达的、性格内向的学生们。其中也不乏有些因为生理上缺陷而相当自卑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该给予精心的照顾。例如,可以在课前预先的向他们泄漏“问答”的内容,或者预先的教会他们回答一两个问题,再在课堂上点名问答。他们回答成功以后,老师们要表扬,甚至是要鼓掌。对这些学生,千万不能讽刺与打击,抑制他们的思想的表达。
  总 结:
  提问是中学英语课堂上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学生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符合教学的规律,这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对学生们的回答应该给予正面的肯定,否定时应该给出正确的答案,以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学无止境、教无定法,通过提问,相信每一位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立涛.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5).
  【2】辛非.英语教学策略论 [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06).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中学的教师煞费苦心的教学付出却收不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厌学情绪日渐突出;厌学人数随年级增高而递增。而本人在一次送课下乡的过程中更是体会到农村的英语教育的艰难,故而沉下心来仔细分析原因并找出些许办法,希望为农村的英语教育尽点微薄之力。  关键词:农村英语低下;厌学情绪;变厌学为乐学  近年来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常常出现一种令人费解的怪圈现象:教师煞费苦心的教学付出却收不到令人满意的
梁漱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现代新儒学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着“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1966年,“文化大革命”浪潮席卷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英语语言被采纳为中国学生的一门学科,已经超过二十年。仅最近十年,英语教材就经过了数次的改版改编,其最根本的出发点都是旨在让中小学的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语法原则,句式结构并且能够在交际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学习中,教材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无异土壤对于花果,能否果实丰硕,花朵鲜妍,很大程度取决于土壤是否营养充足。笔者经历了三个版本的教材。2000年使用译林版教材,2003年使用人教社版教材,2006年接触牛津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艺术包括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情感,课堂板书,课堂提问及作业布置与讲评等方面创造性的处理与发挥。提问是英语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控课堂教学。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使教学有声有色,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课堂问题设计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课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而且
通过向大脑植入芯片,瘫痪在床的脑卒中病人就可以指挥机器手臂完成基本的动作。有了这个助手,那些无法控制四肢的人能够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活动自如,他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
摘要: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要求下,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扫除以往“一言堂,单向注入” 式教学模式,从“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出发,构建互动式英语教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激励学生继续思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动构建者,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课程互动、学生与环境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每一个高中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生;师生互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完形填空”是高考英语试卷中客观性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考题型,也是考生感到困难、得分率较低的一种综合性题型。它选材广泛,涉及日常生活、文史知识、社会热点、政治经济、人物、社会等,文章的体裁主要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考点主要集中在词语搭配、惯用法、句法及通过语境的暗示选择最佳答案。近几年高考完形填空材料在句子上突出了对行文逻辑及理解能力方面的考查,在选材上主要表现为长句、复合句增多,句子结构复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初中英语课堂更注重效率的提高,更注重对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教育背景之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予了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中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往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师生之间很少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