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目标是培养兼具较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偏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社会对于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规模随之扩大,招生数量越来越大,接近一种饱和的状态,为追求量的达标,各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素质有所下降,所以建立健全教育教学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教师及社会企业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结合案例提出相对应的具体措施,以解决院校教育教学方面的燃眉之急,这也必须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体系建设
Abstract:The teaching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with hig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and more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In recent years,the deman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alents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Therefore,the scal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expanded,the number of enrollment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close to a saturated state,for the pursuit of the amount of standards,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have declined,so establish a sou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ecurity system is imperative Row.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construct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ers and social enterprises,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crete measur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urgen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ausing the education managers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Key words: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education;and teaching quality;system construction
一、高水平的師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本,是办学的主体。学院是否拥有强有力的师资团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合理与否,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占据很大比重。建立一支稳定,合理,高效特色的师资队伍以适应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如今,高职院校所吸纳的教师资源普遍是拥有高学历的毕业生,过于单一化,久而久之,过于制度化的教育模式会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因此院校更多以“双师型”人才为招聘教师的要求,例如来自企业的校外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相比校内专业教师有较为丰富的管理和实践操作能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力量,这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2.建立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为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长远发展,学校要针对教育模式中普遍出现的不足以及教师团队建设中的问题,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高品质高效率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是关键。一来可以为吸引和稳定人才提供制度保障,二来可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未来发展空间。例如,对在职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安排教师到合作的企业参加实践工作,以达到培养“双师型”人才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
1.注重学科教研室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科研水平
学科教研室在学校教学组织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整个系统中的基本组织细胞,因此它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在学科建设上务必不要吝惜资本,如,部分电子设备落后已经让课堂内容变得陈旧乏味,更谈不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体系的建设。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建立稳定扎实的师资团队,这样不仅让有利于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素养,还使学科教研室的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了保障,更能提升教育教学的时效性,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师资队伍的优势,适时进行科学探讨及深究,以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思维为自己树立合理的教学观念。因此各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自身状况尽力提供相关专业所需的科研条件,要建立学科科研室,开展各类科研活动,鼓励教师申请相关种类的科研项目,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院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相关专业的校外交流活动或会议,或进行进修,学习并掌握有效技能和信息。
2.注重教师的以老代新,实行“教学导师”制度 各大院校对教师的工作安排要合理,尤其是新老教师岗位配合和相关交接事宜。我们可以实行“教学导师”制度,让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带领新教师适应教学环境,适应教学工作,这种一对一的指导对二者来说都是更为直接高效的相互学习行为,在此制度的引导之下,院校相关部门可以在新教师实习期间为其安排一定量的指标(如听课量),老教师作为师父要为新教师提出相应要求,交流教学经验,指导他们参与日常的课堂教学。具体指导教学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因为学生学习内容会因时而变,因此学校的教学方法不具有唯一性,仅提高新教师自己相关的教学能力是不够的,同时要有新鲜的教育理论和革新的教育方法来规范和指导其行为。
3.注重教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院校可通过鼓励支持教师进修的方式来强化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进修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学历进修、教育行政能力进修以及教学业务水平进修等。现在各高等职校大多是青年教师群体,无论对自身展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个群体相对来说都具备较大发展空间这项优势,这也是促进“双师型”教师团队顺利成立的必要前提。“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当成熟的實践操作经验,所以教师进修是是专业的需要、未来专业人才的储备、更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院校必须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进修更广泛的学科专业,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保驾护航,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系统,锻炼自己实践操作能力。
4.注重校企合作,加强学院与企业间联系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校企合作已成为当下大多高等职业院校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采用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我们知道教育教学质保体系的建设过程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各种角色努力的融合,所以学校注重院校和企业间的联系,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同时可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员工培训教师熟悉具体生产工作流程、工艺、规律等等,从而增强教师自身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校企合作的平台可以拉近二者距离,有利于建立长效校企合作机制,共同研发推广新产品,校方也能适时更新合作形式,探索建立职业教育链融入产业链的有效途径,对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校内外实践教学相互补充
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践教学。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也是每个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选择。那么校内教学内容与社会职业要求相适应,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培训平台才能得以实现。因为单凭学校有限的教学条件,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阻力大于动力,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学校与相关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有一定的必要性,此合作关系一旦成立,既可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又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长此以往,一定可以实现校企双赢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实践教学的互相补充,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铺垫。
2.逐步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发展能力,更加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3.校企强强联合,采用科学化管理模式,统筹兼顾,为教师团队提供最佳教学平台和实训基地,以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志宏.建立与新时期质量观相适应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2-10-17.
[3]为教.高校“质量生命线”难以落实的深层原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8(19).
[4]王建平,刘庆华,常从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
[5]侯松,宋卉.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实施策略与路径——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6]王莉红,王聚贤.中国高等教育版图重构背景下,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5,(12).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体系建设
Abstract:The teaching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with hig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and more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In recent years,the deman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alents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Therefore,the scal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expanded,the number of enrollment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close to a saturated state,for the pursuit of the amount of standards,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have declined,so establish a sou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ecurity system is imperative Row.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construct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ers and social enterprises,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crete measur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urgen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ausing the education managers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Key words: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education;and teaching quality;system construction
一、高水平的師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本,是办学的主体。学院是否拥有强有力的师资团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合理与否,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占据很大比重。建立一支稳定,合理,高效特色的师资队伍以适应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如今,高职院校所吸纳的教师资源普遍是拥有高学历的毕业生,过于单一化,久而久之,过于制度化的教育模式会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因此院校更多以“双师型”人才为招聘教师的要求,例如来自企业的校外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相比校内专业教师有较为丰富的管理和实践操作能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力量,这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2.建立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为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长远发展,学校要针对教育模式中普遍出现的不足以及教师团队建设中的问题,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高品质高效率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是关键。一来可以为吸引和稳定人才提供制度保障,二来可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未来发展空间。例如,对在职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安排教师到合作的企业参加实践工作,以达到培养“双师型”人才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
1.注重学科教研室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科研水平
学科教研室在学校教学组织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是整个系统中的基本组织细胞,因此它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在学科建设上务必不要吝惜资本,如,部分电子设备落后已经让课堂内容变得陈旧乏味,更谈不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体系的建设。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建立稳定扎实的师资团队,这样不仅让有利于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素养,还使学科教研室的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了保障,更能提升教育教学的时效性,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师资队伍的优势,适时进行科学探讨及深究,以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思维为自己树立合理的教学观念。因此各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自身状况尽力提供相关专业所需的科研条件,要建立学科科研室,开展各类科研活动,鼓励教师申请相关种类的科研项目,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院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相关专业的校外交流活动或会议,或进行进修,学习并掌握有效技能和信息。
2.注重教师的以老代新,实行“教学导师”制度 各大院校对教师的工作安排要合理,尤其是新老教师岗位配合和相关交接事宜。我们可以实行“教学导师”制度,让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带领新教师适应教学环境,适应教学工作,这种一对一的指导对二者来说都是更为直接高效的相互学习行为,在此制度的引导之下,院校相关部门可以在新教师实习期间为其安排一定量的指标(如听课量),老教师作为师父要为新教师提出相应要求,交流教学经验,指导他们参与日常的课堂教学。具体指导教学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因为学生学习内容会因时而变,因此学校的教学方法不具有唯一性,仅提高新教师自己相关的教学能力是不够的,同时要有新鲜的教育理论和革新的教育方法来规范和指导其行为。
3.注重教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院校可通过鼓励支持教师进修的方式来强化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进修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学历进修、教育行政能力进修以及教学业务水平进修等。现在各高等职校大多是青年教师群体,无论对自身展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个群体相对来说都具备较大发展空间这项优势,这也是促进“双师型”教师团队顺利成立的必要前提。“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当成熟的實践操作经验,所以教师进修是是专业的需要、未来专业人才的储备、更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院校必须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进修更广泛的学科专业,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保驾护航,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系统,锻炼自己实践操作能力。
4.注重校企合作,加强学院与企业间联系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校企合作已成为当下大多高等职业院校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采用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我们知道教育教学质保体系的建设过程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各种角色努力的融合,所以学校注重院校和企业间的联系,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同时可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员工培训教师熟悉具体生产工作流程、工艺、规律等等,从而增强教师自身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校企合作的平台可以拉近二者距离,有利于建立长效校企合作机制,共同研发推广新产品,校方也能适时更新合作形式,探索建立职业教育链融入产业链的有效途径,对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校内外实践教学相互补充
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践教学。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也是每个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选择。那么校内教学内容与社会职业要求相适应,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培训平台才能得以实现。因为单凭学校有限的教学条件,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阻力大于动力,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学校与相关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有一定的必要性,此合作关系一旦成立,既可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又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长此以往,一定可以实现校企双赢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实践教学的互相补充,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铺垫。
2.逐步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发展能力,更加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3.校企强强联合,采用科学化管理模式,统筹兼顾,为教师团队提供最佳教学平台和实训基地,以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志宏.建立与新时期质量观相适应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2-10-17.
[3]为教.高校“质量生命线”难以落实的深层原因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8(19).
[4]王建平,刘庆华,常从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
[5]侯松,宋卉.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实施策略与路径——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6]王莉红,王聚贤.中国高等教育版图重构背景下,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