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3342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教学正在蓬勃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迅速吸引了教育学者的目光。
  一、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改造
  1. “改良版”翻转课堂模式
  若想达到良好的“翻转”效果,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周密的部署。但在本校技术、设备相对局限的情况下,所有“翻转”细节均由笔者一人完成,所以不得不对原版的翻转课堂进行适当的改造。首先,确定受教群体。笔者选择了成绩中等的文科班,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手机并且家里有电脑。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QQ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会将每节新课的内容重点录制成10分钟的视频,于每晚7:30分上传至群共享。学生在家里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观看视频,将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次日课上讨论。课堂上,教师利用5分钟时间回顾重点,然后学生小组间讨论问题,教师讲解难点并补充其他要点、布置巩固练习。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视频录制的侧重点也各异。授课内容主要分为古文和现代文,古文录制需要两个视频:字、词、句式;内容结构、写法。现代文只需录制内容结构和写法的一个视频即可。现将“改良版”翻转课堂模式归纳如下图: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笔者感受到“翻转”模式十分适合文言文语法的讲解。因此,在改良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了对知识点的讲解和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不是为了“翻转”而“翻转”,应是借助“翻转”的新模式,让枯燥的知识点活泼起来。
  二、对翻转课堂的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之所以要进行“本土化”改造,是因为在西方教育环境中孕育出的此种教学模式,虽有其无法超越的先进性,但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形势下,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施教者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取舍”。
  (一)取其精华——先进性
  作为翻转课堂中最直接的知识载体——视频,它在翻转课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短小、精炼、可操控性强的特点使它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时最得力的助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加快或者放慢视频的播放进度,也可以反复观看。学生观看视频时,不用像在学校的教室里上课一样精神紧绷,在10分钟的时间里可以轻松地学到新知识,这也于无形中让学生学会了合理规划时间。
  翻转课堂最显著的先进性即是它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今后的人生中,会遇到更多各种各样的新技能、新问题,而往往没有老师再去辅导。所以,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成为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最需要也是最行之有效的生存技能,而翻转课堂的先进性即体现于此。
  (二)去其糟粕——局限性
  翻转课堂的优势,我们有目共睹,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了它的局限性。
  1. 在教学视频中因为时间有限,往往10分钟内只呈现一个知识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有时,将知识点简化为10分后就很难做到讲解得透彻和全面。
  2. 学生虽然观看的是10分钟的视频,但是消化、理解视频内容常常需要30分钟以上。遇到其他学科作业多的时候,甚至晚上没有时间观看视频,这样一来,第二天的课堂讨论就形同虚设毫无意义了。另外,许多学生在家里要照顾弟弟妹妹,有时还要帮助父母打理生意,时常没有一个可以安静观看视频的家庭学习环境。如果多门课程都使用此种模式的话,学生课余的时间是完全不够用的,观看视频更是难上加难。
  3.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网络的需求较高,然而很多学生的家庭条件并不能满足,手机、电脑等设备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提供给学生的。此外,十几岁的青少年自控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网络对青少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很难保证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的时候不会顺便去玩电脑游戏。
  4. “翻转”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淡化了教师的作用,也于无形中降低了教师现场授课水平。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很享受站在讲台上的每一刻,面对朝气蓬勃的学生,望着他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师生间思想碰撞时常能激发新的教学激情和灵感,并且师生互动交流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而这一切都是机器无法做到的。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知和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
2012年,本园开展了天河区“十一五”重要课题《自制器械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开发与实施》,探索出了自制器械设计与制作的方法,2014年,在原有课题成果基础上,开展课题《利用自制器械促进幼儿体能发展的实践研究》,形成了自制器械类体育活动的园本教材,最终发展成具有园本特色的体育课程,很好地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一、自制体育器械园本课程的构建  我们结合本园
摘要:近年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环境的持续恶化现状迫切要求现代企业关注环境保护,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当前环境审计现状,从四个方面阐述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 环境审计 可持续发展  1 民营企业环境审计发展现状  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民营经济克服先天基础不牢固和发展不完善等问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但是随
“互动生成” 的课堂教学就是结合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根据学生与文本、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产生互助,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小学语文作为语言学科中的基础,它迫切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同学及自己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  一、细读细品,引领学生与文
化学知识本身的枯燥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不高,这无疑是活化化学课堂的一大障碍。一成不变的知识点,如何将其从问题的提出、引入、转化、讲解等角度进行活化,使其贴近学生的实际
我校地处广州市海珠区东部城乡结合部,受地理位置、场地、器材、学生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校园现有体育器材不能满足当前学校体育大课间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需求,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毽球作为我校特色运动项目。毽球体积小,易携带,外形美观漂亮,可自制,技巧要求不高,受学生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的影响较小。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都能在毽球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
期刊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语文教学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厚植民族精神的重任。楹联作为素材性资源,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韵调和谐,寓意含蓄隽永,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是学生学习词性、韵律、对偶修辞的好方法。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诗词曲河流中的一朵浪花,是汉语言文学中永不凋谢的奇葩。作为语文老师,关注楹联在教学中的渗透,也是理所当然的。   一、学习赏析
上学年,我校开展了“三七”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此模式是在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考虑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而设立的。我以人教版语文第四册《北京亮起来了》为例,展现我学习了“三七”课堂教学模式后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有所获、所用,重点将“读”融入到我的课堂教学中的点滴。  一、激趣“导”“读”  1. 情境:如果我把课文题目看成一句话,你认为加上什么标点符号最合适?(感叹号)那我们读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