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螯合铁肥对艾生长动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艾生长的螯合铁肥浓度。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个不同浓度螯合铁肥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测定艾生长指标及品质产量。结果:艾生物量、产量、铁、镁、锌、挥发油、桉油精、龙脑含量均以喷施600倍液螯合铁肥效果最佳,叶产总量达1 752.8 kg/hm2,较CK高16.85%,第一茬艾叶挥发油、桉油精、龙脑含量分别为0.74%、0.075%、0.
【机 构】
: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当归新品种引进及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推广项目(2019-HZ-817); 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螯合铁肥对艾生长动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艾生长的螯合铁肥浓度。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个不同浓度螯合铁肥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测定艾生长指标及品质产量。结果:艾生物量、产量、铁、镁、锌、挥发油、桉油精、龙脑含量均以喷施600倍液螯合铁肥效果最佳,叶产总量达1 752.8 kg/hm2,较CK高16.85%,第一茬艾叶挥发油、桉油精、龙脑含量分别为0.74%、0.075%、0.058%,第二茬艾叶分别为0.68%、0.072%、0.054%。结论螯合铁肥低浓度喷施可不同程度促进艾生长,提高艾产量及品质,以600倍液喷施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大单元教学旨在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以“力的合成与分解”为例,从“大处”着眼、“大处”着手,深入探究核心素养下如何基于大单元进行物理教学设计,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现如今,学生群体对于游泳运动的参与度日益提高。学生在专业的指导下、安全清洁的环境中参与游泳运动,能发挥出其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最理想的作用。学生群体恰当的参与游泳对于强健体质、预防肥胖症等疾病具有积极地重大作用。
以“力的合成和分解”为例,阐述“以导促学”的操作范式与教学策略,依标导向,因境导问,以问导思,以评导学,重体验、重合作、重素养,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
分析传统物理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主张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依据课时目标同步设计持续性评价活动。以学习新课“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为例,将评价活动与教学过程结合,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合情合理反馈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进行同伴评价与自我评价,提高课堂效率。
目的 研究镁螯合肥对当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清水为对照,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浓度镁螯合肥(稀释400、800、1 200、1 600倍)分别喷施当归,观察测定当归生长理化指标及产量品质,确定适宜当归生长的镁螯合肥喷施浓度。结果 喷施稀释800倍镁螯合肥时,当归生长指标表现最佳,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大,鲜产量达24 163.84 kg/hm~2,醇溶性浸出物
研究居民收入时空变化对探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仅利用统计年鉴中的居民收入统计数据难以探究小尺度区域的居民收入时空变化规律。文章利用数据网格化方法将栅格数据网格化,通过空间误差模型(SEM)构建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与居民收入数据的回归模型,采用热点分析和年平均增长率模型探索全国范围内格网单元上居民收入时空变化特点。研究发现:1)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对夜间灯光数据和居民收入数据进行
根据空气导管的结构特点,考虑复合材料设计和制造一体化的特性,结合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可行的气垫船(Air-Cushion Vessel, ACV)用复合材料空气导管结构布局和优化设计方案。基于多约束目标优化对空气导管、内部加强结构的构型及尺寸等进行总体布局设计和优化,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导管结构进行极限过载的等效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空气导管结构在极限过载工况条件下可保持正
利用Surfer软件实现物探数据的三维可视化。通过数据网格化利用成果数据制作等值线图、据高程数据制作表面图、采用点位坐标制作张贴图,最后通过覆盖地图功能将物探异常数据投影在三维地形图上,实现三维可视化。同时介绍了一些成图细节,为物探异常推断解释提供参考。
经济活力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以北京为研究对象,首先用主成分评价模型从人口和企业活力两方面选取人口数量等6项指标对决定经济活力的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后结论表明,提高北京经济活力的有效方法是提高人口数和每年新增企业数;其次用因子分析法从经济效益、对外开放、居民生活质量、创新能力、教育5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建立经济活力外驱模型,最终将外生变量变换为经济效益因子、工业与科研因子、消费水平因子、教育与科研
公民道德素养是国家现代化文明建构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彰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顺应公民道德发展规律和精神文明建设新要求,从伦理道德视角赋予了时代新人以崭新的道德内涵和实践要求,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构筑起了强大的伦理道德秩序,而且为人的全面发展积淀了深厚的道德储备。在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强化道德体系的价值导向;以传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