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学生一个春天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班虽然小,班主任工作却不易做好,特别是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成为一个最棘手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后进生”是指品行差或品学俱差的学生。他们作为受教育者,是班集体的组成部分,他们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极其重要的内容。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一、寻找根源
  对后进生来说,“寻根”的过程就是老师通过有效的途径了解和掌握他们基本情况的过程。
  我们知道,要做好工作,掌握情况是基础,同样,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他们也必须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要了解学生,可以从几个渠道获得后进生的有关材料。
  1.通过间接的渠道,从侧面进行调查。间接的渠道有很多,如通过任课教师、班委会、同班同学或该生原来的班主任、老师和同学来了解,也可以召集几个同学开一个调查会来了解,当然更重要的是别忘了家访。通过全面调查,将各种信息汇总,然后通过分析,你就可以初步了解该生差的原因了,你也会同时发现该生的优点和长处。
  2.通过直接的渠道,从正面来了解,也就是说在老师和学生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如果说通过间接的渠道从侧面来调查对于老师来说容易获得材料是其优点的话,那么,这种调查的结果很难具体化、深入化则是其缺点。而直接的了解,通过老师和学生建立直接联系,则是对这种缺陷的有效补充。
  怎样从正面去了解后进生呢?最主要的是观察。课堂内,我观察他们的学习习惯,作业完成情况、作业完成的质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外,我观察他们的兴趣爱好,日常生活习惯,以及他们的人际关系、交友情况。在正面了解中,一方面要求老师仔细、全面观察,具体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求老师真诚、公平和公正地对待学生,切忌先入为主。
  二、后进生的特点
  通过了解,我发现后进生基本可以分作三类:一是纪律松懈、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二是成绩较好而生活、纪律比较散漫的学生;三是成绩较差而纪律较好的学生。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的原因,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几点。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如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思想,不正之风,社会风气不好,特别是学生玩电子游戏、看黄色录像、黄色书籍、黄色网站和进营业性舞厅等,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2.家庭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有:一是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二是以溺爱为主的隔代教育。祖辈一般是离退休在家的老人,他们虽然有很多的社会经验和做人的常识,但社会经验对幼稚的孩童不起作用或听不懂,做人的常识也良莠不齐。他们与孙辈在一起大多数是“老来少”童心大发,与孙辈嬉戏;再加上祖辈以前吃过很多苦,现在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了,四个(几个)祖辈轮番满足孙辈的物质要求甚至是一些非分要求。久之,养成孙辈娇气、霸气和高人一等的习惯。霸气十足,受到挫折后消沉、自信心不足。
  3.学习基础差。由于智力、学习方法或别的原因,使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在班级中成绩落后。而这类学生有两种行为表现:一种是因为成绩差,往往被同学瞧不起,于是他们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显得很孤独,如果老师也不重视甚至歧视他们,他们就会疏远老师和同学,与全班同学和老师之间形成“敌对”关系。有的后进生偏要违背老师的意愿行事,如破罐子破摔就是这种心理的典型表现。
  根据后进生原因的分析,我将他们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制成转差表三份,一份交给家长请其配合督促,一份交给学生本人,让他们对照缺点进行改正,一份交给该生的导师,请导师时刻督促检查。
  三、送学生一个春天
  后进生是受教育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将他们拒之门外,因为我们是教育者,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家乡建设服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后备军。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力,要相信他们都会为国家建设出大力做巨大贡献。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一个学生掉队,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人,点燃自己,送给学生一个春天,这是班主任转差工作必备的思想,而如何送学生一个春天,如何让学生走进春天,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几点。
  1.重树学生的信心。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要让他们相信老师是可以信任的人。一般说来,后进生普遍都心理敏感,自尊心强。针对这一点,我尽量避免在集体场合批评他们,也不宣扬他们隐私上的错误。即使要批评也要做到有理有据有节,不能信口开河,更不能讽刺、挖苦,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并且没有厌弃他们的言行,学生就是自己的子女,用爱去温暖他们,用真诚、平等和民主去对待他们,从他们的处境去想办法,实事求是地指出方向,使他们鼓起勇气、重树信心;再者,根据后进生的优点或一技之长,委以重任,明确责任,并告诉他们如何工作,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坚定他们上进的信心。
  给后进生创造一个转化的优良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优良环境的创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班集体中肯定后进生的优点,重新树立他们在同学中的良好形象,改变同学们对后进生的习惯性看法,让他们有一个转化的宽松环境。要重新树立后进生在同学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并私下请一个同学督促他,使他们取得一次、几次小的成功,重树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融合在班集体中,令他们热爱集体,不想掉队,令全班同学感到,他们是一个集体,不能让一个同学掉队,这样互帮互学的学风就会逐渐形成,后进生在进步中就会逐渐减少自卑感。另一方面要努力给后进生转化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他们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制约。既要重树家长的信心,也要指出家长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与他们共同商讨孩子进步的方案。很多孩子不敢对家长提出的正当要求,班主任可以明确提出;很多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坐在一起共同讨论。理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要求,才能使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2.重鼓学生的决心。俗话说:“人怕伤
  心,树怕剥皮”。人伤心后就会痛下决心改正错误,克服困难争取进步。但是后进生在下了决心并用实际行动争取进步的时候,因挫折或旧病复发或失去信心,此时就要有人来督促他们,重鼓他们的决心。
  (1)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与督促、检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起着巨大的影响。一个积极上进的、知识渊博的平易近人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将对后进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一种无形的力量会支配学生摒弃毛病。像这样学生敬佩的老师来督促、检查他们,他们不会应付了事,而是真心地争取进步。所以我在班上推行的导师制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所谓导师制就是讓任课教师带几个与他关系好、并且信任他的学生。这些任课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做人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真正有了贴心人,并且是高素质、有很强指导性的知心人。如一个女学生在初中时成绩一直不错,但从高一年级第二个学期开始成绩就迅速下降,还经常迟到,上课心不在焉。我急在心里,通过了解,得知她最喜欢外语教师。我请外语教师去做她的工作,外语教师了解了她的秘密后告诉我,她在谈恋爱。外语教师告诉她怎样处理这种事情,她听了老师的劝告,高三毕业时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考上了她喜欢的外国语大学。
  (2)学生的督促与帮助。同班同学一起生活、工作、学习,相处的时间很长,让一两个成绩好、模范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在同学们中威信很高的学生来督促、帮助他,会有很好的效果。督促不是监视,帮助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让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指导后进生学习方法。单单从思想上去改变后进生还是不行的,他们的转化必须有学习进步这一基础。因此,在转化后进生思想的过程,还必须告诉学生如何学习。
  我们知道,后进生之所以后进,主要原因在于基础差,而基础差,主要在于学习方法不当,所以在转化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告诉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
  四、结语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它关系着法律的严肃、民族的兴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为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只能用爱的情感来工作、来教育,要有耐心,不要怕学生落后。点燃自己,给学生一个春天,这是神圣的职责。
  作者单位:深圳市盐田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多彩多姿、五彩斑斓、悬念丛生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抓住这一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诱导下轻松步入化学的大门。因而要求:    一、教学中注重教法,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成功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是妙趣横生、快乐洋溢的。这就要求教师有不拘一格的教法,其课堂语言必须富有科学性、艺术性。口语不仅要准确、精练、精彩,而且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在朗读训练中应注重 “情”的落实,让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内心体验和真实的感受。那么,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情的朗读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浅显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激发朗读情感     只有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中的境界,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用正确的语气来表达出课文中的感情。比如在教学《雪孩子》这篇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受到很大的束缚。在素质教育条件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必须转换好角色,成为与学生平等的指导者和朋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不同要求,使其得到相应的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课 课堂教学改革    一、素质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高中数学新课标特别谈到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说明创新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点。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很多数学教师的口头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与同行一起进行探讨。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要培养富
生活中有数学,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当学生们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当他们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观察生活、熟悉世界,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近,数学的面纱就会被揭开,它不再神秘,不再深不可测。  一、课堂:大胆地向生活开放  如何让学生们主动地用“生活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而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大胆进行识字教学的改革,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    一、激发兴趣,活动中识字    1.做游戏。学生喜欢游戏,通过游戏能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识字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教学后记是教学教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师对每节数学课的总结,是对课堂教学工作的自我评价。如果长期坚持写教学日记,将会给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以莫大的帮助,那么,写数学课的教学后记应写些什么呢?    一、把课堂上的成功之处记下来    教学之所以成功,就有成功的道理。或是运用了某种教学方法,或是正确贯彻了某种教学原则,或是某一片断精彩,如教师在讲课中,或是各环节课的过渡性评议富有启发性,或是在激发学习
每到新学期开学,总会有学生从外边转来,学校为了公平起见,就给我们几个教学班平均分配人数。2007年夏天,我们八年级陆续转来了十几个。但是,分在邻居班里的3个学生最多的在班里只待了一周,就陆续退学了。最典型的是有个男生,家里不许退学,竟然不肯进校门,自己赤手空拳到北京去了,家里找了好久才找到。可是分在我们班里的几个没有一个退学的,他们都上到了毕业,还有两个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的重点中学。我当时很纳
摘 要:学生是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所以德育教学中应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提供有力的标准,抓住有效的契机,扭紧多方力量,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进行“无痕迹”教育,从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一、潜移默化渗透,把握教育契机  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经过一个社会的过程,是人在社会交往和社会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爱你,you are my super star!”刚一下课,我们班上的几个忠实SHE歌迷就围在一起,拿着一张纸条一起哼唱着。从其他同学嘴里得知,她们都特崇拜SHE组合,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再与同学们的深入交谈中了解到,小学生崇拜偶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几乎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他们被偶像头上的光环所吸引,他们有着明星一样的梦幻和热情。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