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中各个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通过对教学和职业技能大赛的结合,能帮助教学明确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性,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意义,并结合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技能大赛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1 引言
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职业技能大赛的应用能够给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检验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实际岗位的锻炼机会。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效率起促进作用。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逐渐兴起,并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被高职院校广泛应用,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旅游服务基础能力、酒店接待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导游服务能力、饭店服务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这对其综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因此将职业技能带赛带入专业学习中,是对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2 职业技能大赛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意义
2.1 促进教学理念的创新
旅游职业技能大赛是根据实际旅游服务的应用而设计的,其中的考核方式,竞赛内容与实际岗位中的操作一致,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可以将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和评价方法作为实际依据,从而将岗位中的实际问题融入课堂之中,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具实效性,更符合当前旅游专业对人才的要求。
2.2 为学生打造就业基础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虽然旅游行业从业者数量较多,但是其专业素养层次不齐,高素质人才较为缺乏。职业技能大赛能够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现状[1],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同时在竞赛过程中,旅游企业可以凭借这次机会进行人才的甄选,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
3 当前高职技能大赛中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有较高依赖性
当前高职院校将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参与主动性不高,多以完成学习任务为主。在参赛前指导老师为学生提前制定比赛方案,学生在比赛中只需要依照教师的方案进行执行,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职业技能大赛将教师作为参赛核心,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接收,难以发挥自主学习的效果。
3.2 竞赛奖励机制不完善
当前职业技能大赛的奖励机制尚未完善,比赛缺乏有效地奖励,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2]。通常来讲,职业技能大赛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准备,在缺乏合理奖励机制的前提下,难以产生参与兴趣。
3.3 竞赛与实际应用脱节
在实际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为了提高比赛成绩,采用提高舞台效果的形式,脱离了工作的应用内容。比如在进行导游讲解环节,部分学生过度感情渲染,采用朗诵的形式进行讲解。虽然具有很好的现场效果,但是与实际工作中的情况脱节[3]。在实际讲解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采用生动真实的表达方式,结合周围的环境与游客进行沟通交流。比赛过度注重舞台效果使其与实际应用脱节。
4 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策略
4.1 健全教学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广泛采用校企合作模式,这也是其专业教学的改革方向。院校和企业合作办学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实习机会和校外培训场地,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够接触实际岗位,进行工作和社会实践。加强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实训方式[4],旅游管理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分布在旅游酒店、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在实训中可以增加与竞赛相关的项目,并增加实训课的课时,提高学生学习内容与实践的结合度。比如让学生在旅行酒店拜师学艺,并由企业专家指导,将行业中的创新理论应用到比赛的项目中去,还可以设置导游模拟、烹饪等实训项目。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效結合,能够在学习中积累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基础。
4.2 优化课程设置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专业程度无法与职业技能大赛所匹配,因此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将技能大赛的内容和评价标准打入到教学当中,从而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导游业务,主要是研究导游相关实务知识及相关服务理念、服务规范以及导游带团、讲解和心理讲能力。同时还涉及到对特殊情况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充分掌握,熟练应用。
4.3 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重心在于理论知识教学,而缺乏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主要偏向于专业知识,对实践操作的传授非常少。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技能大赛中学生这方面的问题往往有很明显的反应,如在知识问答环节发挥由于实践操作。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当减少书本知识教学比例,通过情景教学模拟实践场景,增加教学中的时间内容,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4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教学理念主要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学生学习主要以被动接受的方式为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难以激发学习动力,而教师的个人水平也对教学质量起决定性的影响[5]。旅游专业需要对人才进行多元化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自我优势。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很好的展现,教师在竞赛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表现进行观察和总结,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4.5 引进竞赛机制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将竞赛机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竞赛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堂外还可以组织班级、校内的竞赛。然后要对竞赛的内容要进行拓展,以提高技能训练的有效性。比如将导游解说环节带入教学中,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教学。最后还要加强竞赛的仿真性,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职业素质、职业基础、职业技术和职业拓展几大模块为基础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提高学生在学习竞赛中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合理性[6]。
5 结语
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检验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方式,因此专业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利用职业技能大赛中累计的经验和学习成果,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学校还应当加强与企业合作,使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工作环境,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新红.浅析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提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效果[J].丝路视野,2018,(31):117-118.
[2]余娟,申潜.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当代旅游,2018,(3):95.
[3]卢志海.技能大赛引领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OBE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6):17-20,25.
[4]王媛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荷兰CBL模式的借鉴和应用[D].山东:青岛大学,2014.
[5]刘建娥.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29):169,171.
[6]李亚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实践探索——基于校企合作,面向职业定位[J].价值工程,2017,36(32):249-250.
【关键词】 职业技能大赛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1 引言
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职业技能大赛的应用能够给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检验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实际岗位的锻炼机会。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效率起促进作用。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逐渐兴起,并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被高职院校广泛应用,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旅游服务基础能力、酒店接待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导游服务能力、饭店服务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这对其综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因此将职业技能带赛带入专业学习中,是对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2 职业技能大赛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意义
2.1 促进教学理念的创新
旅游职业技能大赛是根据实际旅游服务的应用而设计的,其中的考核方式,竞赛内容与实际岗位中的操作一致,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可以将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和评价方法作为实际依据,从而将岗位中的实际问题融入课堂之中,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具实效性,更符合当前旅游专业对人才的要求。
2.2 为学生打造就业基础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虽然旅游行业从业者数量较多,但是其专业素养层次不齐,高素质人才较为缺乏。职业技能大赛能够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现状[1],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同时在竞赛过程中,旅游企业可以凭借这次机会进行人才的甄选,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
3 当前高职技能大赛中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有较高依赖性
当前高职院校将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参与主动性不高,多以完成学习任务为主。在参赛前指导老师为学生提前制定比赛方案,学生在比赛中只需要依照教师的方案进行执行,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职业技能大赛将教师作为参赛核心,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接收,难以发挥自主学习的效果。
3.2 竞赛奖励机制不完善
当前职业技能大赛的奖励机制尚未完善,比赛缺乏有效地奖励,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2]。通常来讲,职业技能大赛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准备,在缺乏合理奖励机制的前提下,难以产生参与兴趣。
3.3 竞赛与实际应用脱节
在实际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为了提高比赛成绩,采用提高舞台效果的形式,脱离了工作的应用内容。比如在进行导游讲解环节,部分学生过度感情渲染,采用朗诵的形式进行讲解。虽然具有很好的现场效果,但是与实际工作中的情况脱节[3]。在实际讲解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采用生动真实的表达方式,结合周围的环境与游客进行沟通交流。比赛过度注重舞台效果使其与实际应用脱节。
4 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策略
4.1 健全教学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广泛采用校企合作模式,这也是其专业教学的改革方向。院校和企业合作办学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实习机会和校外培训场地,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够接触实际岗位,进行工作和社会实践。加强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实训方式[4],旅游管理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分布在旅游酒店、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在实训中可以增加与竞赛相关的项目,并增加实训课的课时,提高学生学习内容与实践的结合度。比如让学生在旅行酒店拜师学艺,并由企业专家指导,将行业中的创新理论应用到比赛的项目中去,还可以设置导游模拟、烹饪等实训项目。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效結合,能够在学习中积累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基础。
4.2 优化课程设置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专业程度无法与职业技能大赛所匹配,因此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将技能大赛的内容和评价标准打入到教学当中,从而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导游业务,主要是研究导游相关实务知识及相关服务理念、服务规范以及导游带团、讲解和心理讲能力。同时还涉及到对特殊情况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充分掌握,熟练应用。
4.3 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重心在于理论知识教学,而缺乏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主要偏向于专业知识,对实践操作的传授非常少。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技能大赛中学生这方面的问题往往有很明显的反应,如在知识问答环节发挥由于实践操作。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当减少书本知识教学比例,通过情景教学模拟实践场景,增加教学中的时间内容,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4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教学理念主要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学生学习主要以被动接受的方式为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难以激发学习动力,而教师的个人水平也对教学质量起决定性的影响[5]。旅游专业需要对人才进行多元化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自我优势。职业技能大赛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很好的展现,教师在竞赛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表现进行观察和总结,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4.5 引进竞赛机制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将竞赛机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竞赛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堂外还可以组织班级、校内的竞赛。然后要对竞赛的内容要进行拓展,以提高技能训练的有效性。比如将导游解说环节带入教学中,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教学。最后还要加强竞赛的仿真性,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职业素质、职业基础、职业技术和职业拓展几大模块为基础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提高学生在学习竞赛中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合理性[6]。
5 结语
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检验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方式,因此专业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利用职业技能大赛中累计的经验和学习成果,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学校还应当加强与企业合作,使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工作环境,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新红.浅析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提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效果[J].丝路视野,2018,(31):117-118.
[2]余娟,申潜.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当代旅游,2018,(3):95.
[3]卢志海.技能大赛引领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OBE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6):17-20,25.
[4]王媛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荷兰CBL模式的借鉴和应用[D].山东:青岛大学,2014.
[5]刘建娥.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29):169,171.
[6]李亚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实践探索——基于校企合作,面向职业定位[J].价值工程,2017,36(32):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