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农村小学生作文“言之有物”之我见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u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作文内容以记叙文为主,主要是写人、记事和描写景物。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城市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农村学生相比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导致农村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作为农村教师如何调动农村小学生积极性,培养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发展农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呢?通过总结自己20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作文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农村小学生感受到作文来源于生活,切实体会到作文就在自己身边,我注重将作文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如在教“写人”(《我的同学》)作文时,先让学生互相仔细观察自己同学的外貌特征,总结同学的性格特点,然后由几名学生向同学们口头介绍自己的同学,之后由学生自由评论,说得好的在哪,并且给予补述。这样既可以创设说话情景,又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材料。
  二、作文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把作文教学与劳动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劳动中,亲身通过实践,既可逐步培养起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又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通过写作使学生在劳动中的感受进一步升华和提高。比如,在教“写事”(《我学会了……》)的作文时,我以《我学会了做菜》为例,把学生带到劳技室,那里有厨房的炊具,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两个西红柿、两个鸡蛋、碗、盐、油、蒜苗、味精。我先给学生做示范,然后让三人一组合作做菜,让他们在课堂上亲身体验做菜的经过,烧好菜之后由老师评出优秀作品。看!黄灿灿的是鸡蛋,红艳艳的是西红柿,绿莹莹的是蒜苗,馋得大家直流口水。接着指名几个学生把烧菜的经过和感受进行口述,再让学生自由评论,教师加以指导。这样通过劳动不仅使学生感到作文有话可写,还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作文要与自然景物相结合
  自然美具有巨大的诱发力。在作文教学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顿时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而且能激起学生作文的欲望。比如,在教“描写景物”(《校园的大榕树》)的作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准备好笔和本子,再把学生带到校园里选定一棵年长的大榕树,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这棵树,并不断提示学生:先远看,观察树的整体形状;再近看,观察树的叶、枝、茎;最后点明大榕树有什么作用。经过观察后让学生细细思考,正确进行描述并展开联想,最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远看梧桐树像一把绿伞撑开在校园,近看叶子是绿的,枝干不计其数,树围由几个小朋友手拉手都抱不来”;有的学生说“落下的叶可作肥料,叶、枝、根可作柴火,它全身都是宝,奉献的多,吸取的少”;有的学生说“树上是鸟‘安家’的好地方,树下是同学们玩耍的乐园”……多好的想象啊!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能把自己的独特真实感受写下来。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只要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农村小学生写起作文也就能笔下生辉,言之有物。
  (责编黄桂坚)
其他文献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他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如是说。的确,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行课后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  一、
在一日活动中,我发现我们小班的孩子在进餐和吃点心前,总有那么一部分孩子在盥洗间里逛逛不洗手就出来了。这种逃避洗手的行为着实令人头疼。为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
本文基于solidworks建立油底壳仿真模型,再将模型导入ansysworkbench软件,然后对油底壳网格无关性验证,然后对其约束干模态分析以及含有机油时湿模态分析,探究机油高度的影响
发扬创业精神,争做优秀企业家,是每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人生坐标,是企业成功的不竭动力。  企业家及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才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支最为重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没有企业家们的创业行动和管理企业智慧的展现,就没有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社会各界在关注企业家物质财富积累的同时,更应重视企业家们的特殊作用和对企业发展、员工生活、社会进步的贡献。一个国家企业家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和受重视的程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材结构特征,而且要强化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一、积极诱导,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内驱力
叶圣陶说过:“课文是个例子,凭着它要教会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情景教学法”的创始人李吉林说过:“作文指导主要的工夫是在眼前,而且主要是在阅读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