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音乐传统与现代化探索——以《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为例

来源 :戏曲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an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梅戏传统音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19世纪40年代前,采撷当地的民歌小调形成的百余首花腔音乐,如《对花调》《观灯调》《补背褡调》等;二是19世纪50年代,以时白林为代表的新文艺工作者运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的黄梅戏经典唱段,如《夫妻双双把家还》《谁料皇榜中状元》等,这些唱段潜藏着黄梅戏剧种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密码”,也构建了黄梅戏音乐的新传统,堪称黄梅戏音乐的“标本”.
其他文献
十多年前研究历史与记忆的课题时,我曾拜读刘再复先生的《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最近重读此作,有新的发现和理解.这部博大精深的论著,把鲁迅的美学思想放在西方的美学传统脉络中考察对比,嵌入中国古典美学遗产,与同时代的思想家互相佐证、对话.这部六百多页的皇皇巨著,1981年出版,不仅限于鲁迅研究,可称为第一个研究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里程碑.
期刊
新世纪以来,科幻文学特有的审美的历史的意义不断被挖掘.刘慈欣的《三体》(《地球往事》三部曲①)以恢弘深邃的想象、深切的人文道德关怀和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将科幻文学推上了一个新高度.目前,研究《三体》的文章主要集中在“民族寓言”、叙事模式、文化内涵、乌托邦等,其他如女性主义视角、科幻文学语体特征等不一而论.但对《三体》的人物形象少有深入探讨,这与《三体》中人物形象并不突出有关.人物形象和细节向来是科幻小说受到质疑最多的两个因素,即使在《三体》中也存在着这样的争议.纵观《三体》塑造的人物形象,与传统文学批评中的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