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othy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语文素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观念的改革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建立小学语文自主课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语文是小学基础教学阶段的一门主科目,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小学语文教师应把学生当作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培养兴趣;交流学习;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62-01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入手,通过自身知识和经验的提升,学习更多的先进理念,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传统的单向教授课文模式,转向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
  一、老师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以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都是老师给学生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例如预习、复习、课堂课后作业等,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一些学生并不能感到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把学习当成了一份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这对于以后的教育教学是不利的。为了增加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老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在教育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去自主學习,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大致的任务,让学生自主自发地去解决,然后组内讨论,学生把自己的见解提出来,组内同学讨论,可以取长补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逐组发言,老师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点评和补充,对于好的想法进行表扬,对于不太优秀的同学进行鼓励,调动同学们学习语文的激情。
  二、注意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小学生还处于对周围世界不断认知的过程,自身性格、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此时较容易对未知的领域产生兴趣。因此必须承认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单一枯燥的教学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不利于教学。因此在平时与学生相处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认可,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认同感,从而更加渴望和主动寻找解决问题,寻求更多认同感,形成兴趣的良性循环。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作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利用情景再现或其他科技手段,将学生引入课本内容所表达的情景中,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阶段。
  三、交流学习,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果
  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发学生去探究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交流互动。教師首先要明确在小组交流学习之后需要学生解答的问题,让每个小组的一两名学生解答课堂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各个小组回答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做出总结。对于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再讨论、查阅资料和组织间讨论的方式解决,然后再给与点拨和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在课程设计的时候,要思考学生会问什么问题,以便于提前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交流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交流互动、学习反馈、疑难问题解答。
  四、营造教育环境,促进自主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情境创设出来,有利于催化和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主体意识。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教室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构建小班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个性化教室的建设,学生能够在开放、宽松、自主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室环境设计中,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主体特征出发,让教室的功能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播,还能够成为学生游戏、生活的场所,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的课桌根据实际需要自主摆放,让学生在分层教学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下,自由选择桌椅的位置,以及周围学生的位置等,让学生能够在集中摆放或分散摆放中获得自主交流的空间与机会。其次,语文教师讲课过程中位置也不应局限在讲台上,而是应该走入学生中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实际距离。
  五、倡导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与解决
  在当今社会,是否具有协作精神是影响一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充分挖掘有利于小学阶段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素材,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使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及合作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与解决,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以此来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新教育形势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以学生和课堂的实际情况为落脚点,合理建设自主学习课堂,以此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冈.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能力——对提高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26).
  [2]吴社生,王君毅,高福德.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构建初探[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要求,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具有自我特色的发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学案导学”教学法就是很不错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就“学案导学”教学法的概述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法;实
摘 要 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而语文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阅读作为重点部分,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文本细读的策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文本细读;小学语文阅读;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C1,D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 要 结合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分析了课堂评价语言的重要性,在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语言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正确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评价语言的有效性的方法,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59-0
摘 要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对物理课程教学的标准也逐步提高。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A,D43,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
摘 要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培养写作灵感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内容。但是许多小学生由于语文基础有限,积累的写作素材匮乏,经历的事情比较少,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想让其写出一篇言辞华丽、立意深刻的作文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参与到语文的相关学习,并且教师需要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对自身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问题;方法  中图
摘 要 小学的科学对学生在以后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相关的科学素养。新形势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把握教育变革的契机,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以在变革教育教学课堂的前提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加强互动;人才建设;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