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特级教师龚海平在《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上刊文《CLIL流派及其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启示》,笔者阅读之后深受启发,其中的关键原因就在于CLIL流派所主张的英语教学观点与笔者的认识比较一致。笔者长期处于教学一线,更多的认识往往是经验性的、朦胧的,经由该文梳理,感觉思路畅通;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初中英语教学长期处于一种相对低效的状态,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是相当范围内的事实。而该文所带来的观点则可以对现状的改变提供可能,一线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1. CLIL流派对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理论启示
CLIL是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简称,其是相对于“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僵化英语学习模式而生的,该流派强调的观点是,“语言学习必须基于对具体学习的内容展开,语言教育必须是既聚集语言、又聚焦内容的沉浸式教育”。
其一,其指明了初中英语教学要同时关注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似乎也确实在关注这两个内容,但这两个内容常常是分离的,教师考虑教学内容的时候常常忘记形式,而考虑教学形式的时候又常常忘记内容(尤其是公开课)。而CLIL流派的一个观点就是不能为教语言而教语言,要将语言放到具体的形式当中,即当两者和谐统一时,才能达成良好的理解。
其二,其指明了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关注语境与语用的真实。学以致用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思想,这一思想在CLIL流派中也有所体现,因为该流派原本就强调“在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内容”,根据龚教师的解读,就是要求学习者在真实的语境中自然语言,然后用习得的语言去进行真实的应用。这对于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来说,仍然是有益的提示。
2. CLIL流派对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实践启示
在教学实践中,CLIL流派又可以作出哪些提示呢?笔者以为这可以从日常的教学行为来进行两点梳理。
首先,词汇、短语的教学可以走出机械记忆怪圈。机械记忆导致的最大恶果就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热情的磨灭,而根据CLIL流派的观点,将词汇、短语放到真实的语境当中,让学生去真实地运用,则可以让词汇、短语等获得意义,从而形成一个理解记忆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遇到这些词汇时,会以更多的精力注意之、理解之,进而就达到了记忆的效果。
其次,注重目的语的使用。在龚老师所列出的CLIL流派对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启示中,组织双语教学、学科课程协同整合等,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有着长远的意义,但对于像笔者这样的普通一线教师而言,更现实的意义应当在于通过教师个人的努力去为学生的目的语使用提供真实语境。另一个重要的突破应当在于英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当中,无论是课后的交流,还是借助现代媒体终端如QQ或微信与学生交流,努力营造一个英语情境是必要的。尽管其在尝试之初还存在转变上的困难,但一旦学生适应了这样的交流方式,无形当中就会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种非常有效的情境。根据笔者的实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这样的情境还是比较容易营造的。在课后交流或者课间偶遇的时候,尤其是在聊天工具上,通过从短到长、由易到难的英语问题,让其他学生去回答,去陈述,偶尔再来两个英语笑话,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理解与应用水平。
3. CLIL流派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笔者还注意到,CLIL流派对初中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有着积极意义。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学观念的转变。笔者走上讲台多年,英语教学似乎一直没有走出一个学生苦学、自身苦教的怪圈。而CLIL流派所给出的观点,则让笔者在怪圈中不断尝试突破时所产生的朦胧的认识一下子变得清晰了起来。
原来,学生的英语学习与任何人的语言学习原本就是相通的。人在学习母语的时候,很少有机械记忆的情形,更多的是在实际情形当中的应用,“真实的语境”与“自然习得的语言”才应当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着力向学生提供的两个要点。而这对于原有的教学认识来说,无疑是一个革命,甚至在接受了这一观点之后,心里可能还在思忖会不会影响所谓的教学质量(即考试成绩)。
在笔者看来,CLIL流派作为获得广泛认同的英语教学理念,其应当对我国的英语教育,尤其是像笔者这样的普通一线教师而言,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既然这样,那就应当坚持以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发展为教学目标,坚定地走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龚海平. CLIL流派及其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启示[J].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吴窑初级中学)
1. CLIL流派对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理论启示
CLIL是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简称,其是相对于“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僵化英语学习模式而生的,该流派强调的观点是,“语言学习必须基于对具体学习的内容展开,语言教育必须是既聚集语言、又聚焦内容的沉浸式教育”。
其一,其指明了初中英语教学要同时关注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似乎也确实在关注这两个内容,但这两个内容常常是分离的,教师考虑教学内容的时候常常忘记形式,而考虑教学形式的时候又常常忘记内容(尤其是公开课)。而CLIL流派的一个观点就是不能为教语言而教语言,要将语言放到具体的形式当中,即当两者和谐统一时,才能达成良好的理解。
其二,其指明了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关注语境与语用的真实。学以致用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思想,这一思想在CLIL流派中也有所体现,因为该流派原本就强调“在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内容”,根据龚教师的解读,就是要求学习者在真实的语境中自然语言,然后用习得的语言去进行真实的应用。这对于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来说,仍然是有益的提示。
2. CLIL流派对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实践启示
在教学实践中,CLIL流派又可以作出哪些提示呢?笔者以为这可以从日常的教学行为来进行两点梳理。
首先,词汇、短语的教学可以走出机械记忆怪圈。机械记忆导致的最大恶果就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热情的磨灭,而根据CLIL流派的观点,将词汇、短语放到真实的语境当中,让学生去真实地运用,则可以让词汇、短语等获得意义,从而形成一个理解记忆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遇到这些词汇时,会以更多的精力注意之、理解之,进而就达到了记忆的效果。
其次,注重目的语的使用。在龚老师所列出的CLIL流派对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启示中,组织双语教学、学科课程协同整合等,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有着长远的意义,但对于像笔者这样的普通一线教师而言,更现实的意义应当在于通过教师个人的努力去为学生的目的语使用提供真实语境。另一个重要的突破应当在于英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当中,无论是课后的交流,还是借助现代媒体终端如QQ或微信与学生交流,努力营造一个英语情境是必要的。尽管其在尝试之初还存在转变上的困难,但一旦学生适应了这样的交流方式,无形当中就会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种非常有效的情境。根据笔者的实践,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这样的情境还是比较容易营造的。在课后交流或者课间偶遇的时候,尤其是在聊天工具上,通过从短到长、由易到难的英语问题,让其他学生去回答,去陈述,偶尔再来两个英语笑话,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理解与应用水平。
3. CLIL流派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笔者还注意到,CLIL流派对初中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有着积极意义。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学观念的转变。笔者走上讲台多年,英语教学似乎一直没有走出一个学生苦学、自身苦教的怪圈。而CLIL流派所给出的观点,则让笔者在怪圈中不断尝试突破时所产生的朦胧的认识一下子变得清晰了起来。
原来,学生的英语学习与任何人的语言学习原本就是相通的。人在学习母语的时候,很少有机械记忆的情形,更多的是在实际情形当中的应用,“真实的语境”与“自然习得的语言”才应当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着力向学生提供的两个要点。而这对于原有的教学认识来说,无疑是一个革命,甚至在接受了这一观点之后,心里可能还在思忖会不会影响所谓的教学质量(即考试成绩)。
在笔者看来,CLIL流派作为获得广泛认同的英语教学理念,其应当对我国的英语教育,尤其是像笔者这样的普通一线教师而言,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既然这样,那就应当坚持以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发展为教学目标,坚定地走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龚海平. CLIL流派及其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启示[J].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吴窑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