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錯误,谁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常常伴随着教学的始终,它有它异样的精彩之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动态,用心捕捉随时闪现的错误,巧妙利用,并对错题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盘活错题资源,促进有效教学,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乐曾经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深深地感到:面对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尤其是运算错误,教师若能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学机智,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错误的价值,并加以认真分析研究,对提高教学实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快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盘活错题资源,促进有效运算教学的实践研究谈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盘活错题;有效教学
一、依托“微课集”,盘活教学资源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8分种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读是、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本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基于以上考虑,把小学生在运算中群体性、经常性做错的运算题,同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错题收集起来,制作成5-8分钟以内的“1 1 1”模式的微课,
微课模版:
并以教材内容划分整合成各级运算“错题”微课集,然后将每一年级的运算“错题”微课集整合成资源库。利用学校计算机服务器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并利用“互联网 ”向家长推荐资源共享,高效省时地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达成课程目标,减轻家长们、教师们的课后辅导负担。
二、运用“微课集”,促进有效教学
(一)梳理教材,盘点运算
(二)病理分析,盘点教学
1.病例类型及分析(心理型)
(1)记忆干扰影响
(2)隐性迁移干扰影响
(3)注意力分配不集中影响
(4)思维错位错误影响
(5)惯性思维影响
(6)缺乏耐心做题的意志影响
(7)不良的做题习惯影响
(8)教师期望心理作崇影响
2.病例类型及分析(知识型)
(1)小计算,大错误
(2)知识难点错误
3.病例类型及分析(混合型)
(1)能简就简,不加甄别
(2)不辨特征,简单模仿
(3)侥幸心理,印象凑数
(4)误用乘法分配律
通过收集典型运算“错题”分类整理,追源析因,以教材编排顺序系统地建设具有可操作性的运算“错题”微课资源库,并利用“互联网 ”推广应用实现家校资源共享。高效省时地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达成课程目标,减轻家长们、教师们的课后辅导负担。
三、盘活资源库,提升教学质量
“运算”教学为何如此重要,尤其是在小学六年的学习阶段?首先,在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而且运算是数学的灵魂,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课程的始终,这也是一线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再者,随着教材(尤其是六年级教材)对运算数据增大,运算难度提高,运算步骤繁化,特别是中下生、后进生的运算准确率都比较低,就是严重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后续学习。所以我们需要重视运算教学,同时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促进教学改革,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如今的数学课堂不需要追求滴水不漏、完美无缺,因为那是不实际的。有些学生的错误是你根本没法预料,这才是真实的教学内容。面对这些教学内容,如果采用避而弃之的或反复强调的方法,都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我们应该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收集“错题”资源,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同时建设“错题微课资源库”,这样学生可以正视自己的失误和缺点,时时对自己加以警戒,培养严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因此,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应该为了纠错而纠错,而应将错误看成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财富”,将错误看成教育教学的资源,好好盘活这些“错题”资源,促进有效教学,使得我们教学质量得到稳固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史宁中.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
[3]张春莉,吴正宪.读懂中小学生数学学习错例分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金发.小学数学学习病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关键词】小学教学;盘活错题;有效教学
一、依托“微课集”,盘活教学资源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8分种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读是、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本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基于以上考虑,把小学生在运算中群体性、经常性做错的运算题,同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错题收集起来,制作成5-8分钟以内的“1 1 1”模式的微课,
微课模版:
并以教材内容划分整合成各级运算“错题”微课集,然后将每一年级的运算“错题”微课集整合成资源库。利用学校计算机服务器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并利用“互联网 ”向家长推荐资源共享,高效省时地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达成课程目标,减轻家长们、教师们的课后辅导负担。
二、运用“微课集”,促进有效教学
(一)梳理教材,盘点运算
(二)病理分析,盘点教学
1.病例类型及分析(心理型)
(1)记忆干扰影响
(2)隐性迁移干扰影响
(3)注意力分配不集中影响
(4)思维错位错误影响
(5)惯性思维影响
(6)缺乏耐心做题的意志影响
(7)不良的做题习惯影响
(8)教师期望心理作崇影响
2.病例类型及分析(知识型)
(1)小计算,大错误
(2)知识难点错误
3.病例类型及分析(混合型)
(1)能简就简,不加甄别
(2)不辨特征,简单模仿
(3)侥幸心理,印象凑数
(4)误用乘法分配律
通过收集典型运算“错题”分类整理,追源析因,以教材编排顺序系统地建设具有可操作性的运算“错题”微课资源库,并利用“互联网 ”推广应用实现家校资源共享。高效省时地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达成课程目标,减轻家长们、教师们的课后辅导负担。
三、盘活资源库,提升教学质量
“运算”教学为何如此重要,尤其是在小学六年的学习阶段?首先,在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而且运算是数学的灵魂,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课程的始终,这也是一线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再者,随着教材(尤其是六年级教材)对运算数据增大,运算难度提高,运算步骤繁化,特别是中下生、后进生的运算准确率都比较低,就是严重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后续学习。所以我们需要重视运算教学,同时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促进教学改革,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如今的数学课堂不需要追求滴水不漏、完美无缺,因为那是不实际的。有些学生的错误是你根本没法预料,这才是真实的教学内容。面对这些教学内容,如果采用避而弃之的或反复强调的方法,都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我们应该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收集“错题”资源,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同时建设“错题微课资源库”,这样学生可以正视自己的失误和缺点,时时对自己加以警戒,培养严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因此,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应该为了纠错而纠错,而应将错误看成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财富”,将错误看成教育教学的资源,好好盘活这些“错题”资源,促进有效教学,使得我们教学质量得到稳固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史宁中.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
[3]张春莉,吴正宪.读懂中小学生数学学习错例分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金发.小学数学学习病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