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从孟子这段话抽炼出的中国传统文论的精华——“知人论世”说至今仍然在文学批评与文学实践中居于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就是以知人论世贯穿的,比如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作品简介、文本分析、探究性学习、文本思想感情等无不有“知人论世”的影子。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却成为改革的死角,教师用功,学生费力,考试成绩大多不够理想,可见文言文阅读教学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教师施教大多是“大一统”,学力较差的学生群体被严重忽视,提升全体学生文言文阅读整体素质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要有分层教学意识,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实际给出学法指导,强化自主阅读、追求个性诵读、展开多元互动、拓展课堂训练,学生学法认知体系一旦构建完成,必将为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目前,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中语文成绩已经占据了很大比重,素有“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但许多中学生学习语文不讲究方法,只停留在表面功夫上,认为只需要读懂文章就够了,对于本就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学习动力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思维导图可以称作为作文地图。  下面就以“洪荒之力”为话题的作文材料来谈
需求侧管理能有效提高电能的使用率,切合我国现行的节能减排的目标。文章简单介绍了需求侧管理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使用的侧管理技术,并提出相关建议。
《魏特琳日记》是继《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后 ,又一部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第一手原始档案材料。魏特琳则作为一位美国女教授、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和南京女性
《教童子法》是一单篇著述,共6000余字,王筠(1784-1854)写这篇著述是因为老友请求他教育自己的儿子,但是作者认为自己已老,很多知识已遗忘,只有多年来的学习经验能够帮助老友,故撰此文。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当时教学实情做出评述,字字发自肺腑,且又不同于纯理论著述。这篇文章包含了作者自己的学习经历、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像书信和谈话一般娓娓道来。因此所述之事非常贴近学习实践,对当时学生的学习有非
当今,说某人是个天才人物,未见得全是夸赞,然而,对于徐志摩,却只能这么说,否则你解释不了,一个原来没有想到写诗的人,会在短短十年间,成为上世纪中国最著名的诗人:更无法解释,好些名人因多角婚恋而身败名裂,至少也是声名受损,独有徐志摩却是,每经过一次婚恋,增加人生的一重光彩。他身边的每个女人折射着诗人的一个优异的侧面。纵然是他遗弃了的女人,到老也还是深深地爱着他。徐志摩第一任夫人张幼仪,晚年就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