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书之帆,润子心田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学生的个体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而这与丰富性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师应对新标准、新形势下的课外阅读有效引领方式进行不断探索,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引领策略予以完善,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提高,进而使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得到培养,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课外;课外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程形态在新课程标准下逐步向立体化和多元化大方向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课程中课外阅读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但是现阶段,难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空间和时间,不合理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于阅读教学的多个方面,其中包括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指导和阅读评价三个方面,教师很少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呢?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在阅读过程中,环境的创设起到的作用极其重要,良好的阅读氛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的阅读积极主动性得到最大化的提高。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将班级布置成一个图书室,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带到班级中,添置在图书角中,加大图书角建设的规范力度,让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课外书籍。之后,教师要对相应的奖励机制予以制定,设置“图书管理员”专门负责图书角的管理工作,并记录好学生的借书、还书等,教师应定期检查借阅记录,并适当奖励那些借阅次数较多的学生。其次,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经典诗文、名人名言或學生自创的“小名言”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感受到阅读的浓厚氛围。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上好,教师就应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爱上书籍,进而提高课外阅读的积极主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也并不例外,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堂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师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能力有效提高。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有机结合“看书本”和“看视频”的方法,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将“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的文章片段看完,然后再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影视片段,借助视频,让学生对“看书本”和“看视频”两者之间的区别有更深刻的感受,并让学生对原文有更加充分地理解。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小学时期是学生在学习方面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要予以更多的重视。其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进行课内与课外阅读时,要去认真品味与阅读,仔细阅读和品味,严禁“走马观花”的阅读方式,阅读的目的是要对书籍的内容和思想有更深入地了解,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其二,要对学生边阅读便摘抄的习惯进行培养,摘抄文章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以便于灵活地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其三,还要对学生读后感的习惯进行培养,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其每次在阅读后都应马上将自己阅读时的感受和想法记录好,或是深入剖析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有更好地理解,并且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在思维方面的理解能力。其四,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之后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就需要教师通过相关的激励方式去对学生领悟较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等。另外,教师在鼓励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在阅读方面具有缺陷向学生表明,并利用鼓励的语气去提醒学生对其予以纠正,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逐渐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
  四、借助活动载体,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实践能力提高
  当学生掌握到科学的阅读方法并将阅读目的明确之后,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阅读交流平台,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的实践技巧、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首先,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中开展读书交流会活动,使学生的读书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其次,定期在班级中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学生在推荐书籍的时候,应向其他学生介绍本书的作者、具体内容、主要思想以及对读者的影响和历史意义等。最后,应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比赛等活动,借助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进而实现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最佳化。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高质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今后的语文课程学习极为有利。在课外阅读指导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其用心阅读,使学生可以更为深刻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魅力,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闫石.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分析[J]. 教育现代化,2017(19).
  [2]赵爽.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 学周刊,2016(9).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品味、揣摩、积累并逐步学会欣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一主线,使学生在读中有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心灵相通。语言的感受最初来自读,立足点在于读,读中感悟,读中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情境;点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节好课的主要特征,评价一堂课,主要
【摘要】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受限,想象事物充满天马行空的趣味思维,然而很难形成思维的逻辑性,思考问题呈现碎片化,在头脑中想象事物时,常形成一个模糊的轮廓,不能具体地表述出来。这也就使得小学作文中,文字苍白无力,学生的天性得不到发挥的机会。教师应意识到小学生本身的优势,采取多元化的授课模式,研究并创新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扩展想象空间,创作出富有趣味、生活气息的高质量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口语交际教学近几年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与传统“听说”教学不同,它强调的是“交际”双方的口语互动行为。然而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重视不足、目标意识不强、考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本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具体说明,通过分析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第一学段(1—2年级)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而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是时代所需,也是推动班级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利用网络资源参与教育教学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互联网也是当今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相关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班级教学和班级管理的作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从互联网环境下的沟通媒 介——校讯通在教育教學中的应用来谈谈互联网对
【摘要】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它讲述了丑小鸭怎样变成漂亮的天鹅。这个童话故事,折射了许多人生道理。例如,对人性的尊重,对挫折的抗争,对美好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所能够达到的理解与感悟的程度,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丑小鸭;童话;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丑小鸭》被编写进了不同版本
左宗棠是清末重臣,生前享有崇高威望,身后声名却几度浮沉。  1885年夏秋,74岁高龄的左宗棠临危受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闽海军务,不料病逝于福州。清政府一直缅怀、歌颂这位中兴名臣的伟大功绩。但辛亥革命前夕,以同盟会为首的革命党人提出的核心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清政府服务的汉族官员,尤其是曾国藩、左宗棠等重臣,一概成为“汉奸”“叛徒”。抗战八年,同仇敌忾,左宗棠的功业,再受瞩目。后来,
【摘要】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微观视角考量,指导学生由浅入深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兼顾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上下游,以文学批评理论为指导,提出探究文学文本意蕴的三条路径,即语言解读法、社会历史解读法和心理解读法,并以《荷塘月色》为例,阐述三种解文路径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本意蕴;语言;社会历史;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是我的教育之追求。语文教学中,我坚持“阅读才是硬道理”的原则,带领孩子们海量阅读、共读共写,力求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海量阅读;共读共写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师每天都在涛声依旧地演绎着教育的故事,但是如何从平凡中获取阅读的幸福与快乐,促进学生的
名字来由有意思  长安街上,天安门两侧,高高的黄瓦红墙,便是皇城墙了。红墙上开两个黄瓦拱券门,分别写着三个遒劲大字“南池子”“南长街”,这些都是民国旧迹,算来也一百年有零了。东边的是南池子,西边的是南长街。南池子再往北,是北池子,南长街往北,那自然就是北长街了。您看,北京传统的地名设置,有时就是这么直白。  其实以前更直白,这两条街干脆是一个名字。那时候就懂得共享经济了,在清代不同的地图上,一会儿
【摘要】审题是中考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笔者结合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归纳审题时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审题;限制语;文本;引号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考试中,从看到题目到动笔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通过认真审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要求与问题,明确文本与问题的种种联系。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