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owangz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是我的教育之追求。语文教学中,我坚持“阅读才是硬道理”的原则,带领孩子们海量阅读、共读共写,力求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海量阅读;共读共写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师每天都在涛声依旧地演绎着教育的故事,但是如何从平凡中获取阅读的幸福与快乐,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呢?这里,我就以我每天常态化的教学,谈谈我眼中的“阅读”在语文中的重要性。
  一、晨读课“与黎明共舞”
  《日有所诵》作为我们班级的晨诵教材,我把这节课叫作“与黎明共舞”。每节晨读课的基本流程是:开启诗 复习诗 一两首新诗。第一首是“开启黎明的诗”,这首诗在一个时间段内是固定的。接着是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诗,然后是一两首新学的诗,并通过变换诵读形式和角色反复吟诵。就在这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学生被诗中渗透出的美好感情所感染,我也能深切地感受到学生表现出愉悦和获得的满足。晨诵中,还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再度创作。诗的世界多么神奇,它把许多平凡的事物,表现得那么活泼、那么鲜明、那么动人。晨诵中,师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
  二、教材课“删繁就简”
  小学课程一般来说每天有两节语文课。每天我固定一节课上教材,称为“教材课”。这堂课主要内容就围绕教材进行。毕竟我还不能违背应试教育,悬在我头上的考核这把利刃我可不敢小觑。因此,在对教材的处理我就得大刀阔斧,毕竟时间很紧。这样就必须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孩子们真是不赖,绝大多数学生能提前把文本读通顺,认识课本的生字词,当然我也就能輕松地驾驭,简单的文字有时完全没必要去进行支离破碎的解读,只要能抓住文本提几个重要问题,学生能解答完全就可以了。
  三、海量阅读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课堂上,我借鉴大师们的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班级实际,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明朗的教学之路。
  1.课前下功夫备课。《学记》里强调:“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现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给教师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我们仍然要坚持多查阅资料,多听课学习,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广采博纳,取其精华,并不时地反思自己的课堂,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由于《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里很多是我陌生的内容,于是我就买相关的书籍阅读,并在“陈琴素读交流群”里学习,积极地为自己充电,以此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读”才是硬道理。要想孩子们“厚积而薄发”,必须在课堂上增加阅读量。阅读阅读,就离不开读。我们完全可以把时间让给学生自己读,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有活干”。让各种读书形式唤起孩子们的好胜心。教师这种海量阅读的教育理念,其实暗合了最重要的课堂理念:让学生自己享受课堂,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文字营养。比如《韵读成语》的教学,首先我让孩子们大声喊出“学成语,长知识,善运用,明事理”的口号,再进入复习环节,背诵上节课学过的成语。采用的方式很多。接着听录音让孩子们读成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一起拼读“我会认”中的生字。然后进入听故事环节,我将这些成语串成了一个个小故事,孩子们可喜欢听了。再接着运用多种方式的节奏进行朗读,同样也冠以不同的美名“青蛙唱歌”“黄鹂鸣叫”“麻雀跳舞”“开山放炮”“小鹿狂奔”等。最后进行适当拓展“活学活用”和背诵。课堂上,孩子们最喜欢多种方式的朗读,加之打着节拍,可以说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成语的学习,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四、课外阅读助孩子们腾飞
  班级刊物励“海读”。二年级起,班级刊物《海鸥展翅》已经出炉了十六期。作品来源于学生的优秀作文和诗歌,由学生编辑上传到班级QQ群里,老师负责整理排版,印刷之后人人拥有一份。共读报纸过程中,鼓舞其斗志,共享其喜悦。迄今为止,已有多篇作文发表在报刊上,班集体多次在校、县级经典诵读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绽放着一个又一个精彩……课外阅读推“海读”。学生放学后,每晚诵读一篇优秀作文;阅读10分钟的课外读物;为了方便学生,我专门共建了“我爱海读”百度网盘群,群里分享我从“中国海量阅读群”“陈琴素读群”“语文教研群”等群中及网络上收集的系列绘本、故事和课文朗读录音,逐步推进海量阅读层层深入,让学生每晚从网盘上吸取营养成为自觉的行为。亲子阅读促“海读”。每期班级集中开展一次亲子阅读比赛及成果交流,每周家庭不少于1次的亲子阅读时间。由于班级更多的是农民工子女,老师就先让个别优秀的家长随时在群里分享亲子阅读的故事,晒其成果,让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周围的家长,这样以一带十。新鲜的阅读形式,使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浓了。看着孩子们的可喜进步,家长们更乐了。
  教育不是吹糠见米的快事,而是需要等待和浇灌,需要耐心和浸润的、慢的艺术。也许,短时间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那些和孩子们一起读过的书,一起背过的经典,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最终会长成他们的骨血,成为他们精神的底色。将来的某一天,那些思想,那些方法,会在他们的人生之旅开出花儿来。
  参考文献
  [1]宋婵元.浅谈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的重要性[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7).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人类接收信息、掌握间接知识的基本途径,是每个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活动。群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领域中新兴的教学方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地实践。但当前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浅表化、低效化、形式化的问题,有些群文阅读课堂甚至出现混乱、失控的情况。因此,把握群文阅读的特点,优化当前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中图分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结合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实情,目前学界对“非连续性文本”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笔者从2019年杭州市高三一模试卷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试题考查角度出发,窥探试题现状,批判性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努力方向,以期未来的测评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更趋全面、科学性。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试题分析;能力考查  【中图分类号】G633
在7A Unit1中,我们学了年龄的表达法,“我十二岁”,英语是“I am twelve. ”。其实英语中有关年龄的表达还有以下几种。  (一)他们都是十二岁。  1.Tom is twelve.  2.Mike is twelve years old.   3.Jack is twelve years of age.  4.Amy is at the age of twelve.  (二)他们快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品味、揣摩、积累并逐步学会欣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一主线,使学生在读中有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心灵相通。语言的感受最初来自读,立足点在于读,读中感悟,读中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情境;点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节好课的主要特征,评价一堂课,主要
【摘要】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受限,想象事物充满天马行空的趣味思维,然而很难形成思维的逻辑性,思考问题呈现碎片化,在头脑中想象事物时,常形成一个模糊的轮廓,不能具体地表述出来。这也就使得小学作文中,文字苍白无力,学生的天性得不到发挥的机会。教师应意识到小学生本身的优势,采取多元化的授课模式,研究并创新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扩展想象空间,创作出富有趣味、生活气息的高质量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口语交际教学近几年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与传统“听说”教学不同,它强调的是“交际”双方的口语互动行为。然而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重视不足、目标意识不强、考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本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具体说明,通过分析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第一学段(1—2年级)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而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是时代所需,也是推动班级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利用网络资源参与教育教学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互联网也是当今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相关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班级教学和班级管理的作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从互联网环境下的沟通媒 介——校讯通在教育教學中的应用来谈谈互联网对
【摘要】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它讲述了丑小鸭怎样变成漂亮的天鹅。这个童话故事,折射了许多人生道理。例如,对人性的尊重,对挫折的抗争,对美好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所能够达到的理解与感悟的程度,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丑小鸭;童话;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丑小鸭》被编写进了不同版本
左宗棠是清末重臣,生前享有崇高威望,身后声名却几度浮沉。  1885年夏秋,74岁高龄的左宗棠临危受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闽海军务,不料病逝于福州。清政府一直缅怀、歌颂这位中兴名臣的伟大功绩。但辛亥革命前夕,以同盟会为首的革命党人提出的核心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清政府服务的汉族官员,尤其是曾国藩、左宗棠等重臣,一概成为“汉奸”“叛徒”。抗战八年,同仇敌忾,左宗棠的功业,再受瞩目。后来,
【摘要】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微观视角考量,指导学生由浅入深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兼顾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上下游,以文学批评理论为指导,提出探究文学文本意蕴的三条路径,即语言解读法、社会历史解读法和心理解读法,并以《荷塘月色》为例,阐述三种解文路径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本意蕴;语言;社会历史;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