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手术室安全护理隐患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维权意识在逐渐增强,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加强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杜绝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医疗,现就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措施讨论如下。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能够导致手术室发生护理缺陷甚至差错事故的环节比较多,无论轻重,都会影响手术的进步,甚至危急生命。
接错患者:“三查七对”执行不严格;加上患者术前注射镇静剂,会发生不正确的对答;与病房护士交接时出现缺陷,容易接错患者放错手术间。
摆手术体位不认真,约束带垫放置不合理,而发生压疮;约束带过紧或肢体外展过度,时间过长而引起神经受压,衬垫放置不当而影响患者呼吸、循环。
手术部位正确:因术前手术部位未标识,未仔细校对病历、X线片、CT、MRI结果等而导致手术部位的正确。
用药、输血正确:输注瓶上输注特标签不清,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检查不正确,导致用药正确。
器械准备不完善,清点有误,准备的器械与手术不相符,刀、剪、针不利性能差,结扎线不牢,吸引器管堵塞,吸引不畅。
术中仪器使用不灵:术前没有将术中使用仪器试机,电刀接头固定不牢,临时发现故障。
不坚持原则,清点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清点器械不认真,对器械的完好性、完整性不了解,未按规定查对,导致异物遗留。
感染管理制度不完善: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灭菌不达标,参观人员无序流动,冲洗伤口的盐水瓶污染等。
电灼伤:因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或负极板处潮湿,在使用电刀时造成电灼伤。
送验标本丢失:因责任心不强或查对失误,导致手术病理标本错放、错送或遗失。
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
上述问题的发生原因很多,有些是综合因素汇集,分析有:①工作责任心不够强,没有严格执行医疗护理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一些护士工作责任心差,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法律意识淡薄。②综合素质差,业务能力低,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钻研业务,导致专业技术不熟练,造成实际工作手忙脚乱。③护理文书不规范,对手术室护理记录正确、漏记、涂改、记录不准确。④工作忙、压力大、精力、体力透支,产生不良有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影响手术的正常发挥。⑤管理不到位: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认真执行、落实,缺乏强有力的质量监管,使得人员涣散。
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教育,严格核对患者信息,做好术前访视,术后回访制度,术前1天由该手术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内容(手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携带访视单到该手术患者床前进行访视,严格查对,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化验结果,药物过敏史,核对无误,患者签名,确认,避免接错患者,防止手术部位正确。
防止壓疮:巡回护士摆放手术体位要轻,避免拖拉推拽患者,床单保持干燥平整,体位舒适处于功能位置,避免血液回流受阻。肢体不可过度外展,保护好压疮的好发部位。尽量使用凝胶垫或柔软的海绵垫以保护。手术时间过长时,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注意保暖,降低压疮的风险。
防止用药、输血正确:药物应摆放有序,标识醒目。在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需大声复述1遍,经麻醉医师核对无误后再执行,并将药瓶、安瓿保留血查。术中如果输血,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要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单、血制品类别、血量、检查血袋的完整性、有无凝块、溶血及污染等,无误后方可输入。要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输血完毕,血袋冷藏保留24小时备查。
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定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及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严密观察病情,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主动提供手术台上所需物品,确保患者安全,使手术者满意。
加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学习:积极参加自学,订阅各类护理刊物,提高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开展的手术,请医生讲解手术步骤,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经过理论实践的结合,提高护士手术配合能力。
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与否,关系到患者和生命及预后等重大问题,所以做好手术室安全工作尤其重要,通过加强教育,提高护士工作的责任心;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各项制度的落实和监督,保证依法从业;定期分析研讨各种隐患,做到警钟长鸣。通过这些措施力求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确保手术室安全护理,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维权意识在逐渐增强,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加强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杜绝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医疗,现就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措施讨论如下。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能够导致手术室发生护理缺陷甚至差错事故的环节比较多,无论轻重,都会影响手术的进步,甚至危急生命。
接错患者:“三查七对”执行不严格;加上患者术前注射镇静剂,会发生不正确的对答;与病房护士交接时出现缺陷,容易接错患者放错手术间。
摆手术体位不认真,约束带垫放置不合理,而发生压疮;约束带过紧或肢体外展过度,时间过长而引起神经受压,衬垫放置不当而影响患者呼吸、循环。
手术部位正确:因术前手术部位未标识,未仔细校对病历、X线片、CT、MRI结果等而导致手术部位的正确。
用药、输血正确:输注瓶上输注特标签不清,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检查不正确,导致用药正确。
器械准备不完善,清点有误,准备的器械与手术不相符,刀、剪、针不利性能差,结扎线不牢,吸引器管堵塞,吸引不畅。
术中仪器使用不灵:术前没有将术中使用仪器试机,电刀接头固定不牢,临时发现故障。
不坚持原则,清点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清点器械不认真,对器械的完好性、完整性不了解,未按规定查对,导致异物遗留。
感染管理制度不完善: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灭菌不达标,参观人员无序流动,冲洗伤口的盐水瓶污染等。
电灼伤:因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或负极板处潮湿,在使用电刀时造成电灼伤。
送验标本丢失:因责任心不强或查对失误,导致手术病理标本错放、错送或遗失。
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
上述问题的发生原因很多,有些是综合因素汇集,分析有:①工作责任心不够强,没有严格执行医疗护理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一些护士工作责任心差,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法律意识淡薄。②综合素质差,业务能力低,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钻研业务,导致专业技术不熟练,造成实际工作手忙脚乱。③护理文书不规范,对手术室护理记录正确、漏记、涂改、记录不准确。④工作忙、压力大、精力、体力透支,产生不良有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影响手术的正常发挥。⑤管理不到位: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认真执行、落实,缺乏强有力的质量监管,使得人员涣散。
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教育,严格核对患者信息,做好术前访视,术后回访制度,术前1天由该手术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内容(手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携带访视单到该手术患者床前进行访视,严格查对,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化验结果,药物过敏史,核对无误,患者签名,确认,避免接错患者,防止手术部位正确。
防止壓疮:巡回护士摆放手术体位要轻,避免拖拉推拽患者,床单保持干燥平整,体位舒适处于功能位置,避免血液回流受阻。肢体不可过度外展,保护好压疮的好发部位。尽量使用凝胶垫或柔软的海绵垫以保护。手术时间过长时,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注意保暖,降低压疮的风险。
防止用药、输血正确:药物应摆放有序,标识醒目。在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需大声复述1遍,经麻醉医师核对无误后再执行,并将药瓶、安瓿保留血查。术中如果输血,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要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单、血制品类别、血量、检查血袋的完整性、有无凝块、溶血及污染等,无误后方可输入。要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输血完毕,血袋冷藏保留24小时备查。
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定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及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严密观察病情,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主动提供手术台上所需物品,确保患者安全,使手术者满意。
加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学习:积极参加自学,订阅各类护理刊物,提高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开展的手术,请医生讲解手术步骤,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经过理论实践的结合,提高护士手术配合能力。
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与否,关系到患者和生命及预后等重大问题,所以做好手术室安全工作尤其重要,通过加强教育,提高护士工作的责任心;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各项制度的落实和监督,保证依法从业;定期分析研讨各种隐患,做到警钟长鸣。通过这些措施力求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确保手术室安全护理,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