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燃油税改革是国家经过多年酝酿,广泛征求意见符合国情和国际形势的正确决策,是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抑制燃油不合理的消费,规范税费制度理顺税费关系,公平社会负担,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无疑是一次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任何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货运企业,特别是对河南省的货物运输企业经营影响将会更大,如何有效应对这次改革,适应市场变革。笔者认为应从认清当前市场发展状况等各方面积极努力,抓住机遇渡过改革疼痛期。
关键词:油税改革 货物运输
1 河南省货运市场主体经营状况
多少年来,河南的货运企业为我省甚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应急运输发挥了巨大作用,靠低成本管理,低成本运营在全国货运市场占据了相当的地位,来自于政府、主管部门的各种优惠政策保障,在全国运力资源中形成了政策优惠的低洼地带,大量的资金、从业人员从全国各地拥入河南,形成了河南特有的货物运力大省,一小部分企业借助政策的东风,分析政策的走向,从“小而弱”做到“大而强”,把握了货运市场的规律,从融资、银行按揭、保险、规费等诸个方面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加强了运力市场后台体系的服务支撑作用,又从货源地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初具规模形成了现代物流体系的雏形,此次改革,虽也受到冲击,但企业的风险系数还能有效把握,但三分之二强的货物运输企业,从头至尾就是名符其实的“慈善公司”,靠政策优势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挂靠公司”管理模式,运用各种办法,吸呐社会资金,增加运力,靠单车管理费作为利润,谈不上从经营市场占据货源市场,管理企业上获取,而是获取较微薄的管理费、手续费,形成了车主和企业两个主体,企业经理人成了真正的中介人,在改革之前这种模式已体现出企业控制力差,企业安全风险系数大,抵御风险能力差,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本应在2006年规费体制改革时着手认真打理市场而没有行动的企业,随着市场各种因素的增加,各种链条的断裂,不但要萎缩、解体,甚至会承担更大的风险。
2 燃油税实施对道路货物运输业带来的影响及趋势
燃油税实施对道路货运市场中的专业运输企业的影响主要有3点:一是成本核算方式发生极大变化,车辆每月按时缴纳的固定成本转化为随运输周转量变化的变动成本。二是由于推行燃油税,缴纳费用的方式由单车计征改为按实际油耗计征,在当前货运市场运力大于运量的情况下,有效的运输才会产生成本支出,因此,单车的增量成本反而会降低。三是为了适应运输市场新格局,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会自发调整车辆结构,加速淘汰老旧车型,耗能低、效率高的重卡和特种运输车将提高结构比例。
对于道路货运市场中的个体经营者而言,燃油税的实施将个体车辆与专业运输企业车辆重新带回到一个起跑线上。过去为数不少的个体经营者为了缩减成本千方百计逃缴规费,车辆外挂、超限超载成为治理道路货运市场的顽疾。燃油税实施后,这些非正常现象将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个体经营者与专业运输企业都会将精力投入到信息获取和利润增长上来,整个货运运价体系将逐步恢复并趋于理性。
总体来说,燃油税实施后道路货运将处于一个相对高成本的经营平台上。由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专业运输企业在单位成本、消息渠道、技术管理、市场定价和服务信誉方面相对于个体经营者具有优势,很容易实现节点式网络化发展,即使运价稍高,也可以获得稳定利润;而实力较弱的个体经营者在高成本冲击下,受货源信息匮乏、市场信誉不足、运送效率低下等多种因素干扰,市场主体数量将快速下降。可以预见,未来5-10年随着我国道路货运市场步入成熟期,市场集中度将极大提高,少数企业垄断行业或是占据行业绝大部分份额的局面会在我国出现。
3 燃油税实施后对道路货物运输业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3.1 改变固有的经营理念,培育市场核心凝聚力,承担货物运输的主体责任 此次改革,从行业管理到市场经营都有切肤之痛,那么本次燃油税的改革,对河南运输经营模式又是一次“推倒重来”洗牌,当全国的政策在一个水平线以上,政策引导货运市场“返朴归真”,向着一个更加公平、健康的市场格局发展,货运市场对诚信品牌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对科学合理的货物运输无缝对接,要求将更加迫切,因为二者是决定市场安全性、连续性、低成本的有力保障,运输企业的优势将会进一步显现。现在仍然只抱怨政策,而不积极寻求对策,仍然不主动进入市场,而当市场的边缘人,把运输经营当成简单的行政管理,把不符合当前货运市场潮流的呆板理念彻底废除,适应市场发展方向,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在新的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那真的将被市场抛离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市场巨大的作用力的结果。
3.2 充分发挥政府和部门资源优势,为企业创建大的货运市场空间 近些年来,河南货运运力快速发展,各种吨位的车辆齐全,技术优势明显,靠车主的主动发展,占据了发达地区和西部货运市场,给河南的外出务工经济增加了特色,有力促进了河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谐稳定,但他们靠的是低回报,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此次改革恰逢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运输市场将会极不稳定,大量运力闲置、压价竞争、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等会时有发生,因此规范货运市场,保持行业稳定十分重要。同时也为推动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充分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推动运力结构调整和公司化改造,促进企业间的联合、合作,用市场淘汰一批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货运企业、运力及运输方式和组织形式。这个时候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利用其资源优势,加强同这些地区的沟通合作,让我们有优势的企业积极参与,稳定当前货运市场份额,确保运力市场的稳定,进一步锻造河南运输企业的市场意识,用信誉、品牌优势促进经营管理,打造货物运输市场平台,提高河南运输企业的竞争力。
3.3 政府和运管部门加大对企业防范风险的投入力度 运输企业靠政策等多年来形成的低成本扩张,无疑也是经济收益的低增长,或者是零收益,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手段和措施薄弱,在原有模式之下,基本可实现车车有保险,但是现在货运企业不但面临生存的威胁,还承担着安全主体责任的威胁,有的企业靠规费票据作为控制车辆的抓手,续续保险、开开例会、发个信息,但现在因为企业几乎没有资金储备,运转已成问题,这时政府可以从安全资金上投入,确保企业的安全经费进行时段性的保护,降低税收额度进行税收保护,也可以通过银行进行低息贷款,扶持企业走上一程,把风险通过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努力降低到最低限度。
3.4 企业要运用法律手段自我保护、降低风险,适应市场发展趋势 一些企业天天喊车管不住了、不听招呼了、通讯断了、找不到了,近期困扰了企业的管理层,其时这是市场作用力的结果,如何运用法律手段自我保护,降低风险,对企业通过找市场、找资源,为车主谋取经济效益的要更加体现服务意识,对那些即不服从管理又违背安全管理的车辆,要积极的运用法律手段,让其转出,一定要彻底打破原有模式下“车多企业就是大、就是强”的理念,站在企业的角度,效益乃是企业的根本,沉着应对,重谋市场空间,培育新的利润源,适应市场发展趋势,融入现有的市场新格局。
河南货运市场能否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取决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经营者,能否有一个共同坚定的理念,共同采取措施,理顺市场因素、整合市场资源、强化市场意识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应对燃油税的改革,步入货运市场新格局,迎接货运市场变革的春天。
关键词:油税改革 货物运输
1 河南省货运市场主体经营状况
多少年来,河南的货运企业为我省甚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应急运输发挥了巨大作用,靠低成本管理,低成本运营在全国货运市场占据了相当的地位,来自于政府、主管部门的各种优惠政策保障,在全国运力资源中形成了政策优惠的低洼地带,大量的资金、从业人员从全国各地拥入河南,形成了河南特有的货物运力大省,一小部分企业借助政策的东风,分析政策的走向,从“小而弱”做到“大而强”,把握了货运市场的规律,从融资、银行按揭、保险、规费等诸个方面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加强了运力市场后台体系的服务支撑作用,又从货源地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初具规模形成了现代物流体系的雏形,此次改革,虽也受到冲击,但企业的风险系数还能有效把握,但三分之二强的货物运输企业,从头至尾就是名符其实的“慈善公司”,靠政策优势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挂靠公司”管理模式,运用各种办法,吸呐社会资金,增加运力,靠单车管理费作为利润,谈不上从经营市场占据货源市场,管理企业上获取,而是获取较微薄的管理费、手续费,形成了车主和企业两个主体,企业经理人成了真正的中介人,在改革之前这种模式已体现出企业控制力差,企业安全风险系数大,抵御风险能力差,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本应在2006年规费体制改革时着手认真打理市场而没有行动的企业,随着市场各种因素的增加,各种链条的断裂,不但要萎缩、解体,甚至会承担更大的风险。
2 燃油税实施对道路货物运输业带来的影响及趋势
燃油税实施对道路货运市场中的专业运输企业的影响主要有3点:一是成本核算方式发生极大变化,车辆每月按时缴纳的固定成本转化为随运输周转量变化的变动成本。二是由于推行燃油税,缴纳费用的方式由单车计征改为按实际油耗计征,在当前货运市场运力大于运量的情况下,有效的运输才会产生成本支出,因此,单车的增量成本反而会降低。三是为了适应运输市场新格局,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会自发调整车辆结构,加速淘汰老旧车型,耗能低、效率高的重卡和特种运输车将提高结构比例。
对于道路货运市场中的个体经营者而言,燃油税的实施将个体车辆与专业运输企业车辆重新带回到一个起跑线上。过去为数不少的个体经营者为了缩减成本千方百计逃缴规费,车辆外挂、超限超载成为治理道路货运市场的顽疾。燃油税实施后,这些非正常现象将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个体经营者与专业运输企业都会将精力投入到信息获取和利润增长上来,整个货运运价体系将逐步恢复并趋于理性。
总体来说,燃油税实施后道路货运将处于一个相对高成本的经营平台上。由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专业运输企业在单位成本、消息渠道、技术管理、市场定价和服务信誉方面相对于个体经营者具有优势,很容易实现节点式网络化发展,即使运价稍高,也可以获得稳定利润;而实力较弱的个体经营者在高成本冲击下,受货源信息匮乏、市场信誉不足、运送效率低下等多种因素干扰,市场主体数量将快速下降。可以预见,未来5-10年随着我国道路货运市场步入成熟期,市场集中度将极大提高,少数企业垄断行业或是占据行业绝大部分份额的局面会在我国出现。
3 燃油税实施后对道路货物运输业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3.1 改变固有的经营理念,培育市场核心凝聚力,承担货物运输的主体责任 此次改革,从行业管理到市场经营都有切肤之痛,那么本次燃油税的改革,对河南运输经营模式又是一次“推倒重来”洗牌,当全国的政策在一个水平线以上,政策引导货运市场“返朴归真”,向着一个更加公平、健康的市场格局发展,货运市场对诚信品牌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对科学合理的货物运输无缝对接,要求将更加迫切,因为二者是决定市场安全性、连续性、低成本的有力保障,运输企业的优势将会进一步显现。现在仍然只抱怨政策,而不积极寻求对策,仍然不主动进入市场,而当市场的边缘人,把运输经营当成简单的行政管理,把不符合当前货运市场潮流的呆板理念彻底废除,适应市场发展方向,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在新的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那真的将被市场抛离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市场巨大的作用力的结果。
3.2 充分发挥政府和部门资源优势,为企业创建大的货运市场空间 近些年来,河南货运运力快速发展,各种吨位的车辆齐全,技术优势明显,靠车主的主动发展,占据了发达地区和西部货运市场,给河南的外出务工经济增加了特色,有力促进了河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谐稳定,但他们靠的是低回报,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此次改革恰逢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运输市场将会极不稳定,大量运力闲置、压价竞争、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等会时有发生,因此规范货运市场,保持行业稳定十分重要。同时也为推动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充分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推动运力结构调整和公司化改造,促进企业间的联合、合作,用市场淘汰一批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货运企业、运力及运输方式和组织形式。这个时候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利用其资源优势,加强同这些地区的沟通合作,让我们有优势的企业积极参与,稳定当前货运市场份额,确保运力市场的稳定,进一步锻造河南运输企业的市场意识,用信誉、品牌优势促进经营管理,打造货物运输市场平台,提高河南运输企业的竞争力。
3.3 政府和运管部门加大对企业防范风险的投入力度 运输企业靠政策等多年来形成的低成本扩张,无疑也是经济收益的低增长,或者是零收益,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手段和措施薄弱,在原有模式之下,基本可实现车车有保险,但是现在货运企业不但面临生存的威胁,还承担着安全主体责任的威胁,有的企业靠规费票据作为控制车辆的抓手,续续保险、开开例会、发个信息,但现在因为企业几乎没有资金储备,运转已成问题,这时政府可以从安全资金上投入,确保企业的安全经费进行时段性的保护,降低税收额度进行税收保护,也可以通过银行进行低息贷款,扶持企业走上一程,把风险通过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努力降低到最低限度。
3.4 企业要运用法律手段自我保护、降低风险,适应市场发展趋势 一些企业天天喊车管不住了、不听招呼了、通讯断了、找不到了,近期困扰了企业的管理层,其时这是市场作用力的结果,如何运用法律手段自我保护,降低风险,对企业通过找市场、找资源,为车主谋取经济效益的要更加体现服务意识,对那些即不服从管理又违背安全管理的车辆,要积极的运用法律手段,让其转出,一定要彻底打破原有模式下“车多企业就是大、就是强”的理念,站在企业的角度,效益乃是企业的根本,沉着应对,重谋市场空间,培育新的利润源,适应市场发展趋势,融入现有的市场新格局。
河南货运市场能否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取决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经营者,能否有一个共同坚定的理念,共同采取措施,理顺市场因素、整合市场资源、强化市场意识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应对燃油税的改革,步入货运市场新格局,迎接货运市场变革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