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l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数学思维;思维质量;数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2-0061-02
  
  联想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思维现象和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从一个问题自觉地“过渡”到与它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之中。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联想不仅能够沟通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开拓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还在举一反三的训练方式中使学生对知识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实现“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最终目标。
  
  一、学会联想,让学生的数学思维飞得更高更远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有文本教材和课件素材,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教学新知时,教师要循序渐进,从较低的起点开始,照顾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需要,实现不同需求学生的多层次思维齐头并进。例如教学“一题多问”的习题训练,引导学生从某个条件或几个条件中繁衍出若干相关情景的问题,学生对这些条件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理解,去探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将数学思维的翅膀张扬起来。
  例题:已知乙数是10,乙数比甲数少2/3,求甲数是多少?
  要想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明析甲乙两数之间的关系,在不改变这道题解法和所求问题的基础上,只要将条件“乙数比甲数少2/3”剖析、挖掘,让学生对这一条件进行多方位地联想转化即可,使这一条件内涵丰富起来。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情趣。
  1.乙数是甲数的1/3。
  2.甲数是乙数的3倍。
  3.如果甲数是3份,乙数就是1份。
  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 :1
  5.甲数比乙数多2倍
  ……
  这样拓展延伸,使得学生对这一条件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题目的层面。在联想拓展训练中,学生透彻地理解了分数应用题中两个数或两个量间的相互联系,顺利地实现“从同一个出发点,走不同的路,最终都能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教学目标。这样灵活、轻松的训练模式既能在短时间拓展学生解题思路,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将分数、比例和除法等知识点进行了梳理整合。
  
  二、学会联想,让学生的数学思维飞得更快更轻松
  
  有些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表述含蓄,学生不易看出其中的内在联系。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借助联想方式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思路变得目的鲜明,思维方向更明确、目标更清楚,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教师通过让学生掌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解题方法,就如同给他们的数学思维插上了一对轻盈的翅膀,越飞越高。
  例题:修一条长1200米的公路,前3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这条公路需要多少天?
  要求学生认真理解题意,仔细分析各种数量关系,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多方位审视,多思路解题。不一会儿,黑板上就写出了学生各种各样的解法:
  归一解法:先求每天修了多少米,再求共用多少天。
  1200÷(1200×20%÷3)=15(天)
  倍比解法:由于知道3天修了全长的20%,可以算出3天修了多少米,再根据全长的米数是3天修的米数的多少倍,就可以求出修完全长共用多少天。
  3×[1200÷(1200×20%)]=15(天)
  工程解法:把长1200米的公路看作一项工程,根据工作“天数=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1÷20%)=15(天)
  1÷(20%÷3)=15(天)
  方程解法:依据照这样的速度,知道每天修的长度相同,根据这一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设需要x天。
  1200÷x=1200×20%÷3
  分数解法:把长1200米的公路看作单位“1”,20%就是1/5,3天占全部的1/5,全部的天数就是3÷(1/5)。
  3÷20%=15(天)
  比例解法:根据照这样的速度,就是速度一定,修的路程和时间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
  解:设需要x天。
  20%:3=1:x
  这样处理丰富了学生对应用题的认识,增强了对习题的探索性,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不断得完善和生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比较了解答应用题常用的解题方法:归一、倍比、工程、比例、分数等,还沟通这些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最终选择解答此题最简捷的方法是分数解法。
  综上分析: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因此,单纯的用眼睛看知识,不如让学生动脑想一想,亲手操作,所获得经验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哪种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就用哪种教学手段,这就是用最便利的手段获得最大的效益。联想方法就是在教学应用题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通过创设相关情境,有意识、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最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责任编辑 高洁】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青少年群体中扎扎实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不仅是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政治任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与“四史专题教育”内容接轨,探讨“四史专题教育”的实施策略:教研为先,厘清单元内涵;深入实践,探索教学方式;拓展延伸,提升活动实效。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史专题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
摘 要:通过“校园百家”这一载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项目,让他们去挖掘自身的天赋,发展自己的兴趣。通过 “校园百家”学生成长平台的建设,尊重学生个性,给学生多元的展示舞台,为学生提供“家”的体验,播种“家”的梦想,实现学生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育人愿景;通过“百家”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家”的愉悦,树立成“家”的信心。  关键词:学生成长;平台建设;实践探索;校
关键词:小数学;概念构建;感性材料;平均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10X(2015)35-0074-02  “平均分”是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6、37页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和分数的基础。与其它版本的教材编排大体一样,基本上都是通过分一分,然后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前几天,举行教研活动,一位教师上了这节课,是按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的,课上得
玖是我班的一位留守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就由爷爷奶奶看管。他是一个成绩较差,但本质不坏的孩子。在校大事不犯,小事却又不断,经常上课说闲话,看课外书,做小动作,拖欠作业……  一次,他又违反了班纪,被班干部抓了现行。无奈之下,我想到了和他家长沟通,要玖回去后叫他爷爷给我打个电话。吃过晚饭,我接到了他爷爷的电话,语气之激烈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现在有些执法机关都有冤案、错案,你能保证你们的班干就没
[摘 要]高职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尚待加强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力度,产学结合,加强学院与医院间的合作与管理,建立区域内的“双师型”教师资源库等。  [关键词]护理;双师型”;师资队伍  [基金项目]江西省“十一五”教育规划立项项目(11YB295)  [作者简介]项颖卿(1976-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学院
Like the elusive1 Sherlock Holmes, his most famous creation, Sir Arthur Conan Doyle was a man of many contradictions. Scientifically educated, he believed in séances2 and fairies. A humanist who ident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精心导入,激发创新兴趣  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须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整节课英语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面是教学导入片段。  片段A:  师生问好。  T:
摘 要:小学英语Sory Time板块教学的设问,宜从学生想回答的问题以及学生需要思索的问题等方面入手。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设问可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story time教学;设问;活动;呈现方式;策略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8-0052-03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学的第一课时常常是Story Time的
共青团中央曾经做过一份有关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4.8名的人对四大名著阅读过多遍,9.0%的人阅读过一遍,从未阅读过的人数高达16.2%。问及是否擅长诸如中国象棋、二胡、剪纸或书法等传统技艺时,有高达33.5名的大学生表示曾经学过但已完全忘记。调查中,当大学生被问及《二泉映月》是什么乐曲时,有近10%的学生回答错误,当学生被问及“嫦娥奔月”与
一爱心温暖学生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是的,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每位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投入。  一个叫李丹的学生,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了,她跟着年迈的祖父生活,家庭十分贫困。可她很不争气,学习不努力,还时常说谎、逃学。为此,我多次找她谈话,收效甚微。怎么办呢?有一天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