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融合教育的支持策略

来源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coco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融合教育的日益关注,各地普通幼儿园逐渐开始重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质量.江苏省苏州市民治路幼儿园和苏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于2014年合作开启融合教育工作,探索出一条促进孤独症儿童高质量融合教育发展之路,即“影子老师”模式和“1:3小组课程”模式两种主要支持策略.在这两种策略支持下,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能够独立自主完成任务并增加与同伴的互动频率,为其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以智能算法精准聚焦大学生学情、以“代具”外包大量重复性教学工作并赋能“创新型”思政课教师、助力教学评价以推进“教”与“学”的共生发展,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然而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尚不成熟,加上思政课教师对AI存在某种认知偏差,致使大学生学习浅层化加剧、思政课教师“教书”与“育人”角色混乱,人工智能管理的数据风险又影响了数据对协同育人的价值创造.因此,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师牢牢抓住自身的教学主导权,在提升智能素养水平的同时挖掘“人机协同
高品质高中建设从根本上取决于学校对教育发展规律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准确把握.一方面,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广大教育人的使命;另一方面,个体发展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品质高中建设必须坚持在守正创新中全面推进.
期刊
课后延时服务是“双减”目标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各地正在全面展开.眼下,课后延时服务多为整班建制,主要形式和内容仍然是教师督促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填塘补缺”.这样的课后延时服务易于管理,成效显见,也受多数家长的欢迎.但是,这样的课后延时服务容易被简单地等同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时间的延长,笔者认为课后延时不是课堂教学的延时.
期刊
今天的中小学校普遍比较重视文化建设,新学校关注文化设计,老学校重视文化梳理或者是文化重建.但有个普遍性的问题是,很多学校有意无意地将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混为一谈了.须知,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校园文化并不等同于学校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