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礼仪先行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新办园开展幼儿生活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阐述,认为在新办幼儿园对幼儿开展生活礼仪教育须要多方深度融合,共同营造符合幼儿身心生长规律的礼仪教育环境和活动,让幼儿受益终身。
  【关键词】新办园;生活禮仪;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新创办的幼儿园一切都是新起点,新的校园环境、新的教师和新的小朋友,开展幼儿生活礼仪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或者说还没有形成有效教育模式,笔者在生活礼仪教育过程中逐步完善,提出“立德树人,礼仪先行”的新办园幼儿生活礼仪教育模式,较大程度破解了新办幼儿园开展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难题,提升了新办园培养小朋友良好生活礼仪的效率。
  一、新办园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存在问题
  新创办一所幼儿园,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领导、新的教师、新的小朋友及很多家长也是初次把学生送进幼儿园,所有的都是零基础,之前从未有交集过,在此情况下开展生活礼仪教育就面临更大的挑战,具体存在的问题有:
  1.园所层面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是2018年10月才创办的新园。新的园所,新的领导班子、新的员工,没有像其它老园那样已经形成的一些符合本身实际的文化制约、规章制度、教育理念等,所有员工都是开创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磨合,解决磨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幼儿园的所有环境和建筑都是之前就已经设计好的,还不是开展幼儿生活礼仪教育活动的理想环境。
  2.教师层面
  新办园的教师都是通过招聘同时入职,这保证了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但教师来自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有高收费私立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双语特色幼儿园等,相当多的教师在前幼儿园从教三年以上,在不同的从教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礼仪习惯。例如,有的老师在进餐前会让幼儿双手合十进行带有宗教色彩的餐前祷告;有的老师要求幼儿跟长辈打招呼时行鞠躬礼;还有的老师教育幼儿遇人垂手站立一旁避让。教师对幼儿的礼仪要求来自自身文明程度与文化素养,形式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礼仪准则。
  3.幼儿层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家规定必须满三周岁的幼儿才能入园,所以现在新进园的小朋友有一部分上了早教的,他们在早教中心习得的礼仪行为各不相同。
  4.家庭层面
  我国虽然已经开放了“二孩”政策,很多孩子也来自“二孩”家庭,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一思想根深蒂固存在于中国家长头脑中,孩子依然是家庭里的“小皇帝”,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全权包办,忽视礼仪、礼貌习惯的培养,孩子养成了骄横任性的性格,导致“熊孩子”倍出。现今很多家长为了省事,热衷让孩子玩电子产品,导致孩子不善与人交往,缺乏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礼仪修养。长此以往,我国的文明素质也必将受到影响。所以,对幼儿实行礼仪教育迫在眉睫。
  二、新办园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实施策略
  虽然说,新办幼儿园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存在很多不利的方面,但笔者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探索,从理念领航、教师先行、环境育人、融入生活、家园结合等五个方面开展幼儿生活礼仪教育,具体实施如下:
  (一) 理念先行 共筑目标
  我园根据园的实际情况确定办园理念,例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首先确定了“树人以爱 尚礼启德”的办园理念,意指教师以爱育人,育人立德,培育具备优良品质之人。为了给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充分利用各种场合灌输办园理念。
  1.理念上墙。在园所大门显眼处,建造一面理念墙,把理念上墙。教职工一进大门,“树人以爱 尚礼启德”这几个字扑眼而来,营造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良好氛围。
  2.加大宣讲。利用教职工大会或其它相关的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办园理念的宣传,阐释办园理念的含义来源,把办园理念慢慢融入教师的心,真正让每一个教师接纳和认同,共同构筑园所文化的根基,树立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
  3.制度管人。完善幼儿园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师德培训,提升教师的育人素养。制定《教师行为规范》,要求教师要注重仪容仪表,衣着打扮要符合幼儿教师的形象,不能奇装异服,妆容夸张。
  (二)教师先行 职业成长
  要想给幼儿一滴水,自己须拥有一桶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榜样,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礼仪,老师要不断充电,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学习生活礼仪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培训。
  礼仪培训的途径很多,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同时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首先是邀请礼仪专家进园对教师进行生活常规礼仪培训,统一常规礼仪要求,提升礼仪教育观。其次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快速提升自己生活礼仪教育能力。第三是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方式加强生活礼仪知识的学习,让老师们实现快速成长。第四是精准、高效地学习。比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充分阐述了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幼儿的学习发展目标。为了让教师清楚掌握每个年龄段幼儿应该具体达到的目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指南》培训活动,集体解读、小组讨论、个人研修、闭卷考核等方法,让教师深入了解《指南》,并以学促知,以知促行,提升自我素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环创先行 润物无声
  在“活教育”理论体系中陈鹤琴先生非常强调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与重要性。其中提到环境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井且影响着幼儿的一生。从中可以看出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要想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礼仪习惯,须要先从园的环境着手,打造与时俱进,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园环境,让他们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1.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环境。例如,笔者所在的园舍呈“U”形建筑,南北两边各有一幢三层楼高的楼房,东边是四层楼房。东边一楼是一个开放型的大堂,在这个走廊上布置如京剧脸谱、二十四节气、各民族风俗礼仪、《弟子规》生活礼仪等,打造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场所,践行文明礼仪,整一个一楼走廊悬挂图文并茂的《国学礼仪》吊饰,营造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二楼走廊布置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环境,如,白水仙瀑、雁塔晚霞、增江画廊等地方风景名胜,让孩子感受家乡的美景、物产的丰饶,为“我是自己家乡人”而自豪,萌发爱家乡的情感,用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去爱护家乡、守护家乡,从而实现培养幼儿讲文明、爱家乡教育效果。同时,“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在园内随处可见,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让校园物化环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1.对互动的思考
  传统的作文教学课堂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而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作文课程中多了许多“重要角色”。比如,平板电脑、手机等。在课程的实施中,由于师生对平板不熟悉,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整节课下来,教师与平板、学生与平板的互动多了,而师生间的互动少了。笔者赞同“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的课堂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利用平板、手机、台式电脑等都能实现的说法,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课堂的组织者应该坚持所有的现代化设备都应该为解决课程学习所用,学生必须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与平板互动。但是,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不可少,这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学习。
  2.对难点的突破
  仍记得最初脑海中冒出设计此课程的场景。“互联网 教育”这是个新颖的、时髦的概念,笔者很激动,很想利用各种手段来支持作文教学。天天心里想着怎么运用平板、手机、交互白板……有时候甚至走进了“为了展示先进设备而上课”的怪圈。今年十一月初,笔者有幸运参加了珠海市2017年“粤教云”应用学校专项培训,香洲区的肖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云服务、云互动课堂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经验,肖老师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要用“粤教云”突破教学重难点。这句话令笔者深深触动,的确,我们所有的课程设计、课堂形式、教学模式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突破学习重难点,所以在“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我们面对崭新的技术、设备时万万不可丢弃了我们最初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
  3.对课程的探索
  此次教学探究始终围绕作文课展开,笔者认为在“互联网 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课程与“互联网 ”结合绝对不能止步于作文课,此次作文课只是一个开始,收获的所有经验、教训都化为日后探索的资本和动力,尽力打造“互联网 语文”的课堂教学。尝试开拓更广的领域,比如,“互联网 小说阅读”“互联网 诗歌鉴赏”“互联网 语文专题复习”等现代语文课堂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 教育”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语
  “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是有效的,拓展了学生学习作文的时空,转变了单一作文课堂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的渠道展示自己的思考和作品,帮助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大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果。有人把“互联网 教育”比喻成一次生态更替,笔者认为,在此次生态更替中,高中语文作文课、语文学科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迎着“互联网 教育”的浪潮,在新时代中展现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侯志中.“互联网 ”教育时代的语文课堂[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6(9).
  [2]曹丽萍.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6(1).
  [3]趙春松.“互联网 ”为小学作文教学打开了又一扇窗[J].语文知识,2017(6).
  [4]陈芳.论“互联网 ”时代下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6(4).
  [5]王志刚.中小学数字化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揭示教学立足于生活本位的重要意义,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强化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深化生活感悟三方面对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为其他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立足生活本位;构建课堂;对策  著名教育学家陶知行说:“生活即教育。”然而,在具体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在生活化教学
自主参与、主动合作、善于探究、乐于交流是课改倡导的学习态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鼓励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是强调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勇于创新。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自主与合作探究式学习呢?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观点。  一、创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第六单元为例,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线索,理清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在大单元主题背景下,设计“聆听美文音律”“你是我的中心——中心句的妙用”“为写景文增色——修辞的妙用”“读出你心中的壮美山河”“书写达人”“这儿真美——写景习作”六个微专题,精准聚焦单元重点。  【关键词】大单元;微专题;听说读写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设计,采用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他却将香味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不是放任,不是纵容,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而是意味着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宽容并不意味着无能,也不是姑息迁就,它是一种理性上的情感控制,是一种人际艺术的把握。  每一位学生的内心都希望能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家长老师都喜欢的好学生,但是往往很多时候由于某种原因使自己无法控制,不知不觉就越走越远,偏离了自己的航向,甚至做出一些荒唐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薄弱初中学校的学生,很多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水平不高,对写作提不起兴趣。为此,我校语文组于2019年9月开始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生活素材的整合与运用”的研究。本文主要论述在研究实践中,我初步摸索到的几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摘要】在当前“停课不停学”的新形势下,学校教育迎來了新的挑战,尤其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确保课堂知识的输出,更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保证课堂效率。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转化数学知识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展自主学习探索活动,增设趣味环节,为课堂注入新鲜活力,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线上课堂;趣味性;课堂活动  趣味十足的课堂,可以
暑假,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的手机忽然响起了清脆的提示音,接通电话后,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老师,我是小俊啊。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我考上了您的母校,音乐表演本科……”电话那边学生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我也被浓浓的幸福感包围起来。  时光倒回到四年前的那个春天,我当时的心情如同那淅淅沥沥的雨天一般阴郁、消沉。当时我刚调到这所中学半年多,任教八年级的音乐。也许是中途接班、也许我
【摘要】教育在进步,理念在更新,在新课标改革的实践中,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受到更多的关注,加强和改进数学例题的教学,对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发展智力是至关重要的。帮助学生寻找更加有效的解题方法,是知识与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联系起来的纽带。那么,如何用例题引导学生在应用新知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搭建起新知与旧知的桥梁,通過例题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以点带面,提
【摘要】近年来,学生欺凌现象日益普遍,表现在强势学生对于弱者的语言欺凌、孤立欺凌、威迫协从等行为上,也表现于家长间的种种欺凌行为。中学政治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针砭时弊,进行必要的改革,增加相应的防范内容,采用校内外普法联动、导之以情等教育方法,将中学政治教学打造成为杜绝“学生欺凌”重要堡垒。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学生欺凌;防范  一、学生欺凌的几种现象  (一)语言欺凌:起外号等  语言欺凌就
如果把一间学校比作是一个池塘,那班主任就是水,而学生自然而然就是鱼了。学生遇到好的班主任则如鱼得水;鱼儿在清澈的水环境中生活才会茁壮成长;失去水,池塘不复,鱼儿无栖身之地。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也是德育重中之重。  一、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主干  参天大树必须有主干,如果没有主干,叶将焉附,则无繁茂之本;如果没有主干,必将匍匐不前,苟存阴暗之地;如果没有主干,则无法拔地而起成就参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