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量扩张的自然渗漏及超量极限的实验探索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扩张器在体内及体外扩张过程中的自然渗漏率和单个扩张器超量扩张的极限。

方法

对13例患者17个部位应用皮肤扩张术,记录Ⅱ期手术前注射扩张器内0.9%氯化钠注射液的总量,术后再测量扩张器内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8个扩张器按额定容积的150%扩张,静置在0.9%氯化钠注射液环境下1个月,再测量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同样的方法折叠扩张器注射导管,重复实验,测量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向4个100 ml扩张器内注射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环境下静置1个月,测量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第2次注射1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置1个月,测量0.9%氯化钠注射液剩余体积,重复该方法,直至达到400 ml,记录数据并描绘扩张曲线。

结果

埋置在体内的扩张器平均自然渗漏率为(29.0±12.5)%;85.0%(8.0/9.4)是通过扩张器注射壶、14.8%(1.4/9.4)是通过扩张器的扩张囊渗漏的;单个扩张器超量扩张的极限在200%左右。

结论

0.9%氯化钠注射液可以通过扩张器的囊壁和注射壶渗漏。单个扩张器超量扩张的性能极限有一定限度制约,当注射体积超过某个值时,其有效扩张的性能并不随着注射体积增大而增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完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点阵二氧化碳激光和微针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治疗间隔1~3个月,治疗2~8次。治疗前、后对两组的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ECCA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评分从(61±1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面部美学分区及其在脂肪颗粒注射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面部脂肪颗粒注射面部年轻化23例进行美学评估。根据美学标准,将全颜面划分为10个美学单位,49个美学亚单位。评价美容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对23例149个美学单位实施脂肪颗粒注射,涉及300余个美学亚单位。每个美学单位注射1~35 ml。脂肪颗粒注射后面部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肿胀,10~14 d消退;11例出现局部淤血,5~20 d
期刊
目的探讨优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血管生成素-1(Ang-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配比对移植脂肪颗粒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18只大鼠分成9组,每组2只,9组的VEGF165、Ang-1、bFGF配比依次为1∶0∶0、0∶1∶0、0∶0∶1、1/2∶1/2∶0、0∶1/2∶1/2、1/2∶0∶1/2、1/3∶1/3∶1/3、2/3∶1/6∶1/6、1/6∶2/3
期刊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明确诊断患者5例,男3例,女2例。行足跟局部扩大切除手术,切缘距病灶2 cm,深度达跟骨骨膜,根据缺损大小及足底内侧动脉解剖学特点,选择适合的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移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随访8~14个月。结果5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感觉功能良好,足部外形满意,能正常承重行走,无皮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唇腭裂的发病特点,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435例非综合征唇腭裂病例,对患者的性别、疾病部位、血型、伴发畸形、遗传史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35例中,单纯唇裂397例(27.67%),单纯腭裂655例(45.64%),唇裂伴腭裂383例(26.68%)。男性801例(55.82%),女性634例(44.18%)。单纯唇裂组男性60.20%(239例)多于女性39.80%(158
目的探索瓷睿刻蓝光照相(CEREC Bluecam)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口腔固定桥修复牙体预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3单位固定桥修复的80例患者牙体粗备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用瓷睿刻蓝光照相数字化印模进行检查,对照组40例用常规方法检查。用CEREC4.2软件和石膏模型对肩台宽度均匀、肩台平滑连续、肩台边缘平整、轴壁无倒凹、轴面聚合度良好、咬合空间适合、共同就位道良好等进行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