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ay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部分高中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大班化、封闭化、生硬化等问题,使得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对此,通过阐述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困境,研究探究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应用,以此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成果。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探究式教学 差异化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改革已经在许多学校实施开来,很多学校越来越不满足于过去生硬化的教学模式,转而寻求突出学生个性特征、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研究在论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引入创新的教学理念,助力学校和老师达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一、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困境
  现如今,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相对丰富,能够对学生的表达训练以及思维锻炼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虽然已经实行了高中教育改革,但由于部分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课堂上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在全国各省百余所高中学校的调查研究,目前,近四分之三的教师仍旧习惯于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学生是根据教师的指令而非出于自己的主观需求进行着被动且枯燥的信息技术学习。由此,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甚至部分高中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产生了一定厌烦心理。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
  1.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我需求
  与以往学生被动接受信息技术课程不同,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业水平、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学习背景、爱好兴趣等各方面情况,针对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此来推进教学进度。然而,实际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又常常事与愿违,教师对所有学生保持一概而论的态度,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这一背景下,将新型教学模式引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显得迫切又重要。新型教学理念是教师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的指导下,针对每位高中生的不同的综合实际情况,开展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本质是“以人为本”。
  2.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如今,国家的经济水平快速提高,高中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也和过去产生了巨大差别。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要让学生在新型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就必须在这个阶段做好信息技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在创新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以分数或者升学率这些数字化的指标作为教学导向,而是将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每位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优秀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教师以“树师德”为美,以“败师风”为耻。教师自身要积极学习和借鉴成功的案例,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出一套新的可行的教学方法,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让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
  3.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多样性
  每个学生虽然都处于学校的大环境中,但是他们仍有所区别。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为之设计的教学活动也应当力求多元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在信息时代,教学手段已不局限于过去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模式,无论是情境教学、角色互换、分组讨论等线下教育实践活动,还是知识点播、远程课堂、大V名师等网络教育,都能使得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充分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具体方法
  当下的新型教学方式既能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大幅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又能减轻教师的负担,避免学校制定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一刀切的考核标准,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几点内容。
  1.调查先行,全面摸排每位学生的综合情况
  在正式开展创新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该详细地调查学生的各项情况,了解并掌握高中生各自的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情况,并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按照信息技术标准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育。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主动地加入到学习的环节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这一调查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有效开展,避免人为的主观的判断。
  2.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
  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先前对学生的摸底情况进行分类备课,依照“基础知识、提升知识、挑战知识”等学习内容进行课程准备,基础知识一般面向全体学生,提升知识一般面向大部分的学生,挑战知识一般面向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和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交流模式、作业评估等。比如,有的高中学校让学生依照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到不同班级进行走读,相应的,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考核,学生在付出努力后,基本都能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增强了全体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与时俱进,灵活调整差异教学执行方式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差异教学模式应用,并非固定不变、一日为功的,而应随着学生综合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对应的调整。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反饋机制,鼓励教师开设体验式、互动式、开放式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体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课程,并及时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随着学生学业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变化,教师应灵活地调整差异教学活动的具体执行方式。这一环节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有效互动的基础,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关怀每位学生的成长,为学生营造一个值得信赖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一种新模式,已经在一部分高中校园取得了良好效果,能够充分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克服当前课堂教学活动中机械化、应试化、死板化问题,这是体现人文关怀、真正发挥教育精神的有益尝试。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笔者认为,下一步,应逐步扩大改革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让更多学生都能享受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吕型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3.
  [2]刘金霞.探讨高中信息技术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
  [3]田春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思考[J].软件.
其他文献
目的 以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对体外培养的单核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罗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临床并发症和早期胸部CT检查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4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
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内外交流不断加深。服饰作为文明的一种象征,代表着一个民族文化特色,并且体现了一定时代下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特征。然而服饰文化的翻译现状不容乐观,
【摘要】在初中阶段,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是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只有基础打好了,学生才能在高中、大学乃至今后的学习当中更加得心应手。初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出了要求,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模式还没有定型,正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好时机,如果在这一阶段教师能够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育中,那么会给将来的物理学习带来极大的好处。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真情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方面的问题越来越重视。从传统的看病就医来关注自身的健康,到现在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饮食、注重心理健康和日常保健,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