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运动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策略探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n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不管是在学习活动还是在游戏活动中,深度学习是幼儿自主学习、敢于探究的有效方式,是良好学习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幼儿园室内运动中存在“放任式、趣味不足、浮于表面、教师有效应对幼儿行为的能力弱”等问题,导致室内运动游戏化倾向明显,幼儿能力弱。针对目前的情况,经过实践探索,通过“创设适宜的运动环境、追随幼儿的兴趣爱好、多元学习方式”等策略,促进幼儿在运动时敢于尝试,获得深度体验。
   【关键词】室内运动;深度学习;指导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中指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在幼儿园的活动过程中,幼儿能自主学习、认真专注、敢于探究、想象创造,这就是一种深度学习,是良好学习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幼儿园室内运动中存在“放任式、趣味不足、浮于表面、教师有效应对幼儿行为的能力弱”等问题,导致室内运动游戏化倾向明显,幼儿能力弱。经过实践探索,通过创设适宜环境、追随幼儿的兴趣爱好、多元学习方式等三个指导策略,促进幼儿在运动时敢于尝试,获得深度体验。
   一、创设适宜环境:幼儿探索挑战基石
   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幼儿主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室内运动中要促进幼儿在运动中的深度学习,需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运动场所,为他们提供发现、尝试、了解以及“亲力亲为”的机会。提供合适的、丰富的活动材料是幼儿在室内运动中深度探究的有效保障,幼儿在与运动器械互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运动技能,获得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发展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一)适宜运动空间——合理运动
   室内空间小,场地复杂,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充分利用,如:教室、活动室、走廊、上下楼梯等地方。每个地方由于场地环境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运动。教室、活动室可以利用现有的桌椅,尽可能收纳不利于运动的无关物品,如柜子、游戏材料、各种容器等,暂时不需要的隔断橱柜收起来,让教室中间留有较大的空间,便于幼儿活动。走廊可以进行轮胎、滑轮小车等运动,墙壁拐角做好软包保护。上下楼梯可以进行猜拳、运水等,角落可以进行投掷、平衡等运动。幼儿运动的器材要牢固、安全,并适用于幼儿。
   (二)丰富运动器材——多重体验
   为了吸引幼儿探索运动材料的兴趣,教师应给幼儿提供可以用来投掷、踢、接等能够产生运动目的的材料。考虑到幼儿的反应灵敏度较差,为了提高操控的成功率,一开始不建议提供弹跳性较好、幼儿难以控制的塑料球,而是换成具有相同效果、弹跳性较弱的材料,例如沙包、结成球的袜子等,也可以提供体积较大的目标物作为操控练习目标,例如大盒子、大球等。一开始用于抓抢、投掷的东西,质地要柔软,在空中飞行的速度较慢,如围巾、小布袋等。另外,材料数量充足可以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让他们有充分实践、体验的机会。同时,运动器材的选择要有层次性,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运动需要;运动材料要有变化,能一物多玩,促进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深度探索。
   (三)强化安全意识——有效保障
   活动前,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需要,向幼兒提出有关安全的活动要求。如楼梯间的活动要有秩序,不能推挤;滚轮胎时注意避让前方出现的同伴;通过垫子的时候等待前方同伴离开等。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总结活动情况,如有不安全的行为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避免。通过日常的安全教育和每天的“安全一分钟”,帮助幼儿树立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另外,教师要加强在运动中对幼儿的保护,观察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发现有不恰当行为时及时制止,根据幼儿的活动状态随机调整运动的器材,变化活动内容,对不同能力幼儿也要适时调整运动量,防止发生意外。
   二、追随兴趣爱好:幼儿学习尝试先导
   兴趣是幼儿活动的动力,也是幼儿在活动中深度探索的前提。在室内运动中,教师要把自己变成孩子,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理解他们的活动,不要因为幼儿忘乎所以的吵闹发怒,要走进幼儿,看看孩子们到底在玩什么,为什么这么玩。教师不要主观臆断,要给予幼儿一点空间和时间去反思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一)尊重幼儿兴趣
   在开展室内运动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主动探索的乐趣,引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如小班幼儿玩布垫材料,幼儿拿到布垫后就用手不停地捏捏、转转……老师不失时机地说:“你们想和布垫宝宝怎么玩?”孩子们将布垫放在手中翻来覆去,尝试各种不同的玩法。有的幼儿把布垫当成了方向盘;有的幼儿把布垫顶在头上当作太阳伞;有的幼儿把布垫夹在双腿间做小马跑……老师随机引导:“布垫宝宝可以当作小马骑,还可以当作什么小动物呢?”孩子们一听马上行动起来。这个案例中教师观察到幼儿的兴趣指向,及时引导其他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一味地尊重幼儿的活动兴趣,还要注意把握分寸,要挖掘有价值的兴趣点,值得探究的内容。
   (二)激发幼儿兴趣
   当幼儿在运动时出现兴趣减弱,漫无目的等消极现象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已有的经验,适时地提出问题,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再如幼儿玩布垫材料,当老师发现幼儿失去兴趣时,老师又说:“你们和布垫宝宝玩出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真棒!现在我们要去小兔家做客,小兔家就住在远远的河对面,想想布垫宝宝能帮我们什么忙?”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只见有的幼儿坐在布垫上,双手不停地前后摇摆,像在划小船;有的看见了也跟着学了起来,但他不是坐在布垫上而是跪在布垫上用双手往前划;还有的幼儿则把布垫放在地上当作游泳圈慢慢地移过……案例中教师的适时介入,创设新的情景,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幼儿克服遇到的困难,调整活动材料,帮助幼儿继续尝试探索。
   (三)延续幼儿兴趣
   “兴趣是活动的源泉”,让幼儿保持运动兴趣能让运动更有效。作为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策略,延续幼儿之前的兴趣,通过变换运动场地和材料,调整教学方法等,引导幼儿不断思考和探索,激发幼儿深入探索的新活力,使他们产生更多的创意。对幼儿在运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给予肯定,强化幼儿正确的行为。教师适时调整运动场地和活动形式,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活动中体验不同的运动感受,获得成功的体验。每个幼儿的运动能力不同,教师还可根据个体的运动能力和发展水平,创设不同层次的活动环境,合理地增加或降低运动的难度,也是延续幼儿兴趣的有效方法,鼓励幼儿通过努力达成目标,收获自信。    三、多元学习方式:幼儿探究思考路径
   幼儿的运动能力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大多数幼儿具有了一定的平衡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在运动过程中也展现了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在很多运动中,这些运动能力之间是相互牵制的。例如,幼儿在单脚跳时,身体的平衡能力和下肢的肌肉也在辅助运动,如果要向前跳或者与同伴合作跳的话,又和身体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耐力有关。因此,教师不能期望幼儿在短时间内平衡能力、动作协调性、灵敏度等有迅速的提高。
   (一)充分的活动机会
   任何一项运动技能,其练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练习的次数越多越有利于运动能力的获得和提高。运动中的深度探索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尤其是运动技能的获得,更需要时间练习。如果没有充分练习的活动机会,就无法引发幼儿深度探索。室内运动的开展并非一定要在某个固定的时间进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动作练习。
   (二)多样的活动方式
   教师在室内运动时给予幼儿大量练习的机会,幼儿在不断的重复中学习和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重复的次数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小的幼儿需要越多的重复。重复不能是单一的,相同的学习目标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重复出现,单一的重复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和耐心。组织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动静结合,急缓交替,用丰富多样的方式激发幼儿参与练习的兴趣。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同时应关注儿童当下的心理状态,帮助幼儿克服动作发展中的高原期现象。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改变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促使幼儿积极调整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三)多种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室内运动的组织形式通常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时,教师可以选择性地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当活动中教师的主旨是通过集体讲解、示范帮助儿童掌握某个操控动作的要领,或组织集体操控动作的游戏时,可以选择集体活动形式。当活动需要两两配合或者小组配合共同完成活动目标时,可以选择小组活动形式,如互相抛接球。当活动场地宽敞,器材数量充足,有意识让幼儿巩固已有的多种玩法时,可以选择个别化活动形式。无论集体的、小组的还是个别化的活动形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教师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择使用,有时甚至在一次活动中也可以将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整合利用,以凸显它们的特点,充分发挥不同组织形式的优势,诱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开展。
   在开展室内运动时,教师始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组织活动。在快乐的氛围中运动,在愉悦的环境中运动,注重在室内运动中幼儿深度探索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基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基于良好的师幼互动,给予幼儿充足的运动时间和空間,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季梅,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田波琼,杨晓萍.幼儿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及支持策略[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7(7):17-20
   [3]张晔,周念丽,柳倩.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0.
其他文献
2012年以来,肥城市提出联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六项改革,特别是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解决环境恶化、资源短缺问题,混合动力汽车应运而生。其采用的发动机—电动机联合驱动动力总成结构,主要目的是利用电动机使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间,以达到提高燃油经济性的目的。通过综述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和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在混合动力汽车结构方面的研究有串联结构的增程式、并联结构的插电式等;在能量管理策略方面有基于PMP算法的全局优化、基于ECMS算法瞬时优化、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学习等方法。
新收入准则的实施使得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了多方面影响,本文首先对施工企业所受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情况,制定了具体问题的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