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乌鬃鹅保种现状及发展建议

来源 :中国禽业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远乌鬃鹅为广东四大名优鹅种之一,属小型肉用品种,原产于清远市北江两岸,是清远劳动人民长期选育而成的具有独特外貌特征和稳定遗传能力的鹅种.因其体型小、皮下脂肪少不利于烹制烧鹅,市场销售量逐步降低,养殖人员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引入其他鹅的品种进行杂交,导致乌鬃鹅的遗传资源污染严重.本文就清远乌鬃鹅的保种现状、存在问题和开发利用等进行分析,以期为清远乌鬃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2021年12月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称,共有18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18个畜禽遗传资源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由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立华育种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花山鸡配套系位列其中.据了解,花山鸡配套系属于屠宰加工型黄羽肉鸡,其大量推向市场将有力支撑家禽“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的发展需求,有效弥补目前市场上黄羽肉鸡普遍不适于规模化屠宰加工的短板.
期刊
目的:探讨颏下入路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及外观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颏下入路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外观满意度.结果: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0±6.5)岁(范围:25~43岁);体质指数平均为(24.7±4.1)kg/m2(范围:18.8~31.4 kg/m2);肿瘤最大直径平均为(1.5±1.1)cm(范围:0.4~3.6 cm).7例患者中,行锥状叶及峡部切除术2例,单侧腺叶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整合素α1(integrin alpha 1,ITGA1)(circ-ITGA1)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系进展转移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亲本MDA-MB-231细胞和高转移能MDA-MB-231-M细胞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irc-ITGA1在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通过体外实验验证circ-ITGA1的环状特性,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发的一种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ASFV可感染家猪和野猪,并能通过软蜱传播.ASFV潜伏期往往不到1周,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萎靡不振、呕吐、便血、呼吸困难为主,母猪易流产或产死胎.病理剖检可见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充血、肿胀,肺部也会出现严重水肿,血液检测时发现病猪血小板、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所谓林下养鸡,是养鸡的一种特殊方式,不同于规模化养鸡,也不同于散发于农村地区的庭院养殖.这种形式的养鸡多是为了充分利用果园、茶园、树林等空余地方进行养鸡,养殖产品除了供给自用,多余的还可以进入特定市场进行销售.rn林下养鸡是近年来兴起的“以林护牧、以牧促林”的生态循环产业,主要利用林地、果园等自然生态资源以放牧与饲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殖.树林为鸡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适宜的环境,反过来鸡能啄食林地害虫,鸡粪又能为树木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林下养殖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实现
期刊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参与细胞膜磷脂构成和细胞内代谢调控的重要结构性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肝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正日益受到关注,但结论尚不一致.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发挥抗炎作用,避免炎性反应的过度激活,抑制肿瘤形成;而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发挥促炎作用,可激活免疫系统,促进炎症发展.本文旨在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肝癌发生和发展关系的营养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及其机制以及P U FA的治疗作用等进行文献综述,以探讨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肝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收录畜禽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入品种及配套体系共948个,其中地方品种546个.我国畜禽品种遗传的多样性,尤其是地方畜禽品种的优异种质特性,是几千年来多样化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赋予的,是祖先留下来的.这些优秀的地方畜禽资源不仅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培育新品种不可或缺的“基因库”,更是具有“活态”传承特点的农业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
期刊
[目的]探讨SUMO E3泛素连接酶MMS21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发挥作用机制.[方法]利用GEPIA2和CPATC数据库分析MMS21在肝细胞癌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设计两条siRNA分别敲低肝癌细胞内源性MMS21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比例;进行BrdU染色和DNA fiber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与DNA合成速度;构建带有MYC标签的MMS21蛋白过表达载体,并在细胞系SK-hep1中建立其稳定表达的细胞株;利用Co-IP联合质谱分析的方法鉴定MMS21的互作
一智能种蛋转移设备结构图rn智能种蛋转移设备结构见图1.本设备主要包括两条蛋盘输送机、机器人移蛋系统、遗留蛋蛋盘暂存工位、蛋盘码垛工位.rn二工艺流程rn1 种蛋放置rn人工将装有种蛋的整垛蛋盘放进种蛋盘入口,每次放入2垛,然后随输送链进入拆盘吸蛋区域.rn2 机器人吸蛋转移rn检测2垛蛋盘到位后,由1台4轴机器人携带由夹持机构和吸盘组件组成的夹具,移动到蛋盘的正上方,然后吸盘组件吸取顶层2盘内的种蛋,同时夹持机构夹取蛋盘,然后上升离开,与下面的蛋盘分离.
期刊
耐脱水性是指生物体或组织在丧失所有或几乎所有细胞水分的状态下而不产生不可逆损伤的存活能力.种子的耐脱水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保证物种生存和繁衍的适应性机制,在植物种子(质)资源保存中起关键作用.种子的耐脱水性是一个复杂的性状,其分子机理至今尚不清楚.为此,本文综述了种子耐脱水性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正常性种子的耐脱水性是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生理成熟期达到峰值;顽拗性种子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脱水敏感,不具有成熟脱水的发育阶段.成熟的正常性种子在吸胀初期保持对重新脱水的耐性,随着萌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