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无例—畅想—创造”法的尝试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无例—畅想—创造”教学法,就是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尽量少用或不用范例来演示。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情景,引导孩子自己去感知——联系实际——畅想——汇涌激情——表达(创造)。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出色地完成整个教学环节,我认为需要做到三点。
  首先,美术教师对教学情景的设置是“无例—畅想—创造”教学法的精髓所在。以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一课为例。教师在上课时,通过情境设计把学生思维引入海底。
  ——同学们,让我们像小鱼儿游水一样游到自己的座位上好吗?
  ——轻唱(放音乐激发学生情趣):鱼儿、鱼儿水中游,游来游去,乐悠悠……
  ——小鱼儿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了吗?今天的天气这么好,让我们一起到小鱼的家里去做客好吗?那么,大家要听老师的指挥:闭上眼睛。(此时,播放反映鱼类嬉戏的乐曲,口中轻柔地叙述乐曲所表达的情景)我们来到了大海边,阳光暖暖的,灿灿的,海水蓝蓝的,清清的,我们大家轻悠悠地潜入大海,在那摇曳的水草中,在那伸展着触角的珊瑚丛里,有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形态各异的鱼,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色彩斑斓的鱼,有的像花儿,有的像小船,有的像蝴蝶,还有的像彩带……
  ——呀,大家找一找我们自己在哪里?睁大眼睛仔细找。
  此时,打开设计的课件,放映水底千姿百态的鱼类的活动,让学生睁开眼睛,将刚才的形象思维与真实生活接轨。现实生活与真实的情景是学生形象积累的源泉,也是他们放飞想象的牵线。
  其次,“无例—畅想—创造”教学法要求美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学会用心灵与大自然交流,让绘画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及绘画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四年级上册《美丽的画盘》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放映收集到的令人感动、能拨动孩子幼小心灵之弦的情景、人物等照片来设置情境,渲染孩子的情绪:
  ——年老而慈祥的奶奶帮上学的小孙孙背上书包,眼中流露出温和、怜爱的眼神的一刹那……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大海连成一片,小小的船儿宁静悠闲地飘荡着,浅黄色的沙滩上躺着美丽的贝壳、鹅卵石……山峰林立,云雾缭绕,一条小径蜿蜒曲折,消逝远去……
  ——老师相信在我们的生活里也有这样动人的场面,可是在我们无法把它们拍摄下来时,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把它们留住?
  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导出和大家一起把这些美好的记忆绘制成装饰挂盘,挂在自己的房间里。
  在学生完成自己的作业之后,再让他们互相传递自己的成果,互相感受别人所表达出来的场面和心境。创作之后的作品共赏,让他们形成潜在的意识:别人的作品、范画、例作,主要是用来欣赏、学习的。从而杜绝了很多同学的仿画现象。
  最后,“无例—畅想—创造”教学法,还需要对学生多进行人、景、物等形象的审美能力的锻炼,以及形象的认识、积累。这除了通过对人、景、实物的直接接触、写生外,仍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实现。 如实物活动照片、动态幻灯片的运用。
  “无例—畅想—创造”教学法的目的是: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给学生一双巧手,让他们自己去描绘未来;给学生一颗敏锐而又开阔的心,最终是为了让孩子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舒展个性,创造自我,进而帮助学生培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作者单位: 山东省荣成市第26中学)
  (责任编辑: 朱蒙)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个人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实现了基本普及.在当前教学背景下,高中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有效记忆大量的词汇、短语及美文,有效背诵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有效背诵有助于促进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    1. 有效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英语是一门用来交际的语言。教师让学生有效地背诵一些简单的对话,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从而鼓励他们开口说英语的勇气,英语才能学活。通过背诵一些固定句式,学生就可以顺利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现代课堂教学倡导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而问题情境的营造需要精心设计的提问作为前提条件。显然,巧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以“趣”创设导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导入问题,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中产生强烈的自主探索的欲望,及早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课时,我先板书“3( )
一、拉近课堂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于实践、注重创造的课程,尤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经常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出发,从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他们创作的灵感,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双手和大脑,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技术,在实践中求知,从生活中体验。  在引入新课或讲解某个知识点时,我常常先创设问题情境:或设计问题情境,或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通过实验不仅能使课本知识得到再现,还能加深学生对各单元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帮助他们探索和获得新的方法和知识。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开端,是发现问题和发明创造的首要步骤。观察是思维的源泉,对现象的感知越充分、越全面,就越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而获得真知。观察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生今后从事创造性劳动和科研活动打下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