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学的道德维度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i0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罗媛博士的学术专著《移情视域下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研究》以“移情”视角走进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世界,对其做出伦理道德评判,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移情思索与关怀的世界,对麦克尤恩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交流细致入微的分析呈现了麦克尤恩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思考及他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关切和期望,同时表现出了文学在实现人与人之间移情情感的滋生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该专著是一位严肃的文学批评者从跨学科的路径对一位严肃的文学家的严肃解读,走进文学作品的道德维度,在读者心中树立道德的文学批评观。
  关键词: 《移情视域下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研究》 移情 伦理批评
  一
  文学是人学、是人的生命之学、人的情感学、人的心灵学、人的精神现象学。透过每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我们总可以清楚地看到作品背后的艺术家本人,看到他的灵魂。这是因为艺术创作不能缺乏由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点燃起来的火焰。“文学是人学”是对普遍、共同人性存在的肯定。文学实践着一场对话,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有关人性认识的一种交流,其目的是建构一个更加温情与和谐的社会。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文学批评伦理转向使文学批评回到文学本体自身,强调文学创作与阅读的伦理行为,关注文学对人的书写和观照。读者的阅读是一个“文学法官”的行为,为文学作品做出伦理判断,通过同情、想象和理性等方式达到理解他人的目的。罗媛博士跨学科地将心理学“移情”(empathy)研究的新成果应用于伦理批评,解读当代著名作家麦克尤恩的小说,其专著《移情视阈下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研究》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12月出版,以“移情”视角走进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6部主要小说,对其做出伦理道德评判,有助于读者深入透视麦克尤恩的作品,为读者提供文学研究的本体论范式。
  二
  纵观全书,不难发现罗媛博士对作家麦克尤恩创作思想的挖掘和探索。麦克尤恩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严肃的人性关怀渗透进该书的评论之中,表现出一个成熟作家的社会责任感。麦克尤恩认为小说是对人性的探寻,移情是人性的核心和道德的起点。“移情”无疑是麦克尤恩文学创作的核心关怀,在无数次访谈中,麦克尤恩无不强调移情的重要性。作为在二战阴影下成长起来的小说家,麦克尤恩对战争的暴力有着深刻的感悟,作为目睹“冷战”和“9·11”事件的一代人,麦克尤恩对人性,尤其是人类相互移情的重要性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他坚信如果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有更多的移情心理,那么我们经历的以上灾难将不会产生。罗媛博士在论述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了麦克尤恩对“移情”与道德的态度,尤其麦克尤恩作为一个小说家的道德关怀。麦克尤恩认为移情是道德的起点,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伦理存在。他把小说看作一种探索和审视人性的形式。麦克尤恩正是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实现了一个小说家的道德责任,实现了文学的审美与教诲功能。
  该书首先告诉我们,麦克尤恩的强烈道德责任感体现为战争暴力的客观书写,表现出社会重大历史事件对人类“移情”能力的挫伤。麦克尤恩坦言他与同时代的人们有一种没有能在场给予帮助的负罪感,身为一个作家,他的创作在某种层面上是向亲历战争的父辈们致敬。他严肃地书写暴力,而他展现的不仅仅是暴力,而是从事有关暴力的写作,他展示的无疑是人性里某些共同的东西。麦克尤恩认为文学书写在更宏大的规划上必定使读者对具体情景持某种形式的批判性态度,这与作家文学创作的道德意图密不可分。罗媛博士对麦克尤恩的《赎罪》做了非常详尽的解读,分析这本小说中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的战争如何给人类带来无法弥补的创痛和灾难,以及战争如何摧毁人性的移情能力,使之表现出极度残忍的暴力行为。该小说既以个人怆痛为出发点,又承载了集体记忆的伦理责任。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旨在揭示社会环境中个人移情的减损如何给自我与他人/他者之间的关系造成影响,带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甚至暴力事件的发生。他试图寻找一种重树移情情感的途径。作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小说家,麦克尤恩在小说创作中很自觉地表达出文学在移情重塑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
  透过《移情视阈下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研究》,我们能够理解移情在自我与他者的互动关系,乃至整个人类共处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程度的移情与和谐共存及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该书向读者呈现麦克尤恩作为一位富有责任感的小说家对移情的理解和重视。在麦克尤恩看来,移情的本质是将自己置入他人的心灵,把自我想象成为他者,这是人性的核心,是同情的本质,是道德的起点。“移情”凸显了情感共享的主动性,即自我主动走出自我的情感世界而进入他人的情感世界。人性里自我对他人不同类型的移情想象力直接影响和决定人际关系的种种情形。想象力使我们能够明白成为他人是什么情形,在这样的情形下,残忍和暴力行为将不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与温暖,残忍的行为完全因想象力失败所致。
  《移情视域下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研究》告诉读者,麦克尤恩之所以要创作小说,是因为他发现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移情道德的流失。他希望通过小说创作对不同环境下小说人物移情情感丧失的详细描绘,呈现其对人际交流与人类社会和谐带来的影响,并希望以此重塑人们相对他人的移情理解,达到小说创作的道德目的。本书考察了麦克尤恩小说从移情匮乏到移情理解的障碍,再到移情他人能力的不断增强和移情关怀对象的不断扩大的过程,逻輯严密、层层深入,论证有力。该书以《无辜者》、《黑犬》、和《赎罪》为例,分析了移情匮乏与暴力历史之间的关联。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移情匮乏具体表现为移情腐蚀、移情脆弱和移情枯竭。移情匮乏的后果是自我把他人视为物件,而对另一个人来说,最糟糕的莫过于自己被当作物体对待,忽视其存在的主体性及思想、感情。麦克尤恩坚信小说是对人性的探究,认为小说与其他文类相比更能引领读者进入他人心灵。麦克尤恩探究个体如何在特定历史、政治背景下遭遇移情腐蚀、经历移情脆弱和移情枯竭,从而呈现出人性的残暴面。麦克尤恩严肃地书写暴力历史,在他看来,人类只有直面暴力历史并正视自身的暴力欲望,才能从残暴历史中吸取教训,逐步完善人性,最终走向和平的未来。他是那种能进入他人意识,把读者也引入他人意识的作家之一。   该书详细解读了《爱无可忍》和《黑犬》中的移情障碍如何导致两性关系的疏离。这种移情情感的丧失不是来自极端的社会历史事件,不至于达到自我将他者当作物件从而对他人施以暴力的地步,但小说主人公缺乏对他者的“视觉换位”,他们往往受到自我中心主义认知框架的束缚,无法在情感认知方面抵达对方的异质性存在,因而彼此产生误解和冲突,最终趋于情感的疏离。从移情视角解读两性亲密关系的疏离,不仅让读者对麦克尤恩笔下的两性关系有了深入洞察,而且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建立和谐健康的两性亲密关系有启迪作用。
  该书向我们展现了作者麦克尤恩对人与人之间移情抵达的期待,《移情视域下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研究》分析了《时间中的孩子》、《赎罪》和《星期六》中的人物如何经历对他人缺乏移情关切,后来逐渐对他人的移情能力增强的过程。这些主人公通过不断移情理解和移情关怀他人而行走在通往伦理存在的旅途中。罗媛博士认为,移情理解和关切他人及接纳和理解他人的他性是我们走出心灵创伤、实现伤口愈合的有力途径。她还指出,《赎罪》中的主人公通过书写他者的形式加深对他人他性的理解,并用这种方式为自己年少时的罪过买单,通过自我伦理的反思以赎罪。《星期六》中的主人公在他者外在性的闯入后将移情关怀对象扩展至陌生人,对异质性他人的召唤做出了伦理回应,逐渐走向作为责任存在的主体。
  《移情视域下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研究》在移情视域中透视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个体自我如何经历从对他人移情的缺失、到移情理解的障碍、再到移情关怀他人并对他人承担无限责任的转变。麦克尤恩既揭示了人性中潜存的残暴欲望、以自我为中心的弱点,又肯定了人性中为他人的光明面。麦克尤恩对人类未来充满希望。罗媛博士对麦克尤恩小说的深刻细读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移情思索与关怀的世界,对麦克尤恩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交流细致入微的分析呈现了麦克尤恩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思考及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关切和期望,同时表现出了文学在实现人与人之间移情情感的滋生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移情视域下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研究》是一位严肃的文学批评者从跨学科的路径对一位严肃的文学家的严肃的解读,走进文学作品的道德维度,在读者心中树立起道德的文学批评观。作者、作品、批评者和读者共建了一个充满移情的温情世界。
  参考文献:
  [1]罗媛.移情视域下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
  [2]钱谷融.文学是人学,艺术也是人生——序鲁枢元新版《创作心理研究》[N].文汇报,2016-7-18(W03).
  [3]朱立元.从新时期到新世纪:“文学是人学”命题的再阐释[J].探索与争鸣,2008(09):4-10.
其他文献
摘 要: 实训类课程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课程。本文主要对课程和市场现状进行简单分析,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对此类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美甲 实训课程改革  合理的实训教育本该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却成了社会培训机构、企业内训的责任。美甲多年前以各种培训学校的短期培训为主,近几年才规划到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由用户产生并带有情感倾向的信息显著增加。对产品评论进行语料标注并进行文本倾向性分析,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地获取和理解所需要的信息。如何保证人工标注语料的质量,是语料工作中无法忽视的问题。基于抽取出的两位标注者对汽车评论文本和美妆评论文本各自标注的800句语料数据,旨在通过比较标注一致性,求证以下三点并探究原因:在语料标注的过程中不断细化标注规范对提升标注一致性是
摘 要: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递迅速、资源共享便捷,更有利于传播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双重特征的村落文化,体现区域文明,展现人们精神文明的成果。本文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莱芜“一线五村”项目为例,从村落文化调查与开发保护的背景、具体实施内容、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意义四个方面对“如何在自媒体时代进行村落文化调查与开发保护任务”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以期实现利用自媒体时代下网络传播、平台搭建等优势对村落文化进行调查
摘 要: 积极广泛地开展双语教学已经成为国内高校各专业,包括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从学生角度了解双语课程的开设需求与建设要求。本文基于对南京邮电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本科学生对双语教学课程的意愿与偏好。研究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双语课程,特别是女生、低年级及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更希望能够开设双语课程。教师应在教学中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并且无论在教
摘 要: 如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于赣州市七个县/市针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着重研究分析了该区域存在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困惑,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与措施,以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得到破解,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 赣州市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产生原因 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城市化
摘 要: 蒙古语授课非常重视阅读,因为阅读在听、说、读、写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蒙古族学生对蒙古语阅读,尤其是课外自主阅读的情况并不理想,导致蒙古语授课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弱,影响其他课程的理解能力,导致整体成绩落后。本文探讨互联网环境下,重视“听”蒙古语的基本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说”蒙古口语交际能力、加强积累学生“读”蒙古语的习惯、培养学生“写”蒙古语的兴趣,并营造阅读蒙古语的氛围和不可
摘 要: 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事物、模式、体制、环境的多元化多角度改变已经不仅仅限于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变化趋向于“看不见确真实存在”,虚拟经济、虚拟空间,虚拟技术及VR技术就是这众多虚拟技术中的一种,它以极具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和特点默默潜入我们的生活。本文就VR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创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沉浸性 交互性 想象性 发展现状  世间万物
摘 要: 《世间已无陈金芳》自发表以来颇受好评,小说将焦点放在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女子陈金芳身上,提出了底层人民在都市的生存问题,本文探讨的问题是底层文学与底层人民的出路问题。将精神和灵魂寄托在故乡或许是在都市挣扎的底层人民保存自我的一个良方,而作家深入底层人民的程度也关系着底层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 《世间已无陈金芳》 底层人民 都市的生存 底层文学  底层文学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摘 要: 纵观我国20世纪的文学发展脉络,存在两种不同的话语权:启蒙主义和阶级革命,二者既对峙又融合,形成了30年代独特的文化景观。创刊于1928年的《大众文艺》杂志,正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左翼文学过渡的关节点上,它是大众文艺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逐步生成为一次规模宏大的文化思潮的“第一见证人”,它的重要作用却往往被忽视。本文基于《大众文艺》的发展历程、转变及意义与优缺点,梳理历史
摘 要: 南京师范大学对外宣传工作在把握导向、注重策划、突出时效上精耕细作,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客观、 真实、生动讲好南师故事,传播校园文化,积极将南师精神对接社会需求,奏响了对外宣传和服务社会同频共振的交响乐。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对外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教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