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争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历史境遇。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实践探索、俄国十月革命的实践范导和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创造了历史条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艰苦曲折的革命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原理认识和思考中国革命实践问题,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个理论形态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既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中国革命的产物,同时又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的哲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建设实践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发生重要范式转换。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纠正了斗争哲学对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理论偏误,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社会深刻变革的理论先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新的理论形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哲学的新思路便取代了革命斗争时期斗争哲学的思维模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找准了发展方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坚持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现实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及时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实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和谐实践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诉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把握历史性与当代性、意识形态性与学术理论性、基本原理与理论形态多样性的关系的基础上在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的实践问题的思考中构建自己的新形态,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主体性和本土性特征的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