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m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要善于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巩固和发展。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绝大部分则是情感因素。可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對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途径方法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他所培养的应该是具有一定知识、能力,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有个性,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只占一小部分,而绝大部分则是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包括: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同情和关心他人,善于与他人相处,把握自己的私人情感的能力等等。简言之,它是人的情感和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可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而要培养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做一个有情人。具体来讲,应该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一、真情
  
  这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无论是课上的知识情感交流,还是课下的思想交流,教师都必须对学生充满一腔真情。情真才能感人,情真才能动人,任何虚情假意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只有情真,才会赢得学生的信赖。一句贴心话,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安抚的动作,都可以是教师表达真情的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于生活物质方面,而应该是精神的、心理的,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教师的心是诚的,情是真的,交流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对所有学生都应一视同仁,让每个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二、热情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只有对工作充满了热情,才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个教师也只有对教育工作充满了热情,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好。而教师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势必会感染学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激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对生活对工作充满激情,时时刻刻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他能够挖掘出蕴藏在每篇课文中的情感,并引导大家去体会。这种激情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内在的充满张力的,即应保持含蓄的有节制的奔放,决不能滥用,更不能夸张、张狂或嚣张。它应该像中国的太极拳一样,刚柔并济,阴阳协调,既能收得拢,又能放得开。教师应该是一副热心肠,一片冷静心。他的热心肠会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进而师生交流达到默契和谐;他的冷静心会让他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他都会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确保上课时充满激情,以求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具备了真情、热情和激情,才可以保证教学工作是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的,才可以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导引学生向往健康向上的情感。
  人之初,性本善。先天的东西,如果后天不加以培养,也会慢慢泯灭。情感也是如此。培养健康的情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一个人的生死全过程。青年阶段,人的心理生理未完全成熟,人生观正在形成,社会风气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因此,这个时期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社会等场所,凭借教材、报刊、文学、影视、新闻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教师可利用描写祖国优美山川和叙述祖国悠久文明的文字,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带领学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可利用文学中描写亲情和友情的文字,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并珍惜亲情和友情。可利用影片,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他们的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情感。利用“名人”的经历,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勇于探索,勤奋学习,超越自我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凡一切有情有感之文、之事都可为我所用。
  (二)煽情,让学生产生向上的欲望。
  所谓“煽情”是指教师采用种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他会根据主观需要采取不同的态度。肯定态度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否定时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煽动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情绪低落时,要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情感,产生学习的热情;情绪过于高涨时,要适当压制,不要使之嚣张。
  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点燃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热情。其次才是利用教材中的有情有感之文,去煽动学生向往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一切情感情操,摒弃那些消极颓废、消磨意志的思想观念。教师还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节日、时事、身边要事煽动学生处于休眠期的情感,或强化某种情感。借助“九一八”“一二九”回忆历史,煽起爱国之情;利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煽起学生投身生活,勇于竞争的豪情;利用身边的先进人物的实际,煽起学生勤奋上进的热情。
  (三)帮助学生调节好情感。
  人的情感随时都会变化,而不同的情绪情感会对学习、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利于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消极的、不良的情绪情感会使人消沉、萎靡不振。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让学生保持一份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学习。在学生对学习厌倦时,要引导他们“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重新塑造自我;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要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当学生满足于目前成绩时,要告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要教育他们要持之以恒,要坚忍不拔。
  当然,学生健康的、持久的情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急于求成,一定要耐心、细心的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学生处在一个平和的心态,拥有健康向上的情感,对生活充满信心,不怨天尤人。懂得进取之时,那他离成功就不远了。
其他文献
摘要: 欣赏经典影视是学习英语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电影就是西方生活的一个缩影,长期看电影,就好像长期生活在西方一样。本文试图以《本杰明·巴顿奇事》、《肖申克的救赎》、《乱世佳人》的经典台词为例,赏析其中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经典影视台词西方文化    颇有一些极具内涵的西方影视剧耐人寻味,让人思索考,感悟至深,其台词更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华,散发着芳香,给各种际遇中的人的心灵以慰藉,让人体验到西方
绿色发展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也是补齐城市群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中“短板”的主要举措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绿色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
目的 总结肩胛骨外侧缘入路在肩胛体颈部为主的复杂肩胛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7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肩胛骨骨折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Ada-Mi
摘要: 明清时期晋商“重商轻学”,形成了“学为商之用”、“学而优则商”的教育价值观。本文对晋商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明清时期晋商教育价值观    山西的民风,从春秋战国以来的“尚武”到隋唐之后的“文风极盛”,直至明清时期的“由文入商”而最终形成了晋商一贯的“重商轻学”的风气,这种风气深入人心,因而晋商将其培养出的最为优秀的子弟大多投入经商贸易之途,从而在对待教育的问题上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为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法也应作相应的改变。众所周知,我们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除了要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要和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根说过
“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至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特征”。也就是说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具有巨大的认知、欣赏和美感作用。课本中的文章篇目毕竟是有限的,更广阔无限的空间是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能阅历上下五千年,驰骋纵横八万里。能聆听孔子的教诲,也能和亚里士多德对话。能体验伟人的生活乐趣,也能感受穷人的艰辛。从爱因斯坦的成就中,可以吸取成功的经验,从一些人碌碌无为的人生中,可以吸取失败的教训。大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