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校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依靠专家引领和校本教研,充分调动全体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胆实践,在优化课程资源、活用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正确理解教材是活用教材的前提
小学语文教材是编写者在一定环境下、一定时间内对教学思想和课程标准的诠释。教材的编排涉及两个要素:一是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二是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顺序。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习的本质是具有内在逻辑性的语文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新材料在学生的头脑中获得新的意义,产生新的知识经验。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语文教材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儿童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下,从科学的教材体系中汲取正确方法,在真实情境中加以运用,才能使经验不断生长。所以,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教材,才能使教材的“活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二明确教材功能是活用教材的保证
1.教材的范例功能。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形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由此可见,教材体现着语言运用的基础性和规范性,是学生夯实基础、把握语文根本的范例。
2.教材的凭借功能。教材科学地规定了教学内容和程序,合理地规范着教与学的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品味文质兼美的典范作品,在学习语言、陶冶情操的同时,逐步养成语文行为习惯和语文能力。这种能力与习惯、知识与情感的形成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凭借教材逐渐达成的。
3.教材的教育功能。语文教材中饱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意”、“道”,渗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教材中的选文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具有深刻的教育功能。
4.教材的发展功能。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教材的引领下,学生的语言从生疏走向熟练,学生的情感从贫瘠走向丰富,学生的认识从浅显走向深刻,学生伴随语文学习同步进行的思维活动也从呆板走向活跃。所以,语文教材对促进小学生的语言、情感、智力等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明确了教材的功能,才能活用教材,真正达到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三丰富教材的使用方式是活用教材的途径
教材虽然经过专家的反复推敲,有严格科学的知识体系,但只是一种范例和提示,在具体使用时仍有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一方面应该认同教材所阐述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同构;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根据自己的风格,根据对学生的预想和教学的需求对教材进行还原、解读、重构,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做教材的开发者,实现教材的异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激活与创生、重组与整合、 拓展与延伸等方式来丰富教材的使用,来达到活用教材的目的。
四走向素材的多样性是活用教材的时代特征
现阶段,教学材料不仅仅局限于文本素材,还包括音像素材、网络资源、家长资源、环境资源等。教师需引领学生走进多样的素材,这是活用教材的时代特征。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各种音像素材来激发学生情感,为学生学习文本素材创设生动的情境;可以挖掘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可以走进家长资源,从中挖掘教学素材;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吸纳环境资源中的文化素材到教学中,这样不仅拓展了课程内容,还加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丰富的学习素材体现了新时代语文学习的鲜明特征,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教师应善于开发与利用多种学习资源,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出自己的努力。
总之,教材的活用与开发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是学生能力提升的根本,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只有优化语文课程资源、活用语文教科书,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通济小学)
责任编辑:徐艳兰
一正确理解教材是活用教材的前提
小学语文教材是编写者在一定环境下、一定时间内对教学思想和课程标准的诠释。教材的编排涉及两个要素:一是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二是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顺序。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习的本质是具有内在逻辑性的语文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新材料在学生的头脑中获得新的意义,产生新的知识经验。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语文教材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儿童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下,从科学的教材体系中汲取正确方法,在真实情境中加以运用,才能使经验不断生长。所以,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教材,才能使教材的“活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二明确教材功能是活用教材的保证
1.教材的范例功能。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形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由此可见,教材体现着语言运用的基础性和规范性,是学生夯实基础、把握语文根本的范例。
2.教材的凭借功能。教材科学地规定了教学内容和程序,合理地规范着教与学的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品味文质兼美的典范作品,在学习语言、陶冶情操的同时,逐步养成语文行为习惯和语文能力。这种能力与习惯、知识与情感的形成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凭借教材逐渐达成的。
3.教材的教育功能。语文教材中饱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意”、“道”,渗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教材中的选文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具有深刻的教育功能。
4.教材的发展功能。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教材的引领下,学生的语言从生疏走向熟练,学生的情感从贫瘠走向丰富,学生的认识从浅显走向深刻,学生伴随语文学习同步进行的思维活动也从呆板走向活跃。所以,语文教材对促进小学生的语言、情感、智力等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明确了教材的功能,才能活用教材,真正达到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三丰富教材的使用方式是活用教材的途径
教材虽然经过专家的反复推敲,有严格科学的知识体系,但只是一种范例和提示,在具体使用时仍有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一方面应该认同教材所阐述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同构;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根据自己的风格,根据对学生的预想和教学的需求对教材进行还原、解读、重构,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做教材的开发者,实现教材的异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激活与创生、重组与整合、 拓展与延伸等方式来丰富教材的使用,来达到活用教材的目的。
四走向素材的多样性是活用教材的时代特征
现阶段,教学材料不仅仅局限于文本素材,还包括音像素材、网络资源、家长资源、环境资源等。教师需引领学生走进多样的素材,这是活用教材的时代特征。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各种音像素材来激发学生情感,为学生学习文本素材创设生动的情境;可以挖掘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可以走进家长资源,从中挖掘教学素材;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吸纳环境资源中的文化素材到教学中,这样不仅拓展了课程内容,还加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丰富的学习素材体现了新时代语文学习的鲜明特征,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教师应善于开发与利用多种学习资源,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出自己的努力。
总之,教材的活用与开发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是学生能力提升的根本,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只有优化语文课程资源、活用语文教科书,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通济小学)
责任编辑:徐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