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呈现比较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n10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是各套教科书的必选内容,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寓言呈现的比较研究具有价值。本研究以大陆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和台湾康轩国小国语课本为研究对象,对两套教科书寓言的呈现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两套教科书的寓言呈现的相同点为:两套教科书在寓言呈现内容上避免成人化的说教,在呈现方式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不同点为:课文题目、课文插图及练习栏目呈现上的差异。基于异同,对两套教科书的呈现和使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教科书 寓言呈现比较 大陆人教版 台湾康轩版 小学语文教科书
  台湾省和大陆有着相同的民族宗源,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因教育理念不同,对同样的寓言故事会有不同的呈现,这些差异影响两地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就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寓言的呈现进行探讨,旨在为教科书的改进与完善提供参考,同时帮助教师更好地领悟教科书和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一、寓言的概念、特征及意义
  《辞海》指出:寓言是带有劝谕或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生物或无生物,主题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故事之中[1]。《教育大辞典》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指出:寓言是以譬喻方法虚构的、揭示深刻哲理的短小精悍的故事,启发儿童探索和理解人间世界,发挥塑造儿童性格的作用[2]。综上,可以概括出寓言的两个特征:一是说寓言是一种故事;二是说寓言寄托着深刻的道理、教训,作者通过揭露故事中主人公的是非善恶,使人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通过寓言作品的学习,儿童的判断能力逐渐得到提高,他们会根据文中的语言、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方面领悟到寓言本身所传递出的情感[3]。因此,要重视寓言对学生起到的重要的教育作用。
  二、课程目标对寓言学习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一)大陆课标对寓言学习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总体目标与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标准》提出第一学段的学习目标:“阅读浅近的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4]总结起来,《标准》对第一学段寓言的学习要求有以下特征:儿童喜欢阅读寓言故事,正确理解寓言故事,能主动分享美的意境和精神享受,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台湾省课纲对寓言学习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台湾省2011年出版的“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国语文)”在基本理念上希望“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提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体认本国文化精體”[5]。《课纲》没有对寓言的学习做出具体的规定,对寓言学习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体认传统文化的精髓上,同时强调听、说、读、写、作五项语文基础能力。可以看出,大陆和台湾在课程理念上都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的是台湾强调“体认”,即体察和认识,更加强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三、人教版与台湾康轩版教科书寓言呈现的比较
  为更好地比较两岸教科书寓言的呈现,具体以人教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和康轩版国小国语二年级上册第9课《等兔子的农夫》为对象。
  (一)两套教科书寓言呈现的相同点
  1.呈现内容上避免成人化的说教
  教科书给学生留空间,避免直接说教寓言寄托着的人生小哲理。“标准”和“课纲”要求让学生主动探求、学习,积极思考,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且受到教育。这种教育在教科书上体现出来的并非建立在成人化、口号式的宣传上。因此,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宜过多或过早地灌输太多成人化的思想。两套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都能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激发孩子的真正情感,让孩子真正接受教育,认同教育。
  2.呈现方式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第一,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教科书不直接谈故事的寓意,旨在让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康轩版教科书对课后生字词的呈现独特、新颖,注重学生新旧知识间的衔接关系。人教版教科书在练习栏目中鼓励学生主动分享生活中与“揠苗助长”、“亡羊补牢”有关的故事,以自主性、经验性的方式启发学生。第三,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两套教科书皆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插图使故事情节更丰满,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洋溢着童真童趣。
  (二)两套教科书寓言呈现的不同点
  1.课文题目呈现的差异
  人教版使用四字成语“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做题,康轩版以“等兔子的农夫”为题,而非“守株待兔”。语文教材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只有在儿童心中种植了传统文化的种子,我们的民族记忆才不会断裂[6]。海峡两岸均承载着发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台湾地区强调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实践,不使用四字成语做题意在让学生学会概括,体现了康轩版教科书注重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的理念,或给教师提供更大的教学空间,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课文插图呈现的差异
  课文插图是助读之一,能调节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人教版教科书的人物插图更加接近古时贫苦劳动者的形象,而康轩版人物插图则更具有卡通形象的特点。康轩版教科书对故事发展的每个情节都安排了插图,使故事更加形象生动、跌宕起伏。人教版教科书仅对故事的某个情节安排了插图。总体上,人教版教科书略显逊色,其中规中矩的插图难免让儿童感到无趣呆板。
  3.练习栏目呈现的差异
  康轩版教科书练习栏目分为“我会认字”、“我会写字”、“念一念”和“我会造句”四部分。人教版教科书可概括性地分为基础题、拔高题与选做题三个部分。相比康轩版,人教版在练习栏目上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其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促进学习迁移,要求学生辨析句子。康轩版教科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字学习与遣词造句能力。此外,人教版教科书练习数目较少,要求更高,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康轩版教科书课后练习精而细,量较多,更强调巩固基础知识。
  四、教科书寓言呈现比较之结论
  (一)对人教版教科书寓言呈现与教师用书的建议
  第一,提高学生对教科书的兴趣。从整体上看,人教版教科书不易给学生留下太深的印象,可以适当增加插图,丰富而不杂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提高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能力。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上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教师使用教科书给学生呈现知识的同时,应当使用更多的除教科书以外的教学材料,以丰富教科书的呈现,提高教科书的利用率。
  (二)对康轩版教科书寓言呈现与教师用书的建议
  第一,康轩版教科书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康轩版教科书最引人关注的是课文的童趣化趋向,教科书可读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是人教版教科书和大陆教师教学值得借鉴之处。第二,康轩版教科书在注重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供学生发展能力的机会,如提供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概括的学习契机,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比如主动将课文与成语“守株待兔”联系。
  参考文献:
  [1]夏征农主编.辞海文学分册[M].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1988:21.
  [2]徐友凤.苏教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道德审视[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17.
  [3]李成明.寓言作品教学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3:6-8.
  [5]秦美玉.两岸小学语文教材古诗编写体例比较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10.
  [6]郑雪.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4:27.
其他文献
摘 要: 要做好专业英语教学,必须在实习实训这一教学环节下狠功夫。本文从“景区景点英语”这门课程出发,分析其实习实训改革的必要性,并紧紧围绕该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旅游院校的实际情况(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探讨有效的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力求将景区服务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直接引入教学,突出讲解景区专业实用英语的应用环境,通过实习、实训等训练手段,培养学生就相关景区景点进行英语对话的能力和相关服务能
摘 要: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关于“课程思政”的指示精神,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实务”为例,介绍高职课程思政的背景,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现状,并对该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的对策进行探究。挖掘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水平,发挥高职专业课程的
摘 要: 中医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但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必须考虑医学信息与文化信息的传播以谁为主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对中医英译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注释是传达中医精髓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中医 英译 翻译策略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瑰宝,经过数千年的实践、总结、升华,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手段。中医学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且融入了中国的道学
摘 要: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好的家风家训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员深受优良家风家训的影响。在校园中,学生党员能发挥高校中小引领者的作用,带领其他同学传家训,树家风,共建和谐文明美丽校园。  关键词: 优良家风家训 大学生党员 行为规范  一、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大学生党员是同龄人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有着强
摘 要: 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要求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突出正常教育,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注重分类指导”。安徽大学历史系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在推进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的过程中,针对党员开展分类教育管理与量化考核,在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形式和途径上都取得了突破。  关键词: “两学一做” 党员教
摘 要: 沈祖棻生活在新旧文化转型的时期,她在学习古典文学的同时,还接受“自由、民主、平等、独立”的现代思潮。其词作突破了传统词史之作中忠君爱国的主要思想,体现了一个现代学人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她在表达现代思想的同时,兼顾词作的美学特质,将古典意境与现代事件有机结合。尽管沈祖棻的思想与情感是现代的,但她的词作仍是文言的词汇与古典的意境,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  关键词: 沈祖棻 独立
摘 要: 本文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经济学人》中国专栏中提取关于经济类报道,自建语料库,通过索引行和搭配网络等语料库分析手段,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实证方面解读西方媒体对2015年中国经济影响的评价及话语建构。研究发现,西方媒体能够正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仍然有报道做不到客观。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批评性话语分析 语料库 索引行  现年175岁的《经济学人》目录页上印着“参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对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潘祥初级中学将光华人龙舞这项国家“非遗”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精心打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为光华人龙舞的传承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龙舞 洪拳 校园文化  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了《完善中
摘 要: 作为村上春树的第一部短篇小说,《眠》的主题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本文审视安娜·卡列琳娜的传统背离形象,以后现代理论家德勒兹的“线”理论为支撑,分别从固定的切分线、柔韧的切分线、逃逸线三个角度,分析《眠》中女主人公的后现代式背离与逃逸,剖示村上本人对自我、人生和死亡的后现代式认识。  关键词: 《眠》 村上春树 后现代 “线”理论  引言  《眠》虽是村上春树众多著作中的一部
摘 要: 人教版语文教材摘选自《红楼梦》的三篇课文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小说人物。通过具有立体感的朗读读出这些人物的风貌是小说教学中很重要的目标:外貌描写读出立体感的人物形象;语言描写读出立体感的人物性格;动作描写读出立体感的人物状态;心理描写读出立体感的人物心声。立体感的朗读传达出人物的外在气质和内在灵魂,刻画出个性鲜明的小说人物形象。  关键词: 古典小说 人物描写 立体感朗读  小说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