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生活质量研究现状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kanhaow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症谱系障碍以言语发育缺损、社会交往缺损、重复刻板行为、狭隘兴趣活动为特征。目前公认患病率为1%。因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看护者经济压力大,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挑战。现对国内外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研究作一综述,以使更多学者关注孤独症谱系障碍特殊群体。

其他文献
以往人们认为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也是当今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医学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心血管系统中存在SO2生成体系,并且内源性SO2具有重要的心血管生理学效应,同时内源性SO2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损伤等心血管疾病发生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调节作用。因此,目前认为内源性SO2是继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硫
目的了解国内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ROP)防治现状。方法采取调查表形式对国内22个省市共109家医院NICU ROP筛查和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并汇总分析。结果109家医院平均新生儿床位为36张(6~300张,中位数30张),2008年平均收治1276例,其中平均收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74例。109家医院中,57家(52.29%)可在本院开展ROP筛查,52家(47.71%)需到外院筛查。73.78%的三甲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内含子4变异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52例NRDS早产儿(病例组)和52例同期住院的同性别且胎龄接近的非NRDS早产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1周内各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2 mL,应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方法扩增SP-B内含子4序列中含有保守序列(motif)及其之间含(CA)
目的探讨儿童直立性高血压(OHT)的年龄与性别差异。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12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头痛、头晕、胸闷、叹气等儿童2089例[年龄2.00~17.92岁(10.79±2.94)岁],进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符合OHT者498例,分为<12岁组和≥12岁组,分析OHT出现率、HUTT结果及其反应类型、HUTT 3 min内收
目的探讨肺动脉闭锁(PA)患者的遗传学缺陷。方法选取近1年收治的23例PA患儿为研究对象。男15例,女8例;年龄2 d~10岁。其中3例为室间隔完整型,20例合并VSD,3例肺动脉总干缺如,20例合并PDA,6例合并大的主-肺动脉侧支血管(MAPCAs),3例合并右位主动脉弓,2例合并心外畸形,表现为面部畸形,1例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例合并支气管型支气管。对患儿的染色体情况进行常规分析。阴性者
慢性肾脏病患儿大多存在免疫紊乱及免疫功能缺陷。各种病原菌的感染率明显增高,尤其容易感染肺炎链球菌、HBV及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肺炎和中耳炎的最常见病原,是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菌。血液透析的患儿更是HBV易感染的高危人群。流感是具有高度传染性及极其广泛的传播性疾病。美国免疫实践指南咨询委员会(ACIP)及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DIGO)特别推荐慢性肾脏病及慢性透析的患者接种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AT1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对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血管重构是否有叠加效应。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350~40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干预组、氯沙坦干预组及卡托普利+氯沙坦联合干预组。5周后观察各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室质量即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肺小动脉中膜厚度(WT)和新生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组由单基因突变所致的免疫遗传性疾病。单基因突变导致的免疫功能变化和疾病临床表型是揭示人体免疫系统工作原理的绝佳模型。由于高通量测序(HTS)技术逐步广泛地应用于遗传性疾病领域,其在PID新病种及其致病基因发现、PID的人群筛查和临床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对前期HTS用于PID效果进行简要分析,以使儿科医师了解HTS技术,并能够在临床工作中更加合理、规范地应用这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在机械通气治疗中存在许多矛盾。现针对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治疗作用与呼吸机相关性损伤的矛盾、快频率通气改善肺通气与过度通气的矛盾、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与循环功能障碍的相互影响、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矛盾、机械通气用氧与氧中毒的矛盾、气管插管与肺部感染的矛盾等进行分析,探讨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矛盾的相应对策。
目的探讨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确诊为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对初始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反应,分为敏感组和无反应组,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心脏超声影像学特征,对2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相关因素,并且以丙种球蛋白疗效分组作为标准,以独立相关因素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初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