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crasher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实践活动必须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成为学生自身的行为,
  关键词:实践活动 探究兴趣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最高体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更应注重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等特点,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热点之一。
  《营养午餐》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之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围绕营养问题设计了,“自主点菜、了解营养、调整菜谱、自己设计菜谱”四个活动。让学生通过选择、判断、数据整理、统计、分析、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对我们的饮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片断一:
  我首先出示一幅幅鲜美的菜肴图片,吸引学生的视线,把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去,与学生进行交谈:“同学们,你们一定吃过很多美食,你们一定有许多自己钟情的菜肴,今天老师也为你们提供了三个菜谱你会选哪一种呢?”顿时班里一片沸腾,叽叽喳喳地报出自己喜爱的菜谱,选择“辣子鸡丁、土豆炖牛肉、韭菜豆芽”的居多,学生们一脸的兴奋,等待老师的评判。此时我及时出示“营养专家提示”和“热量、脂肪、蛋白质含量对照表”,学生的眼光马上进入搜索状态,看看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反思: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的设计,由丰富、逼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选择提出质疑——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做出判断,都很自然地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下完成,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片断二:
  师:你们愿意自己搭配喜欢的菜谱吗?
  生:愿意。(学生非常兴奋!)
  师:那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比赛,根据教材提供学生的10种菜肴,比一比哪组搭配的菜谱最多,符合营养标准的最多!
  一阵紧张的忙碌之后,学生很快搭配出了许多菜谱。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规划问题,问题虽然开放,但同时又受到两个条件的约束,从而可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学生搭配完之后教师发现,学生组合的不全面,有的小组搭配的很多,却忽略了营养标准的要求,教师及时小结,我们在搭配时要根据排列组合的规律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24种符合标准的搭配方案:(1、4、10)(1、5、10)(1、6、10)(1、7、9)(1、7、10)(1、8、10)(1、9、10)(2、4、9)(2、5、7)(2、5、9)(2、5、10)(2、6、8)(2、6、9)(2、8、9)(3、5、10)(3、8、9)(4、5、6)(4、5、7)(4、5、9)(4、6、8)(4、8、9)(5、6、8)(5、6、9)(5、8、9)
  反思: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一种竞赛的方式进行探究,学生的兴趣往往高于采用其它形式,做到以“动”激“活”,营造出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实现了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让学生领悟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探究兴趣。
  实践活动必须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成为学生自身的行为,本课通过学生学习掌握科学的营养标准,对由于不注意营养均衡造成的可怕后果的感受、调整菜谱等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 实践”,才能使教学取得成功。亚里士多德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推动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好实践活动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参考文章:陈丽《小学数学课堂之有效性实践活动》
  管金兰《小学数学与实践活动》
其他文献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这是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游江西永丰的雨岩而作,江西永丰的雨岩,是个景致不错的好地方,古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陶醉,为之吟咏。辛弃疾便是其中之一。  从构思和笔法上看,这首词先写景,后抒怀。上阕写景,着墨于水之形,突出其清澈:天空、行云倒映在水中,词人漫步溪边,被深深吸引的,是他自己在溪水里的倒
摘要:教学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中的核心课题。我们现在培养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甚至超越时代的能力。基于此,要求教师教学的着力点是教“学”,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改革 历史 自主性 培养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对古代诗词的赏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历次期中期末考试中古诗词的赏析都占有一定分值。可是,大部分学生拿到这样的题目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解题。  目前,很多的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课堂上主要是听老师讲解,课后下功夫背诵,大都是以记忆为主,学一首掌握一首,根本不能举一反三在考试时,很多学生赏析古诗词,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更不用说深刻领会诗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努力摆脱"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灵活巧妙地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引导学生轻松获取习作素材,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让习作乃至语文课程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 键 词]:素材意识 单元主题 挖掘话题 参与活动 注重体验  一、教师拥有素材意识,开启学生写作欲望的阀门  在日本,认为习作教
[摘要] 数学教学要完全摆脱"填鸭式"教学的束缚,就必须从教材、教法、作业等方面注重"开放性",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数学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 新课标 数学 教学  "课改"如一股飓风,给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走过来的教师来了一场隆重的洗礼。可是要完全脱离那种"填鸭式"教学,需要一定的理论学习和一定的时间的煅炼。很多老师仍是在新课程的理念的指导下,在进行着"应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是一门继往开来、传承文化而又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既有年代历久的历史沉淀,又有在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背景下被赋予的新鲜的生命力。当前我国的中考、高考仍以选拔性为鲜明的特征,又以素质教育为灵魂,以为学生奠定终生发展的素质基础为终极目标,从而语文课堂的效率问题早就为众多专家、中小学教师们一直倾力关注。  如何有效上好语文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摘要】在学校的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对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美术鉴赏创新思维  著名艺术社会家豪泽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美术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笔者结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案例来谈谈启示。  关键字:新课程标准 二分法 方程 近似解 学习方式  高中数学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程确立的这一理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完全是接受式的过程,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
一、情境教学的解读  语文情境教学,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依据学生状况合理、适时的创设与语文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营造一定的氛围,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激活思维,引发积淀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探究学习任务,达到在情境中探究知识,发展智力,获得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1978年,情境教学的设想由李
摘要:“探究实验”是生物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 生物 探究实验  教育改革的基础是中学教育改革,中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是中学教育改革的龙头。新的教材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而生物学的研究性学习多以探究实验为主,因此有必要对探究实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