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号】G633.6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 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大脑智力因数、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更要求师生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师生互动也表现得更加突出。据我所知,多数数学老师在实践中的互动形式主要有:1.多提问,一堂课不间断的提问,力求照顾到全体学生;2. 多讨论,老师讲完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指派或让学生推举代表发言。这两种形式确实具有易掌控、易操作、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优点。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真正的“互动”应具备下列要件:
  师生互动需要师生的平等。
  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应该说,通过各种学习,尤其是课改理论的学习,我们的许多教师都逐步地树立起了这种平等的意识。但是在实际问题当中,师生之间不平等的情况仍然存在。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是先知先觉,很容易在学生面前就有一种优越感。年龄比学生大,见识比学生多,认识比学生深刻,有时就很难倾听学生那些还不那么成熟、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尤其是遇到一些不那么驯服听话的孩子,师道的尊严就很难不表现出来。因此,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实是比较难于做到的。
  怎样才有师生间真正的平等,这当然需要教师们繼续学习,深切领悟,努力实践。但师生间的平等并不是说到就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是传统的角色,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学生们仍然是知识的容器,那么,把师生平等的要求提千百遍,恐怕也是实现不了的。很难设想,一个高高在上的、充满师道尊严意识的教师,会同学生一道,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知道,历史上师道尊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其实是维持传统教学的客观需要。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平等的地位,只能产生于平等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地参与。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这次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这也正是纲要中提出师生积极互动的深切含义。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纲要提出的师生互动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其理由就在于此。
  师生互动需要改变角色。
  应该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从而,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总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导致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清醒的认识,从而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实现这种转变。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次课改,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教学要求等许多方面,都为我们教师这种角色转变,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其实不转变角色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了)。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课改实验中,尽快完成这种转变,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其他文献
摘 要:医学进校园活动,初中化学积极开展,学生提高热爱生命、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一些生活常见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  关键词:医学与初中化学 物质用途 生活常见事故  我校开展医学进校园活动一年了,为了提高学生热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学习一些医学简单知识,各门学科都与医学相结合,我们化学也积极进行了探索。化学是医学的基础,医学的发展也促进化学的发展,二者关系密切。A.kornber
摘要: 《透视原理与空间描绘》是室内装饰艺术设计、园林景观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简称手绘。在确定构思方案完善设计时,往往需要用手绘表现图来表现室内外造型的预想形象,以供设计研究、工程招标、工程施工之参照,而手绘效果图技法是作为一种语言赋予在每一个设计作品中的,是设计师表现未来设计作品的一种交流工具。从设计师长远的发展来看,掌握手绘快速表现是专业设计师必备的一项技能,在当今设计领域中显得尤为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学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不仅仅城市学校连农村小学也纷纷开设小学科学课程,尽可能将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原理,生动、有趣地展现给学生,但在一线实际的教学和课改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作用与实践价值,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全面分析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
摘要:國家在新課程改革期间,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为初中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管理策略  目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期间,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能创新教学方式,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有效
盐渍化土地是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土壤类型,其中在中国也有大量的盐碱化土地存在,并且类型十分多样。大量盐碱地的存在,严重威胁着粮食生产,并且对于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
[摘要]地图是地理必不可少的部分,要学好地理,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将图像信息转换为所需的地理知识。掌握读图能力,学生就能快速的了解到地图多表达的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布局。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路径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具有文字表述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地图为主的图像系统在整体的地理知识中主且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于高中地理教
摘要 创新是时代主题,教育教学中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其次在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动机,培养创新精神;最后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教学 培养 学生 创新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科技发展到今天,大有"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趋势,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讲授和学习相关物理知识。本文以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例,分析其在弥补现有实验仪器不足;促进生活与科学实践;提高学生创造力、科技素养和兴趣;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等几个方面的作用,从而论证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 自制教具 实验教学  【分类号】G633.7  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