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56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学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不仅仅城市学校连农村小学也纷纷开设小学科学课程,尽可能将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原理,生动、有趣地展现给学生,但在一线实际的教学和课改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作用与实践价值,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全面分析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主动、积极地寻找有效改革小学科学课程的方式与措施,从而促使小学科学课程改革迈入现代化、可持续化地良性发展轨道,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全面促进农村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素质化教育
  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科学原理、科学知识与科学现象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1]。从本质上说,小学科学课程是素质教育新课改教学政策不断深入与推进的结果,是我们有效提升小学课程教育成效与作用力的重要步骤与重要方式。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工作,理清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案,从而切实提升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当前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性不强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科学课程课堂教学始终存在着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性不强的弊端,教师代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基本知识的教学上,既没有为学生提供思考与消化的时间,也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长期以往,必然会影响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热情,这是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成效有限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了解世界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寻自然现象背后的奥秘,并非培养出专业的“科学家”。但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往往忽视教学重点,侧重于科学理论的解释、基本概念的传输等等,将小学科学上成了理论课,这与小学推行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出发点背道而驰。
  (三)教學方式单一,课程改革进程缓慢
  好奇、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有效推进小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要更为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始终充满趣味性与吸引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更为新鲜、新颖的学习体检。但当前教学方式机械、单一,缺乏变化性是绝大多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通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阻碍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
  (四)实验不“实”,理论替代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但农村小学受教育装备和师资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动手进行科学实验,而是把实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背背答案应付考试了事,这样就完全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有效推进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
  针对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我们可将有效推进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推行学生本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推行学生本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也是有效凸显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作用力的影响力的核心。比如,在进行“水与食用油”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等等方式提前预习书本,回答课后问题,并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小组之间互相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来,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的必要举措。科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科学知识来解答,教师可以有效进入生活教学方式,比如在进行“种子发芽試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发放绿豆粒,让学生在课下种植绿豆,并且记录绿豆破土、发芽的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科学”,发现“科学”,从而真正开启学生渴望接近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主动性,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与出发点。
  (三)实验做“实”,为探究而设。
  小学科学实验课,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性、关注学生的有效参与、关注学生的真实感悟。科学实验课如涓涓细流,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学有所得。这就要求我们:
  1.农村学校要加大实验设备设施的投入,能基本保障科学实验的正常开设。
  2.加大科学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确保师资。
  3.加强科学实验室的使用管理,较大对科学教师的考核力度。
  通过以上措施,才能为学生实验探究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和机会,真正做到“为探究而设”,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真真实实地体验、领悟科学实验的乐趣。这样的科学实验课才更加真实、朴实、扎实,这样的科学实验课才更具实效性。
  (四)改革考核方式,提升科学考试成绩的含金量
  必要的考核既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效的方式,也是确定教学重点与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科学课程考试的含金量,我们必须改革小学课程考核方式,除了坚持传统的笔试之外,教师可以引入现场作答等等方式,将生活中与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相联系的科学现象制作成小纸条,让学生现场抽取问题,并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这些生活现象,旨在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学会使用科学,从而进一步凸显小学科学课程的操作性与实用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项目众多、任务繁重的工程体系,学校、教师与家长要共同参与到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工作中来[2],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高效地解决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现实问题,提升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影响力,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化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与前提。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6).
  [2]孙洪昌.浅谈小学科学课程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教育,2015(3).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野生型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反应分别克隆了AtCBF1和AtCBF3的全长基因,然后分别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MD18-T中,并分别转入大肠杆菌DH5α菌株中保存。经测序检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地理课程的三大目标,并且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终结性目标,让该目标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关注。在实际的教学中相应的情感教学评价手段、方法没有及时跟上,使大多数教师对情感目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算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不能确定,或感到茫然,更不能说正确评价学生的情感发展与程度,这主要与情感的特点及科学的评价方法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摘要:高中物理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概念的教学,概念教学话题始终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热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核心概念的教学更是概念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探求高中物理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方法,寻找核心概念教学与高效课堂整合的切入点,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创建概念教学的高效课堂。本文探究了利用核心概念教學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方法。  1引言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建立不是
松材线虫病是林业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有“松树癌症”之称,目前无有效大面积防治方法。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报道以来,现已查明在许多省市都有分布,且各地都呈扩散蔓延趋
学位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育中,考虑到物理学科的难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对于提高物理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及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当前物理教育实际,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具体应当采取通过问题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的探究精神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培养,提高探究精神的培养效果,为高中物理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 要:医学进校园活动,初中化学积极开展,学生提高热爱生命、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一些生活常见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  关键词:医学与初中化学 物质用途 生活常见事故  我校开展医学进校园活动一年了,为了提高学生热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学习一些医学简单知识,各门学科都与医学相结合,我们化学也积极进行了探索。化学是医学的基础,医学的发展也促进化学的发展,二者关系密切。A.kornber
摘要: 《透视原理与空间描绘》是室内装饰艺术设计、园林景观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简称手绘。在确定构思方案完善设计时,往往需要用手绘表现图来表现室内外造型的预想形象,以供设计研究、工程招标、工程施工之参照,而手绘效果图技法是作为一种语言赋予在每一个设计作品中的,是设计师表现未来设计作品的一种交流工具。从设计师长远的发展来看,掌握手绘快速表现是专业设计师必备的一项技能,在当今设计领域中显得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