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CC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bul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KACC模式(Knowledge,Assignment,Culture,Combination),即在课前做到有效预习,既有词汇补充,又包含设置相应任务补充理解课外阅读,课中任务设计着重将课外阅读与课内有机结合,课后布置兼容性任务,升华主题,让学生对课内内容有更加全面与深刻的理解,同时扩大知识面。
  【关键词】中学英语;主题式阅读;KACC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桂林市(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主题式阅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9G028)的阶段研究成果。
  一、前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九年级学生完成学业时课外阅读量的要求是: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然而笔者对所任教地区的初中毕业生进行抽样阅读检测发现,不到10%的学生能达到此要求。教师专注于课内阅读教学,针对课外阅读拓展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集体购买阅读理解习题册,读完“豆腐块文章”,提高阅读水平,做题目(黄源深,2006)。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初二年级六次校级考试成绩比对分析,发现阅读方面丢分严重,失分率达33%,最后两篇阅读失分率达到60%。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本班学生的形式,发现阅读成绩差主要归因于阅读量小,词汇量小,缺乏有效阅读策略。因此,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提供课外阅读材料,培养阅读策略,介绍西方文化等方面入手, 让学生自主开展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主题式阅读教学
  主题式阅读是指根据教材主题,选取与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相符合的相同主题的多篇文本,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效结合,充分发挥课外阅读对课内阅读的促进作用,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阅读方式(孙铁玲,2018)。
  三、理论依据
  (一)克拉申的输入理论
  克拉申(2004)提出了“窄读”阅读方式,即阅读同一主题、同一作者或同一体裁的文章,认为这种“窄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兴趣,拓展词汇,丰富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高阅读能力。克拉申(1982,33)认为,可理解输入和情感过滤是影响英语习得的最重要因素。在对主题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阅读同主题文章,可以降低阅读难度,减少学生的学习焦虑,并在阅读过程中树立自信,体验成功,从而减弱情感过滤,优化语言输入的效果。
  (二)ARCS动机模型理论
  发挥课外阅读有效作用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Keller J.M.与Suzuki K教授提出了动机理论,该理论围绕四个方面:注意(attention)、关联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意度(satisfaction)。教师所选取课外材料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关注他们的兴趣点,通过设置各种语言活动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中体验语言学习的快乐。
  四、KACC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
  KACC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即knowledge(知识)、Assignment(任务)、Culture ( 文化)、Combination(融合)。注重选取富含文化信息的文章,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炼课外词汇,设置合适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任务与课堂教学设计融合,把阅读转化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Knowledge(知识)
  主题式阅读有机整合课内外阅读材料,既要求掌握课内词汇、短语、句型、语法项目,也要拓展课外阅读词汇、短语与句型,还要注重教授学生长难句的分析方法。在补充材料中,笔者会从中选取单词、短语、句子,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还会从文章中选取2到3个长难句用于分析句子结构。
  (二)Assignment(任务)
  主题式阅读教学采取的方式是课内文章精读,课外文章泛读。课内阅读教学内容包括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赏析好词好句,掌握重要语法;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它强调的是读懂文章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诸如文章大意、作者意图、猜测词义、长难句理解,扩充同一主题词汇量。课外阅读是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主要通过口语表达与写作来实现。主题式阅读的目标、材料的特点决定了任务设置的形式。
  以外研社新标准九年级下册Module 3 Heroes为例,在邓亚萍演讲中,笔者设置了两个任务。
  Task 1: Write a review after reading(within 150 words).
  Requirement:Summarize the speech within 100 words and write down how you feel both about Deng and your current situation.
  設计意图: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对比自己的现状与邓亚萍所给予的建议,培养孩子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Task 2:分析以下句子的句子成分并翻译成中文。
  This graduation,although not my retirement halo,will not be so multimedia coverage,but for myself, but more proud.
  设计意图:本模块的语法重点是状语从句,笔者选取两个长难句,其中都包含状语从句,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意义既是复习巩固状语从句,也培养学生找到句子核心结构,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长难句。
  (三)Culture(文化)   新课标中提出,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增强学生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使学生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英语课承担着传递文化的使命,在选取课外材料时,文化是重要的考量。孙铁玲(2016)指出,在选取课外材料时应分析课内主题,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传递文化为导向。
  以外研社新标准九年级上册教材Module 3 Heroes为例,本模块主题是英雄式的人物。笔者补充了一篇邓亚萍的演讲,其中包含她个人职业生涯介绍、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清华人的期许。这篇演讲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邓亚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另外,笔者横向选取了另外一位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袁隆平教授获奖经历的阅读材料,还从文化角度选取了“Achellis’s heel”来源及特洛伊战争的由来。
  每篇材料都富含中西方文化因素,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古希腊、罗马神话,也可以传承袁隆平教授与邓亚萍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这样既巩固了课内主题,又使之得到了升华。
  (四)Combination(融合)
  主题式阅读强调的是基于课内的拓展,把课外材料任务设计与课内教学设计有效结合。课外材料所设置任务在一堂课中所担任的角色一般有三类:1.置于引入环节;2.置于互动环节(包括对子活动与小组活动);3.读后写作环节。
  1.引入环节
  主要形式为个人、小组演讲,演讲的学生收获自信,观众们再次巩固所学。
  2.互动环节
  互动环节分为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其主要形式为提问与回答,两人对话与小组表演。以Heroes第一课时为例,课文中有一句探讨邓亚萍的精神,笔者设置开放式问题,如:“With the help of the text in and out of class,what is Deng’s spirit?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If inspired by her spirit,how will you cope with your life now and in the future?”学生必须要阅读课内外资料,才可能有自己的思考。
  3.读后写作环节
  读后写作是以读促写,阅读为写作提供语言输入,写作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笔者将课外材料中写作的主要形式设置为概述(summary)、review(读后感)、思考与感受等。
  无论是引入环节、互动环节还是写作环节,都是阅读输出的重要手段。学生阅读课内与课文资料后,通过分析、归纳、推理把阅读材料转化成口头或书面的语言,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学习能力落实到位,培养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五、结语
  KACC教学模式在拓展课外阅读材料时的着重点在于挑选同一主题下富含文化因子的文章,在处理课外资料的语言知识时落在生活常用单词、短语、句子,并与课内语法结合,分析长难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上,在设置任务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考虑与课内教学设计融合,让阅读转化成口头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借助KACC模式,笔者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通过不同的任务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程晓堂.有机结合课内外英语阅读的几点建议[J].江苏教育(小学教育),2012(05):15-16.
  杜冰.主题式教学模式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7(11):1-2.
  黄源深.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英语教学谈之一[J].外語界,2006(04):63-66.
  黄源深.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于课外——英语教学谈之三[J].外语界,2007(06):12-14,85.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被纳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数学创新能力和数学审美等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数学包含较多的基础知识,例如基础算术、几何图形和概率问题等等。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摘要】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有声的语言艺术。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语言资料,提高朗读技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语文学习。文章对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形式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对策  一、前言  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式,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并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教法。所
【摘要】在当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师要寻找和利用好学科融合点,将其作为载体,引发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碰撞,从而给创新思维的发展营造契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利用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多元的思考与探究中迸发出创新的灵感。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语文;学科融合点;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同时拥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且它们之间不
【摘要】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彰显了其重要的教学价值。教师立足英语学习内容,选择适合的契机,巧妙地运用英语绘本,完善课堂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英语课堂充满乐趣,使学生领略英语学习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学生;英语课堂;绘本  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英语绘本,具有精彩丰富的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精美易用的排版,是众多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常用素材,也为教师设计、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
幼儿园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地制宜的。课程的研究,应从“问题”开始,持续跟着孩子的脚步,深度挖掘。一次孩子间的随意聊天,一个偶发事件中的教育契机,被教师发现并助推,同样可以开启一段生命与爱的探索之旅。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温泉镇中心幼儿园在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与兴趣的基础上,善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教育资源,营造多元化教育环境,使幼儿在多样化的生成活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问题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