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中乡土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来自学生身边的本地教学资源,说服力高。在政治课教学中,要使学生实践了解社会,使学到的知识与践行社会一致,就离不开乡土资源的支持。课堂教学就能起到一举两得的实效。
  关键词: 乡土资源;政治课教学;开发利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同时立场坚定鼓励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实事求是地组织并高效活用本地资源。2012年起这几年我校先后承担了福建省规划课题等其他乡土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研究课题。我平时在课堂上尝试用学生身边资源,加强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从而感动学生,对课堂教学,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 对乡土资源的认识
  翻阅资料,多数人认为:民俗、习气、地理、传统、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即乡土资源。我在查阅乡土资源的资料觉得局部地域内的人文习气、坊间故事、本地人物等有局部特征的总和就是乡土。一般包括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等方面的资源。
  二、 政治课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必要性
  (一) 乡土资源的实效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生活是正在发生的具体现实的课本。学生对家乡的现实发展和习气人情等,有着非一般的情绪。如: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向学生介绍了2010年4月通车的晋江火车站。工程预计2015年7月竣工,该项目的建设对推动内坑区域繁荣具有很大的意义。
  反思:通过案例:既贴近课本知识,使学生融入了他们所熟悉的环境;也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领悟了理论又更加关爱自己的家乡。
  (二) 课堂上德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乡土资源
  政治课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爱祖国的语言开始的”。如:为了更好地诠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学中我运用了内坑革命老区这一红色乡土,在新旧民主主义时期,无数中华儿女的热血倾洒在了这片土地上。现在为了纪念先烈、教育后人,建立了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德育基地。
  点评:适当增加本地革命史,丰富课本内容,增进学生的亲近感,加大认同感,产生强烈的爱乡爱国情怀。
  (三) 对乡土资源开展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践行践学。到课堂外,走进生活,实践得情感,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发现新知识和一些尚未开发的资源。如:在一次关于“晋江民俗风情探究”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一起拿着问卷,带上相机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调查、查阅书籍等方式探究了晋江民俗风情。
  通过走访安平桥历史研究会有关人士:中秋节“烧塔”的习俗要追溯到元朝。之后一起整理了一份调查报告。学生何浪为这次研究性学习写了《民俗的记忆爱国的动力》在晋江市中学政治小论文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
  反思:搜集整理乡土就是创造力的发挥,独特方法的运用,是培养他们能力的过程。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乡土资源的针对性有利于解决教材中脱离学生实际,感觉知识很遥远的问题。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但不是唯一。就学生而言,可以与政治课堂联系起来的本地人物、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坊间习气。都可以適当选取,用于课堂教学,这既避免填鸭式的说教也符合学习的需要和贴近实际。
  三、 在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搜集整理开发乡土资源呢
  首先,我们要对所处的环境,有详细了解,要对搜集的周围环境进行考察。
  其次,对一些活动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乡土资源。比如:学校的省级课题“乡土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研究”是一次很大的推动。活动对我们收集开发乡土资源有很好的帮助。经过深入探讨加以开发利用把其变为课堂教学资源。
  再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的文化,有意识地搜集整理乡土资源。生活中看到的实物、实景和真实的人和事才是真乡土。例如:在学习传统文化时,我在课堂上展示了校本课程中晋江内坑镇亭顶村,每年5月5日端午节,练“枪星”活动。展示了内坑霞美畲族的独特民俗文化。
  反思: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入,激起他们主动积极参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学习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苦思冥想,潜能才能得以激发。
  最后,乡土资源的收集整理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如:媒体、网络、本地老者的报告会。利用网络开发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博客也是获取和筛选乡土课程资源的一种新型方式。
  学好课堂知识发掘课外知识,在学生由易到难认知社会等乡土资源的收集整理利用过程中都可以发挥乡土资源的作用。如“传承文化,推进创新”教学中,为拓展知识,我们取材校本课程“端午节”晋江民俗风情。在同龄人中调查这节日的主要活动内容及程序,搜集在端午等传统节日中有哪些不好的习俗。建议怎样过好端午等传统节日。
  反思:把感受文化影响、博大的中华文化、大众文化等知识有机统一,使教材具有了生动形象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当然,教师在利用乡土资源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防止过多过滥乡土资源。乡土资源的运用需恰到好处。必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忌造成喧宾夺主之势。
  二是典型乡土资源。在本地乡土案例应用中,尽可能选择与知识点有密切关系,能典型说明问题的。
  三是注意乡土资源的时效性。乡土资源时效性也很强,除了具有本地乡土特色之外。课堂目标内容应选择性的活用,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2]《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
  [3]言玉梅,郑朝波,王向红.海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5).
  作者简介: 刘水明,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内坑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在理清议题式教学概念的基础上,探索议题式教学设计,在综合性、引领性、开放性的议题活动中落实教学重点和化解教学难点,在可感知的议题活动中让学生去体悟、内化社会主流价值观,使学生逐渐成为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 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  《普通
摘 要: 中专地理教学是职业中专教学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中专地理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通过对当前中专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说明,指出中专地理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中专地理;改革措施;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各个学科当中都在进行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这一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地理核心素养特征以及重要性,并阐述了围绕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的方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地关系观念,进而提高学生地理水平。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特征;方法  伴随新课改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地
明代与朝鲜交往频繁,《明史》中关于朝鲜与中国交往的记载有一百余条,其中卷三二○、列传第二○八、外国专门对朝鲜做了翔实记载,通过《明史》研究中朝官方交往意义重大。 T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丙泊酚和氯胺酮对人离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Thelper lymphocyte,Th细胞)分化功能的影响,探讨麻醉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麻醉药物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5例ASAⅠ级择期手术患者外周静脉血,分为对照组(C组),丙泊酚1、2、3组(P1、P2、P3组)和氯胺酮1、2、3组(K1、K2、K3组),培养时丙泊酚、氯胺酮终浓度分别为0、1、5、50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