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生物教师要摆正心态,不能因为班级中有学困生而抱怨。后进生并不是所谓的差生、笨学生,他们只是在思想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自卑感强,反应慢点。只有对后进生抱有诚挚的爱,给予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后进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教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和期待,逐渐转变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后进生转化方法
如何提高后进生生物学习成绩,是实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我从事生物学教学四年,现总结出以下心得体会。
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能因班级里有几个后进生而抱怨。班级里有后进生很正常,这是正常现象,每个班级都会有优等生、后进生和中等生。那么怎样尽快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使全班成绩有一个质的提高呢?我认为后进生并不是所谓的差生、笨学生,他们只是比好学生“跑”得慢了点,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成就感等。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可以迁移到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来。后进生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只有对后进生抱有诚挚的爱,给予充分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老师心中有“后进生”,“后进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情感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情感的共振,这样才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教师要有转化后进生的信心。许多事实告诉我们,现在的后进生可能是未来的优秀人才,甚至是世界伟人。后进生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等等。大部分后进生是后天形成的,只要我们深入了解,找准症结,抓住主要矛盾辩证施教,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转化效果,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是教师与学生的桥梁,爱能使学生克服自卑,获得勇气与力量,教师应从多方面爱护、照顾后进生。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给后进生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尽可能地把后进生能做好的事给后进生自己做。只要后进生有一点点进步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最终使后进生认为:我能行,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起学习的勇气,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不可缺少的心理基础。后进生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首先是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后进生改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在此过程中解除疑惑,获取更多的信息,增长更多的知识,看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从而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其次是培养后进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我在班上安排自觉性强,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与后进生同位。上课时,对后进生格外注意,一旦发现有“开小差”之类的事,教师和同桌及时提醒,使他们逐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最后,培养后进生勤问的好习惯。我让后进生与优生组成“对”,让优生及时解答后进生提出的问题。如果优生不能解决,就陪后进生一起问老师,让后进生做到不懂就问,切忌一知半解,养成勤问的习惯。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起初应把每个班的优等生每两个分成一小组,把中等生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小组,把后进生集中到一个小组,老师也加入这个小组。优等生一般自控能力较强,学习上进,思维也比较活跃,这样可带动中等生进步。对于优等生,教师要让他们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不仅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在给别人辅导的同时,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又加深了,有助于自己知识的巩固。而后进生自控能力较弱,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老师加入到这个小组后,会关注这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在教学中多提问、多鼓励,在自习时间多辅导,多鼓励他们与其他小组的成员竞争。课前提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有在全班同学表现自己的机会,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后进生会感到教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和期望,从而逐渐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后进生成绩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轻易能看到成效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真心,付出辛勤的汗水,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后进生转化方法
如何提高后进生生物学习成绩,是实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我从事生物学教学四年,现总结出以下心得体会。
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能因班级里有几个后进生而抱怨。班级里有后进生很正常,这是正常现象,每个班级都会有优等生、后进生和中等生。那么怎样尽快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使全班成绩有一个质的提高呢?我认为后进生并不是所谓的差生、笨学生,他们只是比好学生“跑”得慢了点,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成就感等。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可以迁移到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来。后进生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只有对后进生抱有诚挚的爱,给予充分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老师心中有“后进生”,“后进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情感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情感的共振,这样才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教师要有转化后进生的信心。许多事实告诉我们,现在的后进生可能是未来的优秀人才,甚至是世界伟人。后进生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等等。大部分后进生是后天形成的,只要我们深入了解,找准症结,抓住主要矛盾辩证施教,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转化效果,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是教师与学生的桥梁,爱能使学生克服自卑,获得勇气与力量,教师应从多方面爱护、照顾后进生。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给后进生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尽可能地把后进生能做好的事给后进生自己做。只要后进生有一点点进步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最终使后进生认为:我能行,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起学习的勇气,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不可缺少的心理基础。后进生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首先是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后进生改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在此过程中解除疑惑,获取更多的信息,增长更多的知识,看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从而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其次是培养后进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我在班上安排自觉性强,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与后进生同位。上课时,对后进生格外注意,一旦发现有“开小差”之类的事,教师和同桌及时提醒,使他们逐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最后,培养后进生勤问的好习惯。我让后进生与优生组成“对”,让优生及时解答后进生提出的问题。如果优生不能解决,就陪后进生一起问老师,让后进生做到不懂就问,切忌一知半解,养成勤问的习惯。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起初应把每个班的优等生每两个分成一小组,把中等生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小组,把后进生集中到一个小组,老师也加入这个小组。优等生一般自控能力较强,学习上进,思维也比较活跃,这样可带动中等生进步。对于优等生,教师要让他们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不仅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在给别人辅导的同时,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又加深了,有助于自己知识的巩固。而后进生自控能力较弱,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老师加入到这个小组后,会关注这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在教学中多提问、多鼓励,在自习时间多辅导,多鼓励他们与其他小组的成员竞争。课前提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有在全班同学表现自己的机会,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后进生会感到教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和期望,从而逐渐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后进生成绩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轻易能看到成效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真心,付出辛勤的汗水,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